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长公主不想死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32

分卷阅读32

    么会选择相信顾铮。

    也许是已经没有了更好的办法,也许她还是愿意相信,顾铮这人虽然讨厌,但史书上对他的赞誉却并不假。当下的情形,能够救唐礼臣的人或许很多,但愿意去救的,贺卿只能赌他。

    再说,她跟别人也不相识,就算想提此事,也无从入手。

    好在过了没多久,顾铮就出现在了她的视线里。贺卿连忙站起身,在亭子里等候。顾铮却没有走到亭子这边来,只在一个不远不近的距离站定,方便说话,但即便被人看到也不会怀疑两人之间有什么。

    “真师可是有什么事吩咐?”时间紧迫,顾铮没有寒暄,直接问道。

    贺卿道,“方才刘大人和汪大人各执一词,顾大人以为谁更在理?”

    顾铮并不意外她的问话,因为他本来就一直觉得贺卿对朝政有着超乎寻常的兴趣,一直蠢蠢欲动想要插手。所以听到这个问题,他眉一挑,反问道,“真师觉得谁更在理?”

    “都有理,又都太极端。”贺卿道。

    顾铮微微点头,不甚在意地道,“他们自己未必不知。只是先这样说了,接下来才能商量出个折中的法子来。”

    这却是贺卿没有想过的,她微微一愣,但旋即又道,“娘娘的意思是安抚为主,顾大人以为,他们会用什么去安抚瑞州民众?”

    “你想救唐礼臣?”顾铮这回是真的意外了。

    经过几次接触和了解,他对贺卿也有了一点自己的判断,不会草率的认为她是抓不住重点,纠结这些细枝末节。或者就算如此,为了救一个全然陌生的人,冒这样的风险来见自己,也足够让顾铮动容了。

    身在朝堂,谁都说不清将来会如何。哪一日他深陷困境,是否会有人这样为他奔走?

    救唐礼臣虽然麻烦些,却也不是做不到。

    只是他还需要一个理由,“为什么?”

    贺卿低头想了想,然后道,“顾大人权当我是妇人之仁,见不得这种事吧。”

    ☆、第24章 定计救人

    这个回答显然有些出乎顾铮的预料,他头一回认认真真地将自己的视线落在贺卿身上。

    虽说是要救人,但这可算不上“妇人之仁”。为朝廷大计,或许会有牺牲品,但绝不是眼下这种情况。等着看朝廷反应的,不单是瑞州的百姓,还有整个大楚无数州县的百姓。若是放弃了唐礼臣,往后在他们眼中,朝廷的信用将大打折扣。

    而一个不能得百姓信任的朝廷,还如何治理这个国家?

    其实顾铮本来也打算要救唐礼臣,所以知道贺卿的想法跟自己一样,他其实是有几分高兴的。

    他看着贺卿,贺卿以为他要说点儿什么,但最后,顾铮也只是淡然地收回视线,点头道,“好,这个忙我帮了。”

    跟聪明人说话,总是更省力气。

    不过,贺卿可不会主动承认,落人口实,她含笑道,“这怎么能说是帮我的忙呢?顾大人乃是朝廷肱骨,救国于危、维护朝廷的脸面与威严,难道不是分内之事?”

    顾铮失笑,“真师这过河拆桥的速度,未免也太快了些。”

    “顾大人本来就有此意,倒是我多此一举了。”贺卿神色不变,口中淡淡道。

    顾铮自然也不会承认,只一笑,将话题转回了唐礼臣的事情上,“真师可有良策?”

    “这种事哪有万全之策?”贺卿道,“如今瑞州看似闹得很大,其实还是在看朝廷的应对。这种事绝不能后退一步,当发兵镇之,难道还要与他们讲道理不成?”

    朝廷表现得越强势,乱民才不敢擅动。而后再派人前往接应。唐礼臣又不是棒槌,只要有机会,必定能够从府衙之中逃出来。届时少了人质,要解决乱民就容易了。

    顾铮摇头道,“如今朝中局势如此,太皇太后只怕不会应允。”

    一旦打起来,必然要牵涉到方方面面,对朝廷而言是个不小的负担。太皇太后如今的态度,必然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绝不会主动给自己揽这种麻烦。

    花一点小小的代价将瑞州的乱民安抚下去,对她而言更简单。

    “这你不必担心,”贺卿深吸一口气,“若是顾大人能说服薛相公,在朝上向太皇太后进言,我就能借机说服她。”

    顾铮看了她一眼,低头思量片刻,点头道,“好。”

    他没问贺卿是否有把握。这个问题的答案,只要看看贺卿现在紧张的表情,就可猜测一二。但世上的事,有十成把握的毕竟不多,大多数时候,不过是博那一个可能罢了。总不能因为未必成事,就什么都不做吧?

    不过,偏偏选了这条路,这位慧如真师的胆子的确不小。不论她的话说得多委婉,实际上还是要朝臣倒逼太皇太后,以势压之。这种做法,稍有不慎,恐怕会将所有人都折在里头。

    但风险越大,收益也越大。

    既然已经决定要做,顾铮心想,不如就来一把大的。

    下午接着议事,贺卿并未继续参与。早上是适逢其会,但她一直留在咨平殿内,毕竟不妥。在这种事情上,没必要惹来别人的疑窦。

    她去了一趟坤华宫。

    张太后的肚子已经七个月,腹部明显凸起,虽然她自己看上去受到的影响并不大,但整个坤华宫的气氛却紧张了不少。行动间必要有人上前搀扶,以免出现意外。衣食住行,邱姑姑更是亲自盯着,看得很紧。

    就连贺卿过来说话,她也一定要跟在旁边,免得贺卿再撺掇着张太后去做什么。

    如今张太后肚子里的孩子最要紧,贺卿本来就没打算让她牵扯进来,见她一切都好,便主动起身告辞了。

    回转问道宫,她便枯坐房中,不断翻阅记忆,寻找能够劝说太皇太后的各种说法和依据,务求能够打动她,让她改变主意。

    这天下午的议事,如贺卿所料,并没有结果。

    这也不奇怪,举凡这种牵扯很广的事,少有能够迅速定下来的,朝上总要议上几日。

    顾铮的动作够快,第二天早朝时,薛知道便当众表明了自己的态度。而他的话就像一个引子,立刻有无数官员站出来附和,形成了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就连原本力主安抚的汪同,面对这样的局势,都不免弱了声势。

    这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