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我的夫君是傅恒(清穿)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366

分卷阅读366

    ,不肯收受。

    乾隆无奈,只得收回成命,将两次功绩叠加在一起,特准傅恒食公爵双俸,以示恩宠。

    如今阿睦尔撒纳再次叛乱,鄂容安战死沙场,傅恒恨透了贼人,主动请命赶赴伊犁,誓要擒获阿睦尔撒纳,为鄂容安报仇,平定准噶尔之乱!

    得知傅恒欲上战场,东珊自是不同意,奈何他又是先斩后奏,已然得到乾隆允准。

    东珊苦口婆心劝了大半夜,奈何傅恒心如铁石不可转,其他的事,他也许会听取她的意见,但在战事方面,傅恒有自己的主见,不可能被动摇。

    东珊深知,她的丈夫心中不止有她,还有家国与百姓,她根本管不住啊!

    局面已定,东珊唯有放弃挣扎。

    乾隆二十一年四月十七,傅恒率军离京,身在家中的东珊又开始了漫长的等待,却不知这一回得等几个月,她不求他立什么军功,只希望傅恒能够尽快平安归来。

    许是上苍听到了她的祈愿,这一次,他倒是很快回京,快得令她难以置信!

    只因前线传来捷报,策楞说已然擒获阿睦尔撒纳,彼时傅恒才走三日,乾隆立即谕令傅恒还京,这才分别六七日,东珊再次见到傅恒,欢喜的拥着他,由衷感谢上苍保佑,夫妻不必分离,她再也不必为他忧心,实属幸事!

    所谓军功,傅恒不在乎,只要擒获贼人即可,可就在皇帝龙颜大悦,准备册封策楞之时,又有军情来报,说是阿睦尔撒纳逃至哈萨克,并未被生擒。

    这策楞乃是讷亲的兄长,当初讷亲在金川玩忽职守被处死,如今策楞居然敢谎报军情,这兄弟俩简直没一个省心的!

    乾隆气急败坏,然而他已召傅恒回京,来回耽误了半个月,这会子再派傅恒前去已是来不及,权衡利弊之后,乾隆将驻守在乌苏雅里台的兆惠授为定边副将军,将其调至伊犁,全力逮捕阿睦尔撒纳!

    今年正月,广廷之父阿克墩病逝,广廷自乌苏雅里台赶回京中,为父亲守孝,现下军情紧急,武将生而为国,无需恪守丁忧之制,他只在家守孝半年,便接到皇帝谕旨,命他返回西北战场。

    这一仗,持续了一年多,乾隆二十二年九月,阿睦尔撒纳在哈萨克病逝,而清军已陆续平定准噶尔各部落叛乱,至此,持续了康、雍、乾三朝的准噶尔之战终于告一段落,划上句点。

    乌飞兔走,光阴如梭,不觉间,孩子们已然长大成人,福灵安被授予三等侍卫,在乾清门行走,因着福隆安是额驸,乾隆格外器重自己的女婿,初封便是御前侍卫。

    乾隆二十四年,福灵安跟随定边将军兆惠去往回部平叛,他的婚期只能一压再压,四公主已至婚龄,乾隆便打算让老二福隆安先行与公主完婚。

    乾隆二十五年三月间,傅恒嫡次子福隆安,尚皇四女,和硕和嘉公主,婚仪场面隆重,引得众人竞相围观。

    早在五年前,乾隆已经开始在马神庙街筹备兴建公主府,而今府邸已然落成,婚后,福隆安与公主可居于公主府中。

    在此之前,东珊总觉得自己还很年轻,直至儿子大婚,新媳妇儿向她敬茶时,她才惊觉自己居然荣升为婆婆!

    她才三十八啊!就有儿媳了。这样的称谓,总让她觉得自己已经老了。

    福隆安与公主关系不睦,东珊早有耳闻,但愿两人婚后能够摒弃前嫌,做一对恩爱夫妻。

    一年之后,福灵安和愉郡王的嫡长女完婚,就在这几年间,东珊又为傅恒诞下一子一女,小儿子取名为福长安,小女儿定名为湘晴。

    至此,傅恒四子两女,甚是圆满,孩子们接连成亲,东珊年岁已高,也就不打算再要子嗣,安心将养身子。

    兄弟几人长大后,福灵安常年奔赴沙场,福隆安则陆续接手父亲的职务,诸如圆明园事务,銮仪卫掌卫事大臣,先前皆由傅恒管辖担任,如今则由福隆安接管,傅恒总算稍稍清闲一些,看着儿子们成才,独挡一面,他甚感欣慰!

    平静的日子持续了七八年,直至乾隆三十四年,缅甸军队多次sao扰云南边陲,此战持续了三四年,先后已有三位云贵总督,多名将领因此战而丧命,乾隆不由想起二十年前的金川之战,傅恒临危受命,才使得金川大捷,如今缅甸sao乱不断,这重任,似乎只有傅恒能担。

    乾隆的决策令东珊怒火丛生!先前的金川之战只是地形险要,只要会用兵,便有取胜的机会,可是缅甸不同,东珊虽未去过,却也知晓缅甸多瘴气,任凭你再怎么骁勇善战,身强体健,也捱不过瘴气的侵袭!一旦沾染,便药石无医啊!

    更何况,如今的傅恒已四十有八,不再是年富力强的青壮年,如何还能再经长途跋涉的折磨?

    自从得知这个消息后,东珊便心惶神乱,总有种不祥的预感在脑海翻腾,她不同意他去督军,态度十分坚决,

    “你若再年轻十岁,我可以不管你,但你的年纪摆在那儿,在军机处安稳做官即可,为何非得冒险上战场?你可有想过我,可有为孩子们考量?”

    第176章 终章

    为什么?那个因由, 他一直藏在心底,未曾明言, 只因东珊心底的伤口才结痂, 傅恒实不愿再去揭她的伤疤,但她拦着不许他出征,他唯有把话讲明,

    “因为咱们的儿子和侄子皆因缅甸之战而亡, 此战若不停歇, 将会有更多的人牺牲, 更多的家庭因此而破碎,所以我必须去, 于公于私都得去,唯有击败缅甸,边陲方能清净,儿子才能瞑目!”

    两年前, 福灵安出征缅甸, 死于外地,嫡长子身亡,东珊痛彻心扉,很长一段时日都走不出阴影。

    福灵安自六岁起便入宫读书, 长大后开始做侍卫,再大些被派至外地,待在家中的时日甚少,算起来, 这几个孩子中,东珊与大儿子相处最短。

    她总觉得对不住儿子,不希望他外派,盼着他能回京任职。然而福隆安已在京中,那么总有一个儿子会在外地,只是她怎么也没想到,福灵安年纪轻轻竟会就此丧命,天人永隔!

    煎熬了两年,她的伤痛才渐渐淡化,今日骤然提及,东珊的心再一次被戳伤,紧拥着傅恒哀声悲泣,

    “我已经失去一个儿子,不能再失去丈夫!傅恒,就当我求你,不要去缅甸,不要再去打仗,一旦有什么意外,你让我怎么办?”

    回拥着她,傅恒眸色坚定,郑重承诺,“我答应你,这一路上我会照顾好自己,量力而行,定然平安归来,与你和孩子们团聚。”

    尽管他再三保证,东珊依旧难以安心,只因她清楚傅恒的性子,办什么事都会全力以赴,此战不成他是不会回来的。然而傅恒拿儿子说事儿,她又有什么理由拒绝?

    乾隆三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