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长公主不想死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76

分卷阅读76

    大战,几乎成了规律。算起来,也差不多是时候了。

    但清楚是一回事,想不想打仗又是另一回事。

    一场战争不仅劳民伤财,还牵扯到朝廷乃至整个大楚的方方面面,并不是那么容易开启的。一旦仗打起来,变数太多,很多事就不由自己控制了。

    所以虽然现在他们属于被动防御,要不要打自己并不能决定,但其中还是有一部分官员认为应该“以和为贵”,可以在战事开始之前遣使往草原,弄清楚对方的目的,谋求和平。

    必要的时候,“赏赐”一些财帛钱粮给西北那些蛮子,也不是不能接受。

    令人震惊的是,这一类人在朝中竟为数不少,甚至代小皇帝听政的太皇太后,也更倾向于这样的解决办法。

    近二十年来,大楚两代君王没有励精图治之意,朝堂上留下的官员也大都是摸鱼打诨之辈,他们报效朝廷的忠诚血性,图的是长久安宁。相较于战争带来的恶果,自然更愿意牺牲一些无关紧要的东西来换取和平。

    但以顾铮为首的年轻激进派却认为,即使要跟西北谈和,也应该是战后。打了胜仗,震慑住对方,自然能够换来和平。否则退让妥协,不过是助长对方的野心。

    今年不打,明年也会打,难道以后年年都要给他们“赏赐”一大笔钱粮来换取安稳?

    真有这笔钱,他们宁可花在军费上,至少可以强大自身。

    两派人在朝堂上僵持不下,所谓的准备工作,自然也无从说起。

    顾铮没办法,转念想到即便要打,也不影响派遣使臣,便只能暂时妥协,从礼部选人出使西北。一是表明大楚的态度,并不希望贸然开启战争,希望寻求其他解决方式。二则是为了摸清楚铁狼族内部的情况,万一真打起来,也不至于两眼一抹黑。

    使臣匆匆出京,但朝堂上的争执却并没有因此停止。

    就在这时,一封奏折出现在了太皇太后的几案上,并迅速得到了她的认可,令朝臣们传阅。

    上奏的官员只是户部的一个员外郎,官卑职小,但这一回却提出了一个很有见地的提议。他认为,如果要打仗就需要军费,如果不打仗可能也需要一笔钱来安抚铁狼族,既然反正都要花钱,倒不如暂时搁置争议,先设法把这笔钱凑出来。到时候再根据形式,决定如何花费。

    这位叫周宪的小小官员,立刻因为一封奏折,进入了朝堂诸多大佬的视线之中。

    这个提议的确很有道理,所以很快得到了众人的认可。就连太皇太后也特意召见周宪,询问他是否已想好了筹钱之策。

    在太皇太后这位帝国的实际掌权人和政事堂、六部诸多重臣们的注视下,周宪却表现得不卑不亢,气度从容,并没有露出惊慌之色。听到问话,他便立刻跪了下来,“臣已经想好了一策,只是牵扯众多,恐怕难以施行,因此不敢在太皇太后面前妄言。”

    “哀家恕你无罪,但说无妨。”太皇太后摆手道,“你能为国分忧,已是难能可贵。便是有什么考虑不周之处,在场那么多重臣,也必能描补一二,或许还能找到两全其美之法。”

    “那臣就僭越了。”周宪道,“今年初,朝廷曾因安阳县一案大动干戈,却至今未能有定论。臣听闻江南世族数次上表,愿意捐献钱粮入国库赎罪,以换取朝廷从轻处置,了结此案。”

    江南那件案子,如今已经没什么人提起了,众人一时半刻都没有想到。此刻听周宪这么一说,保守派的官员们立刻眼睛一亮,觉得找到了最好的解决办法。——钱粮是江南出的,不要动用国库一文钱,便可以解决此事,又不用大动干戈,何乐而不为?

    ☆、第52章 换一个人

    顾铮将所有人的表情收入眼底, 眉头不由跳了跳。

    如果朝廷当真因为此事与江南那边达成一致, 揭过了阳山县的事, 那他之前的打算就彻底落空了。

    这么想着,他不由看了周宪一眼。他博闻强识, 朝中大部分官员的籍贯履历都记在脑子里,很快就记起这位周宪周御史同样出身江南,虽然与赫赫有名的四大家族的周并不是同宗,但同在江南,自然少不了往来。

    能找出这么一个不起眼的人站出来说话,江南那边的反应很快,也可算是煞费心思。

    但这心思的确用得巧妙,此刻朝堂上大部分人, 都被周宪的提议打动。反正除了他顾铮,大部分人对于动江南的根基一事都有疑虑,所以案子才一直拖到现在, 如今能够用结案换来大笔钱粮支持朝廷, 自然是天大的好事, 又怎么可能反对?

    好在这并不是在早朝上, 而是咨平殿里的小会议。能够站在这里的重臣,都不会那么轻易被牵着走,很快就有人反映过来。

    参政知事姚敏道, “周大人这个提议不可谓不好,但以本官看来,却是太过片面, 失了大局。”

    “姚大人所言甚是。”御史中丞顾先敏也道,“阳山县一案,涉及到的不单是数目不小的赈灾钱粮,甚至可能还有一部分税收。这样大笔的钱粮消失在了江南,若是能追查到去处,何愁国库无钱粮可用?”

    而这个案子,本来就已经追索到了江南四大家族身上,这些消失的钱粮很有可能是被他们留下了。

    如今他们说是拿出一笔钱来献给朝廷,实际上羊毛出在羊身上,这钱本就该是归于国库的,而且他们拿出来的只是小部分。若是朝廷因此就沾沾自喜,那可就真是笑话了。

    而且若此次轻轻放过此事,往后江南只会更加桀骜不驯,难以管束治理。长此以往,祸患更大。

    所以在顾先敏看来,周宪的提议,看似大局为重,其实不过是私心作祟,借着即将到来的战事,帮助江南那边向朝廷施压,本质上就站在了朝廷的对立面。

    其他人听了他这番分析,也不由点头。

    本来就是朝廷的钱,他们贪墨腐败,本该抄家灭族的罪名,一倒手反倒可能成了朝廷的功臣,这像话吗?

    周宪听了这番话,却是涨红了脸,怒道,“顾大人此言何意?下官之前也说过此事牵连甚大,不敢妄言,是太皇太后恩典,让下官知无不言。如今顾大人这般说,是要借此定了下官的罪?”

    “本官并没有这个意思,但我记得周御史似乎也是出身江南。”顾先敏道。

    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