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长公主不想死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95

分卷阅读95

    朝中空虚,无人主事。这一点,太后娘娘不可不虑。”

    她突然转口替他们说话,朝臣们非但没觉得高兴,反而立刻警惕起来。

    果然便见张太后含笑点头道,“真师所言有理。不过哀家之前听说,政事堂员额其实有五人,依哀家之见,不如就将之补足。如此,刘相可多两位帮手,免得朝事堆积处理不及,哀家与陛下也可放心出京。”

    这轻飘飘一句话,却就像是一滴水溅入了油锅之中。

    重臣们在短暂的愣怔之后,回过神来,第一反应便是振奋惊喜。

    登阁拜相,恐怕是每个读书人的最高理想。但真正能够走到这一步的,毕竟只有寥寥几人。而现在在场的,除了刘牧川之外都是部阁重臣,论起来,距离登阁拜相不过一步之遥,但是他们也都很清楚,这一步很有可能一辈子都跨不过去。

    比起才干,机遇和运气或许更重要。

    而现在,贺卿和张太后等于联手将这个机遇送到了他们眼前。

    政事堂本来有四个人,但汪同这位同平章事称病的时间太长,又与江南之事牵涉很深,前不久张太后秉政之后,为了表态,第一件事就是允了他那封被压了不知多久的致仕奏疏。所以现在,还差两人才能满员。

    虽然众人都很清楚,十几人之中选二,正好选中自己的概率其实也不大,但机会近在眼前,不试试怎么甘心?

    如今朝廷求稳,似太宗年间那样三年换了七个宰执的事不会发生,政事堂里估计不会有太大的变动,而姚敏和顾铮又那么年轻,下一次再想有机会,却不知是何年何月了。

    所以哪怕明知道张太后是在做交换,以进入政事堂的机会换取朝臣们支持皇帝御驾亲征,众臣也还是无法拒绝她的条件。

    作者有话要说:  抓虫~

    ☆、第65章 釜底抽薪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青衣文士大半的周有霖站在船头, 迎风吟诵,意态悠然。

    唐礼臣脚步匆匆从旁边的小舟登上画舫, 见状不由笑道,“周兄俗了,此时该吟才是。”

    周有霖回头看见他,脸上便露出了一点笑意,“你我如今可做不得渔父。就算是要做渔父,我也更喜欢“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唐礼臣闻言不由大笑,摆摆手, 进船舱去了。

    画舫布置精丽,处处可见心思,顾铮一身锦衣华服, 靠坐在窗前, 窗外一碧江水, 被初升之日映出半江霞色, 美不胜收,却只越发衬得他其人如玉,与此情此景相得益彰, 犹如一幅江上行舟图。

    然而坐在他对面的,却是一个一身布衣的虬髯大汉,完全破坏了这幅画卷的意境。

    “顾兄, 京城有消息。”唐礼臣进了船舱,先朝那虬髯大汉一点头,而后才快步走到顾铮身边,递上手中书信。

    顾铮先比对火漆,然后才拆开信件,仔细。这一看,眉头不由微微皱起。

    唐礼臣见状问道,“可是京中有什么事?”

    “大事。”顾铮回过神来,嗤笑了一声,将手中书信递给他,轻轻摇了摇头,“你自己看吧。”

    唐礼臣接过来一看,不由瞠目结舌,“这……这……”他仔细回忆着自己与贺卿曾经有过的一面之缘,但怎么都想不起来对方的模样,只留下一个模糊的影子,“这位慧如真师的胆子,也太大了吧?!”

    虽然扩充政事堂的事是皇太后开口提出,但明眼人都能看得出,给她出这个主意的人是谁。何况贺卿也没有掩饰的意思,还在朝堂上与她一唱一和。

    唐礼臣说着,忍不住看了顾铮一眼。

    说实话,他虽然惊讶于贺卿的胆大,但与此同时,不知怎么又生出了一点看笑话的心思。顾铮可是花费了不少心思,才将朝堂经营成了如今这般,却不想他才出京不到半个月,那边就已经彻底翻了天。

    “她的胆子一向不小。”顾铮从最初的惊诧中回神,眼中也多了一点深思之意。

    他之所以在此时出京,是因为江南的事太过复杂,他亲自过来可以避免很多麻烦。但对京城,他也不是没有安排。有刘牧川顶着,再有贺卿站在张太后身后,基本可以放心。

    却没想到,贺卿非但不满足于做个幕后的隐形人,还颇有在朝堂上搅弄风云的意思。

    往政事堂里添人,分薄权力,这并不太出乎顾铮的预料。但御驾亲征,却是他完全没有想到的。显然对方并不满足于接受他的安排。

    顾铮并不自负,没有想过棋子一定会按照自己的布置去做,但像这种意外,也还是头一回遇见。

    很有趣。

    不过,排除个人立场,从整个朝堂局势来考虑,御驾亲征,也未尝不是一个解决方法。_前提是这一战要胜,而且还应该是大胜,否则效果就没有那么好了。

    以顾铮对贺卿的了解,她既然决定这么做,想来还有后手。若是如此,让她在西北折腾一番,未必是坏事。

    这么想着,顾铮很快就将思绪收拢回来,“这些事且不去管它,咱们还是先把眼前的事解决好。”

    “等等,还有一封信。”唐礼臣道,“也是驿站送来的,却没说明是谁送的。我瞧着可疑,本打算先查一查,如今……顾兄是否先看看?”京城发生了这么大的事,或许这封信就与此有关。

    她说着,从衣袖里将那封信抽出来呈上。

    这封信同样用火漆封口,却并未盖印。信封上用规规整整的馆阁体写着“顾相亲启”四个字。顾铮拆开信,看到熟悉的字迹,心下竟然没有半点惊讶。

    这封信是贺卿亲笔所书,信上半个字都没提京城的事,其内容却让顾铮下意识地坐直了身体。

    贺卿在信中说,江南的世家大族,几乎都在暗中从事海外走私的营生。沿海一带的海盗,几乎每一支都有家族在暗中支持,甚至连官府也牵涉其中。这项生意利润丰厚,若能彻查,必有所获。

    顾铮的手指不自觉地摩挲着信纸,开始仔细思索起此事。

    贺卿既然给了消息,很大可能为真。顾铮不会问她是从何处得来的消息,但她之所以告诉自己,明显也是一种交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