19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长公主不想死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52

分卷阅读152

    ,但若是以使臣的身份代表皇室出海,想来就不会有问题了。

    比起文官和内侍,自然是宗室更能代表大楚。而皇室虽然防备宗室,但在这种涉及到“礼”的事情上,倒一贯都有用宗室的习惯。所以德王这个提议,丝毫都不显突兀。

    贺卿不由点头,掩饰般地对顾铮道,“那就让下面的人商议一番,拟个名单吧,然后朝上再议一议。”

    顾铮一脸平静地应了,垂下的眼中却闪过一点细微的笑意。贺卿实在太能干了,所以时常会给他一种不真实的感觉,总觉得很难靠近。像这种小小的失误,却反倒显得她更鲜活真实。

    不过这种看热闹的心态好像有些不厚道。顾铮主动站起身道,“臣还有政事未处理,若殿下没有别的吩咐,请容臣先行告退。”

    他一走,面对德王,贺卿就自在多了,主动询问起皇家科学院那边的进展。

    德王立刻变了一张脸,满面苦色地道,“殿下有所不知,这京中工匠虽多,但其中懂得科学的却没几个。叫他们弄明白那些什么原理,照葫芦画瓢地做东西还好,要他们教导别人,他们却只会教学徒。”

    毕竟是皇亲贵胄,又不是真的要去做匠人。所以他们虽然也学手艺,但德王既然知道贺卿开着两家报社,自然也明白她想要的是什么。培养出再多的工匠,也毫无意义,她真正需要的,是那种能在报纸上发表文章,穷究科学至理的人才。当然,在追求科学的道路上顺便发明一些东西,那就最好不过了。

    可是这种内容,根本没人能教。

    “倒是我疏忽了。”贺卿闻言也忍不住以手加额。最近或许是要忙的事情太多了,千头万绪,总有兼顾不上的地方。

    德王连忙道,“这与殿下有什么关系?只是这样的人才,老臣也不知该去哪里找。因想着能在报纸上刊登文章的,必然都是其中翘楚。因此想问问报社这边是否方便透露作者的地址,老臣必亲自备厚礼登门延请。”

    贺卿心下一动,微笑道,“登门延请固然不错,但若是能叫他们趋之若鹜,岂不更好?”

    “殿下可是有了主意?”

    “我想在报纸上刊登皇家科学院招聘讲师的消息,德王以为如何?只要待遇好,又是给宗室子弟讲课,想来不愁没人报名。”贺卿道。

    虽说这个时代,读书人考取功名之后,就可以每月从朝廷领取米粮,由朝廷供养。但在做官之前,那一点补贴也就只能维持基本生活而已。而想要继续深造,谋取更高的功名,购买书本和笔墨纸砚,参加文会诗会,跟同窗聚会论道……哪一样不用钱?

    更有一些读书人,为了能够增加应考时的把握,索性长居京中,拜师修行,与同年交游,那就更是靡费无数了。除非家有恒产,否则总要为生计奔波。

    而“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理念早已深入人心,因此许多贱业读书人都不愿意cao持,维持生计最好的办法,除了出售自己的字画、为人抄书写信之外,也就只有去教书了。

    但在私塾或书院任教,学生多,不免会耽误工夫。更多人选择在富贵人家坐馆,教导一两个子弟,自己也有时间读书。而且东主若是大方,一来家中藏书尽可借看,二来若有缘法,将来或许能得对方举荐资助,扶摇而上。

    皇家科学院的学生虽然不少,但条件却比普通书院要好得多。

    ——这个时代,许多孤本珍本书籍,唯有皇家收藏。除了翰林学士、校书郎一类的清贵官职,也就只有皇室宗亲可以借看了。

    最重要的是,能看这两份报纸的人,都是对科学很感兴趣的。皇家科学院以后会主管这方面的东西,近距离了解的机会弥足珍贵。更不提人人都知道皇家科学院是由贺卿提议创办,身为院长的德王又与她关系良好,近水楼台,说不定就有机会接触到这位代理国政的大长公主。

    再加上优厚的俸禄,想来不会有人拒绝。

    而对贺卿自己来说,几年之内,显然都不能将科学列入科举考试科目之中。这样一来,学成这些东西无法“货与帝王家”,将会极大地爱好者们的信心。若是能用这种方式先把人招揽进皇家科学院,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而且也可以为民间后继爱好者指明方向,让他们知道这是一条通天坦途。

    倒是德王对此有些迟疑,“好自然是极好的,只是……在报纸上刊登这种无关的消息,不要紧么?”

    贺卿微微一怔,而后才意识到此时还没有“广告”的概念。和两份报纸,还不像其他小报那样内容驳杂,而是一直维持着高水准高位格,读者也几乎都是读书人,这才能在发行量不算大的情况下保持影响力。在上面混入其他内容,便显得不那么合宜了。

    虽然贺卿觉得这不算是无关消息,但她也不会在这个时候主动去降低报纸的品质。想了想,就改口道,“那就在报纸中另附一张招聘的单子。”

    没错,也就是后世的传单。不过自然不能让人站在街上发,随报纸寄送可以更准确地定位目标群体,更类似于后世房地产行业喜欢夹在报纸里的邮政DM单页。

    这样一来,广告独立于报纸之外,让人一看就知道是附赠的东西。可以在不影响报纸品质的情况下让目标群体看到广告。

    而德王不愧是个生意人,立刻敏锐地意识到了这其中所蕴涵的商机,“殿下的意思是随报纸附赠?如此一来,若有一份报纸,世家命妇们都喜欢看,人手一份,而我则将印有银楼衣坊脂粉店内容的单子夹在报纸之中,岂不能让所有人都知晓我的店铺?”

    就算十个看到的人里只有一个起了好奇心,十个起了好奇心的人里只有一个会进店去看看,或是派遣家仆前往,那一百人中就会有一个客人了。比之口口相传,不遑多让。

    而以德王对京城百姓的了解,这东西刚出现的时候,因着新鲜,十个人里只怕十个都忍不住会好奇,想去看看。

    “的确如此,所以这东西有个名目,叫做广告。”贺卿点头道。

    “广而告之,妙!”德王一拍巴掌,殷殷看向贺卿,“殿下是否能允许老臣借用这……广告?这种新鲜事物,只有刚开始出来的时候引人瞩目,等见得多了,也就没人在意了。”

    而他提前一步,只要财力允许,大可以花钱将京中大小报纸的独家页面买下来,只许他们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