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我的夫君是傅恒(清穿)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345

分卷阅读345

    出发,乾隆以及诸王大臣送他至东长安门,在幄次为经略大学士傅恒赐酒。

    皇帝如此重视,傅恒十分感念,拱向乾隆表态,“此行必须成功,若不能歼灭贼人,无颜再见皇上!”

    有决心是好事,但乾隆更希望他能据实以奏,万莫为了功绩而像讷亲、张广泗那般谎报军情。

    赐酒过后,乾隆摆驾回宫,命一众皇子和大学士来保等人随行,将军队送至良乡。

    按照规矩,亭间摆着宴席,傅恒象征性的用了几口,而后请他们留步,与之拜别,上马继续赶路。

    起初是靠着一腔孤勇,等到真正上路,傅恒才晓得,出征的过程有多艰辛。

    以往他出行都是坐马车,乘轿子。骑马最多也就是去过避暑山庄和木兰围场,因着是伴圣驾,行程较慢,并未觉着颠簸。

    而今要赶赴军营,每日除却餐之外,几乎都在马背上奔波,夜间休息仅仅几个时辰而已,按照计划,军队必须日行两百余里,只因隆冬将至,他们必须赶在大雪封山之前尽快到达四川!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身兼数职傅九爷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异客10瓶;未晞瓶;

    感谢大家留评支持!

    乾隆变卦,傅恒抗旨

    现下出征需全程骑马,的确难捱,好在傅恒常年习武,从未落下,体力强健,纵使熬夜奔波,依旧能扛得住。

    自打傅恒离京后,随行的参赞大臣时不时的向乾隆奏报路况与行程,乾隆看罢之后,几乎每日都会下诏,命人加急传递给傅恒。

    譬如傅恒才走的第二日,冬月初五,乾隆就下诏褒奖,夸赞傅恒军纪严明,队伍整齐,行军神速。乾隆又说了,在傅恒跟前効力,和在朕前効力是一样的,一众将士务必听从经略大学士的安排。

    初六这天,得知傅恒白日赶路,晚上奏报军务,彻夜未眠,乾隆特地嘱咐他一定要保重身子。

    不放心的乾隆又传谕达勒当阿,往后凡是从宫发来的诏,如果在酉戌间收到,那就告知傅恒,听其阅看办理,若在戌刻以后,那就由其他人暂收,等次日清晨再交给傅恒,切不可打搅傅恒休息。

    堂堂皇帝竟考虑如此周到,处处为傅恒着想,这与那个失去发妻之后,动不动就发火处置臣子的暴躁皇帝简直不像同一个人呐!

    冬月十一日,乾隆看罢参赞大臣的奏报很生气,再次下诏警示:

    爱卿呐!前几日朕才降旨,提醒你爱惜身体,你身负重任,不可过度劳累,你怎么不听朕的话,又彻夜办公呢?以后办理奏覆事件,至初更前后尚可,若需至二更,那就等到下一站再奏覆也是一样的,朕不着急,你千万不要太cao劳!

    收到诏谕时,又是夜半,今夜无星,唯营帐的烛火陪伴着他,奔波一整日的傅恒浑身疲乏,其他将士或就寝,或值守,傅恒掩面打了个哈欠,困意来袭,但他还不能躺下,得将沿途所见,遇到的各州省问题上报与皇帝。

    行程虽是辛劳,但增长了见识,亦是一种收获,加之皇帝对他关怀备至,傅恒便觉再怎么辛劳也是值得的。只因皇帝的字里行间透露出的关切之情溢于言表,仿佛写下这些字的人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帝王,而是有了人情味的挚友。

    且说这傅恒才走不到十日,乾隆便觉诸事不顺心,譬如上奏的折子提及山东紧急运送米石的情况,京的军大臣竟无一人记得,还得经乾隆指示,他们才开始查检入议。

    事事都得由他这个做皇帝的亲自过问,要军大臣何用?此时的乾隆不由想起傅恒在京之时,将诸事调详周妥,他根本不必如此费心。乾隆越想越委屈,不由仰天长叹:

    朕太难了!傅恒走的第九天,想他!

    经过多年的教导和历练,他才将傅恒培养成才,如今傅恒前往军营,乾隆身边竟没有顺心的人才可用,这傅恒人还没到金川,乾隆已经开始盼望他的归期,真真比他的夫人还要挂念他啊!

    冬月十九,乾隆听说傅恒在途时常用凉饮,猜测他可能是鞍马劳顿,加之办理陈奏公务,劳心劳力,以致火气上升,才会喜喝清凉。

    乾隆甚是忧心,再次叮嘱他,初冬时节,爱卿多吃鲜果,凉饮需节制,不要图一时之快,伤了胃可如何是好?

    傅恒感念皇恩的同时,不由暗叹,这随行的大臣怎么连这等小事也要报于皇帝?遂嘱咐他们,往后只奏报军情即可,他的饮食睡眠状况无需再报,

    “辛苦的不止是我,将士们皆是星发夕驰,大家都受累,所以就别再跟皇上说了,免得他忧心。”

    参赞大臣们一面应着,私下里仍旧事无巨细,皆如实奏报,免得皇上觉得他们不够尽心。

    早在十月间,乾隆已降旨整修从京师至成都的四十八处驿站,以及成都至军营的马步二十四塘,以保证物资军需的运送,方便传递军情。

    接下来的日子里,天越来越冷,北风呼啸,傅恒并未停歇,依旧下令赶路,日行两百余里,带星就道,薄暮尚未解鞍,终于在腊月初九到达四川境内。

    途经天赦山时,大雪过后结了冰,道路太滑,众人皆下马,牵着缰绳步行,尽管小心翼翼,却还是有十几匹马滑倒,因为马匹太重,士兵拉不住,直接坠入山涧之!

    傅恒不忍独自骑马,干脆与将士们一道步行。从前只听说蜀道难行,但他从未真正见识过,现下亲身体验,方知那些个诗句并非夸张,走这条路,的确是拿命博运气啊!

    脚下便是悬崖深渊,平时里行走当需十分谨慎,雪后结冰更是险峻,下属提议等雪化后再走,被山风吹得患了风寒的傅恒头疼欲裂,却紧紧蜷覆着生了冻疮的指,强打着精神,远眺着前方苍茫的山路,军营未至,他这一颗心始终难安,

    “若等雪化,至少还得日,战场之瞬息万变,迟日指不定会造成怎样无法挽救的后果。再者说,万一日后又下雪呢?难不成还要继续等下去?”

    与其煎熬等待,不如冒险进发,傅恒不肯停留,他身为统帅都不怕,将士们谁还敢生畏惧之心?

    统帅甘愿与将士们共同进退,从不摆架子,军心自是大振,齐心协力,迎着风雪勇往直前!

    得知傅恒与将士们一道徒步行走十余里,乾隆心下动容,当即下令,赏傅恒双眼花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