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长公主不想死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7

分卷阅读17

    皇太后正名。

    所以她在看到这幅画之后,几乎没有犹豫,便命黄修派人去政事堂将几位宰执都请了过来。

    事情到了这一步,既然上面的人已经表态,那么朝臣们不管信不信,都只能信了。不过他们也提出,举行一次祭祀没有问题,但下诏让全城百姓都出城,几乎是不可能做到的。

    楚朝承平已久,京城的人口也越来越多,甚至城市范围都往外扩张过好几次,如今聚居在城中的百姓有近百万之巨。且不提很多人根本不会遵循圣旨的要求,就算他们会,那么多人也根本无处安置。

    所以几位重臣的意见很统一,“此事过于扰民,恐会引发混乱,不如免去。”

    “不可!”张太后是真正的知情人,闻言立刻出声反对,“太-祖皇帝既然在梦中示警,此事必然十分紧要。倘若因为心不诚而招来祸患,又当如何?”

    这是张太后第一次站出来,在朝臣面前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见。

    但当此之时,不论是上首的太皇太后,还是站在下面的几位重臣,都并未在意。毕竟梦是张太后做的,而且做了不止一次,她自然会关注。而既然要照着做,只做一半的确难以交代。

    “太后娘娘言之有理,只是此事实在非同小可。”薛知道开口道,“须知京城近百万官民,要养活这么多人,必然有无数的作坊和店铺日夜开工。叫他们出城容易,这一日的损失该怎么算?”

    其他人也纷纷出声附和,又举了别的例子来说明,这件事实在是难办。

    这不是让所有人出城的问题,而是要让这座全国中心的大都市彻底瘫痪一整天,什么事都不做的问题。

    它所带来的,将会是非常恐怖的连锁反应。

    张太后听着几位重臣你一言我一语的解释,也逐渐意识到,要叫百姓们尽数出城,排除过程中的千难万阻不提,就算真的做到了,其损失恐怕也并不会比一场地震少几分。

    她和贺卿毕竟都是深宫女子,在这种大局上,难免会有所疏忽。

    但这个时候,又不可能回头去找贺卿商量。张太后心中为难,便低下头去不再说话。太皇太后见状,便道,“此事一时半刻,难以决断。诸卿回去之后,都拟了折子递上来吧,明日再议。”

    ……

    第二天开的是个扩大会议。除了几位政事堂的宰执之外,六部尚书也被叫了过来,此外,翰林院掌院学士顾铮也在列,显然是太皇太后额外垂青的结果。

    当然最重要的是,贺卿自己也在场。

    先祖托梦的事,暂时没有传出去,但太皇太后却没有对贺卿隐瞒。

    而贺卿在听说朝臣们的顾虑之后,也明白是自己想得太简单了。她思来想去,觉得老话说一人计短两人计长,这件事她自己不能直接处理,一味隐瞒并没有好处,便索性对太皇太后道,“什么灾祸偏要叫全城百姓都躲出去?我听着倒像是地龙翻身。”

    太皇太后被她一提醒,也觉得很有可能就是这么一回事。

    知道要面对的是什么灾祸,自然比语焉不详的托梦要强出许多,至少可以针对性的寻找对策,而不是一头雾水到处乱撞。

    因为觉得贺卿说不定也能够给出一些有用的建议,所以太皇太后索性让她也过来听一听。只不过她的位置安排在张太后身边,并不引人注目,如非必要,也不能开口发言。

    由于多了一些人,所以张太后又将自己做过的梦说了一遍,太皇太后也命内侍出示了那张太-祖自画像。

    而听完了这些前情之后,第一个站出来开口的人是顾铮,“既然要求全程百姓避开,臣斗胆猜测,这所谓的灾祸,或许便是地动。”

    这话一说,不知情的人固然被他吸引住看过去,知情者如太皇太后、皇太后和贺卿,也忍不住心声惊异,朝他看过去。尤其是贺卿,几乎无法掩饰自己脸上惊讶的表情。

    作者有话要说:  终于正式见面了。

    ☆、第13章 公布出去

    本来贺卿头一回出席这样的场合,还有些紧张,只坐在自己的位置上不说话。听到这番推论,才抬起头来,往下看去。

    官场上最是讲究资历,能够参加这次会议的高官们,大都年纪在五六十开外。在这一干至少年过半百的老头子中间,年轻俊秀的顾铮,自然就十分显眼了。

    贺卿一眼瞧见,先是一愣,很快就猜出了他的身份。

    如今太皇太后正要用顾铮,这样的场合,将他也召集过来,是应有之义。

    贺卿之前单知道顾铮年轻,却没想到会这么年轻,难怪太皇太后不放心了。不过贺卿注意到,他嘴边一圈青色的胡茬,并未刮去。这显然并不是因为来得匆忙未及整理仪容,而是他要留须的征兆。

    有一部胡须在,整个人看上去就会成熟许多。

    很显然,这位顾学士对自己如今的处境十分了解,也在积极的寻找解决之法。留胡须是一种表现,这样的场合语出惊人,占据主动则是另一种表现。

    本来贺卿对顾铮的印象,仅限于“朝堂上的一位臣子,将来的成就很高,或可力挽狂澜,拯救大楚于危难之间,值得扶持”。

    后来在脑子里看多了,就只剩下了“他俊眉修目、长身玉立、风姿卓然”“他邪魅一笑”“他强硬的搂住她的腰,将她扣入怀中”“香囊暗解,罗带轻分”之类乱七八糟的描写。

    到底是个年轻女孩,贺卿心下自然也对他有几分好奇。毕竟能够名传后世,并被那么多人追捧,可不是容易的事。

    如今真正见了面,贺卿脑海中那些念头却都尽数消散。顾铮固然生得风流倜傥,引人注目,但只要看到他这个人,第一眼注意到的,一定不会是他的容貌,而是通身气度。

    那是属于一位军国重臣的威势,丝毫不输于他身边那些宦海沉浮多年的老臣们。

    难怪接下来的二三十年间,他像一颗高悬于空的明亮星辰,令其他人尽皆黯淡无光,只能仰望他、追随他。这样一个人,有野心、有能力、有目标,又怎么会被里那些所谓儿女私情所牵累呢?

    但也正是因为看到了顾铮的为人,贺卿对他的印象反而更好。

    他如今还是大楚的臣子,只要能够用好这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