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长公主不想死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34

分卷阅读134

    不同。

    不过他却不想,莫说普通百姓,就是文人士子和低阶官员,有几人能接触到他呢?

    他们并不真的在意那是不是他,只不过将他这么一个大人物带入进去,会让这个故事更加精彩而已。

    ……

    事实上,宫中的消息比顾铮想的更灵通些。

    毕竟贺卿坐拥两家报社。虽然是科学性质的报纸,但这时候分类还没有那么仔细,这两家报社作为业界第一家,正是消息集中地,有什么风吹草动很容易就能听到。

    何况别人可能不在意这些坊间传闻,但牵涉到贺卿,贺成君等人却是必然会注意的。

    所以顾铮入宫时,莫说宫外的留言,就连原本,贺卿都已经看过了。

    若说起来,重生之后,因为对对方的关注,贺卿着实看过不少他的文章。后来办了报纸,顾铮数次化名发表文章,更让贺卿熟悉了他的伪装之道。所以这本几万字的戏曲一过眼,贺卿就猜到了几分。

    只是还有些不敢相信。这件事无论横看竖看,都不像是那位顾相公会做出来的。

    贺卿了解的他,不是历史书和穿越里各种开了挂一般的存在,就是接触中国事为重、往往能出人意表解决问题的重臣,无论哪一种都是“大”的形象比较多,至于他“小”的、私人的一面,不曾见过,也无法想象。

    但是等接到顾铮求见的消息,贺卿又有点不确定自己的判断了。

    顾铮来求见,自然找了个过得去的理由,便是商议江南水师之事。有举国之力支持,这件事已经初步筹备妥当。如今已经招到了不少造船工人,正在研究前朝留下的图纸,尝试改进大船。

    不过在那之前,顾铮认为,应该要让这些师傅们出海一趟,去看看异邦人的船。海船与内河船只截然不同,而异邦人能漂洋过海前来大楚,他们的船必然有过人之处。亲眼看一看,可以给这些老师傅们开开眼界,让他们不至局限于以往的经验。

    贺卿对此十分赞同。在她有限的记忆之中,这方面的内容十分含糊,很难给出建设性的意见,倒不如借鉴西洋船只。

    等说完了正事,顾铮才似是不经意地道,“说起来,这几日京中因为一出戏闹得沸沸扬扬,不知殿下是否有所耳闻?”

    ☆、第81章 戏曲解读

    “顾先生说的是那出?”贺卿随意地道, “太后娘娘前头还说, 要让教坊司在宫中演上几场, 被我拒了。”

    “原来殿下已经听过,不知殿下作何评价?”顾铮又问。

    贺卿似笑非笑地看了他一眼, “人人都说这出戏写的是我,我若开口评说,反倒不妥,顾先生以为呢?”

    “臣倒觉得这本子写得不错。”顾铮意有所指,“无论词曲、唱段、立意还是结局,都完全符合所有观众的期待,因此才能一炮而红。殿下虽然不欲张扬,但护国之功人所共知, 也不必太过自谦。若有空,也不妨听听。”

    听他这么自然地自吹自擂、自卖自夸,贺卿不由抽了抽嘴角, “既然顾先生如此推崇, 那我倒是要听一听了。”

    “如今京城各家戏班都在唱这出戏, 殿下若是不弃, 臣愿陪同殿下微服私访,出宫听上一场。”顾铮立刻到。

    贺卿闻言,眉头几不可查地一蹙, 但很快展颜道,“难得顾先生肯费这个心思,想来是不能推拒了。既如此, 就听上一场,只当是暂时休息片刻也好。”

    两人换了衣服,也不带人跟着,就这么出了皇宫。

    戏班子是顾铮挑选的,就是最初上演的那一家。他将戏本卖到这里,便是因为这个喜乐班各方面都十分出众,在京城名声最胜。而在这出戏红了之后,喜乐班更是一时声势无俩。每日里人头攒动,戏票供不应求。

    不过那只是对普通人而言。顾铮既然请贺卿出宫听戏,自然是都已经安排好了。两人的位置在戏台右侧的二楼雅间,居高临下,视野极佳。

    才刚刚坐定,下面就鸣锣开戏,各色人物纷纷登场。

    贺卿眼神落在戏台上,却分出了心思,开始思索顾铮的用意。到他们这个地位,做任何事情,都是有目的的。或许当时看来是闲闲落子,后续必然有用得上的时候。

    所以顾铮没来由地忽然要请她看戏,而且还是他自己亲自写出来的本子,其中必然也有缘故。

    他想让自己从这出戏里看出什么?

    不过事实证明,她实在是多虑了。因为顾铮既然把人请了出来,自然也是要借着这个机会,将自己的想法透露给她。所以看到锦绣公主登场,呵斥想要擅权弄国的大太监,他便开始低声分析起人物来。

    看戏这种雅俗共赏的事,戏园子里自然也不求静。还有不少孩子提着篮子在座位间穿行,兜售小食。唱到精彩出,观众们更是要高声鼓掌喝彩,以示对演出者的支持。至于老票友们品评戏曲,更是戏园一景。

    因此到处都闹哄哄的,顾铮的声音掩在这热闹之中,倒也不显得突兀。

    等到锦绣公主女扮男装上了战场,顾铮忽然道,“其实以臣看来,锦绣公主虽然也十分出色,但不及殿下多矣。她尚且需要亲自出征破敌,殿下却只需坐镇后方,笑看将士们运用各种新式利器取胜。”

    贺卿微微一凛,心道来了。

    这场战役之中,热气球只用于守城,噱头多余实用价值。但望远镜和火药,却是都立了功的。若没有这两种利器,张抗未必能及时发现敌人,也未必能及时挖开河道放水。

    虽然历史上他也做到了,但想必并不容易。不像这一回,不但他自己手下的人马分毫无损,抓住的俘虏人数也远超想象。最重要的是活捉了布日古德。

    贺卿拿出这些东西,自然是不怕人追究的。

    与已经开办了一年多,在整个大楚范围内,颇聚集起了一批爱好者。贺卿只是给他们开了个头,后续的发展她就很少干预了。在这个过程中,望远镜和火药都是有迹可循,她拿出来用,丝毫不会惹眼。

    但是顾铮不一样。

    对其他不相干的人而言,贺卿隐在报纸后面,丝毫不起眼。但作为亲眼看着这两份报纸办起来,并且在格物致知上颇有些造诣,甚至最初还用笔名在报纸上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