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长公主不想死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20

分卷阅读20

    这一眼,被站在一旁的顾铮看了个正着,落在贺卿身上的视线便越发意味深长。

    托梦真假尚不得而知,但这位无上慧如真师显然并不真的出尘离世,而且对太皇太后和皇太后都有着很大的影响力,不可小觑了。

    贺卿微微点头,张太后深吸一口气,道,“哀家的确做了这个梦,且不止一次。太-祖皇帝所言,字字在耳。何况还有这幅自画像为佐证。”

    她不能说地震是真是假,只好一口咬定自己做梦是真。

    薛知道忽然笑道,“这有何难?咱们做两手准备便是。若到时候什么都没发生,反倒是好事,只需咱们自己造出一点声势来,便可以将托梦预警之事揭过。倘若真有地动,那可是免了一场浩劫,救下不知多少性命!”

    贺卿不由多看了薛知道几眼,见他一幅儒雅之相,面白长须,气度冲和,不由印象大好。

    本来她并不了解薛知道,只知是他一力主张迎立中山王,后来大楚也算是亡在他手中,便以为是个糊涂官儿,如今一见之下,才知道他能纵横官场数十载,并非浪得虚名。而且也是真心实意为百姓做主,更为难得。

    至于前一世的结局,只能说是造化弄人。

    举整个朝廷之力,要在京城弄出一场大动静并不难,实在不行,把火器营拉出来溜一圈也就罢了,寻常百姓不知道这东西的厉害,只会以为是天雷地动,正好应了预警。

    所以有薛知道这句话,顾铮的提议便得到了一致认可,此事总算是定了下来,剩下的只看如何安排了。

    这些都跟贺卿没有关系。会议结束之后,她本该回问道宫,但见太皇太后留了顾铮单独奏对,又没有立刻见他,而是先回去更换朝服,留顾铮独自在咨平殿外等候,便忍不住跟了过去。

    到了门口,见顾铮十分守礼的候在门外,微微垂手,姿态恭敬,目不斜视,贺卿在他身后站了片刻,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就说出了一句不过脑子的话,“天王盖地虎!”

    她跟顾铮第一次正式见面,说的第一句话,竟然是这个!

    “什么?”顾铮微微一惊,回过头来,见是她,便躬身行礼,“见过无上慧如真师。”

    贺卿还了礼,强笑道,“只是一个对子,不知顾学士可有下联?”说都说了,又不能收回去,索性就试探一下顾铮也好,他若是穿越者,必然能说出那句名垂千古的“宝塔镇河妖”。

    但顾铮微微蹙眉,却当真思索起这个对子来,而且很快展眉道,“有了。臣对‘前川印后人’。”

    “嗯?”贺卿一时没有听懂,有些疑惑地抬头去看他。

    便见顾铮抬起一根骨节分明的手指在眉心轻轻一按,唇角一勾,双眼微弯,露出了一个蕴藉风流的笑容,而后便回转身,继续端正地站好。

    贺卿微微一愣,抬手摸到自己蹙起的眉心,才明白他的意思。

    天王盖地虎,老虎的额头上就有个王字。顾铮对前川印后人,恰是取了人皱眉时眉心这一个川字,着实是好巧的心思!

    难怪史书上说他“素有捷才,超拔不群”。

    贺卿站得靠后一些,此刻看着顾铮的背影,心底没来由地生出了几分惋惜。

    顾铮或许并不知道“危机公关”这个词,但他方才所提出的解决方案,的确就是一次完美的危机公关:成功化危机为转机,为朝廷和小皇帝怒刷了一波威望值,好处不尽。

    可越是如此,就越让人觉得遗憾。

    他不知道地球是圆的,不知道地壳运动、板块运动,所以他无法解释很多问题,也无法深入分析其中的规律。

    这个照亮了一个时代的男人,却也正被这个时代所局限。

    ☆、第15章 升斗小民

    五月初五端阳节,整个京城张灯结彩,十分热闹。城中的碧波湖,城外的金水河都举办了龙舟大赛,引得无数百姓前往游赏观看。

    第二天一早,佳节的气氛还未彻底消退,宫内便传开了消息,言称坤华宫昨夜有紫微星入梦,引皇太后拜见太-祖。皇太后醒来之后,怀中就抱着一幅□□皇-帝自画像,以及天书一卷。

    如今画像被送入天章阁,而天书则是交由钦天监卜算,以破解其上的内容。

    这个消息在宫中疯传了一个上午,便飞出禁宫,迅速向整个京城蔓延。各种流言不但说得有鼻子有眼,将皇太后入梦的情形描绘仔细,还连那幅天书一并传了出去,引得百姓们议论纷纷。

    如今京城的茶楼酒肆之中,闲着没事的人都三五成群的聚在一起,研究这幅所谓的天书。

    皇家的秘闻本来就很有市场,再加上一幅不知道真假的天书,这种神秘感自然能够引人探寻。钦天监都还没算出这天书是什么内容,若是自己能先破解,岂不是天下扬名?

    即便没有扬名的野心,听听八卦也是好的。

    等消息在民间发酵得差不多了,再由钦天监那边宣布,卜算出的结果,乃是“五月十五,京师地动”。

    这个主意是贺卿想的。

    根据她从那份记忆之中总结的各种经验来看,利用舆论造势,远比朝廷直接张榜公开此事更有效果。

    事实也的确如此,因为之前的铺垫已经足够,所以这个消息的传播速度更快,众人不管信与不信,都要聚在一起议论一番。不过在这个时代,大部分人对这种谶纬之事,总是“宁信其有不信其无”的。

    之后朝廷再对外宣布,将于五月十五日,与城郊举行祭祀,届时文武百官、朝中勋戚及其家人子女,尽数前往。

    连朝廷都如此严阵以待,这个消息是真的可能性自然更大。有胆小的百姓,已经开始琢磨可以去哪里避一避这场灾祸了。胆子大些的,也在考虑那一日出城去消磨时间,以免真的碰上地动。

    而有了这个预言在,要求京城外各家宫观寺院配合此事,办法会做道场,也就更加名正言顺了。

    城内的信徒得了消息,多半都愿意趁此机会到城外去暂避一番。

    乱当然也乱了一阵子,连粮价都上涨了一些。朝廷趁此机会下诏安抚,指点百姓们如何收拾随身物品、如何在地震来临时逃生,让百姓们知道这是天子脚下京师之地,不管出了什么事朝廷都会管,也就渐渐将混乱平息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