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耽美小说 - 重生之医路扬名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418

分卷阅读418

    见面时侯昌言看起来居然更年轻了。

因为他以前紧皱着的眉头已经舒展开来,脸上的笑容也多了。

除了侯昌言以外,书记办公室里还有郑驰乐的两个老熟人,林良生和袁会光。

这三个人原本就是好友,早年因为徐景照的意外死亡而起了争端,形同陌路好些年。

这几年三人的心结慢慢解开,林良生跟侯昌言重归于好,还去隽水那边劝回了袁会光,如今他跟袁会光一个人抓着组织部那边、一个人抓着宣传口那边,可以两大实权部门都归“侯系”了。

郑驰乐踏进门时就发现侯昌言三人脸色不对,似乎发生了什么很严重的事情。

郑驰乐赶紧问:“发生了什么事?”

侯昌言说:“我接到省里的通知,我们试行了两年多的新型火车要换掉。”

郑驰乐闻言也皱起眉头。

火车提速项目已经在几个试点路线反复试验三年,沧浪市这边跟关靖泽呆的泯岭市都在试点地区之类,试行开始后对两边的经济都起了不小的带动作用。

这是他跟关靖泽在奉泰的第一个任期,他们都卯足劲要把这边的发展搞好,首当其冲的就是这个火车提速项目!

现在用的新型火车叫“华夏之星”,全部由华国本地公司投资,首都交通大学、华中交通大学、华东交通大学等高等学院的十几位教授组成专家组尽全力自主研发,虽说比不上国际上最新的技术,但绝对是国内火车的龙头!

刚开始试行时侯昌言忍不住去车站那边看了好几回,当时他就对郑驰乐说:“我瞧着这不是火车,是龙,它是醒来的龙,我们华国人研发出来的新火车穿行在我们华夏的山川和河流上,看起来就像是龙行大地,我觉得特别自豪!”

那是郑驰乐第一次见到侯昌言那么喜形于色。

现在省里要换掉“华夏之星”!

郑驰乐问:“为什么要换掉?”

林良生说:“因为试行期间出现了很多问题,这是你最清楚的。技术上的突破难点在于刹车,在高速运行过程里面国产闸片根本没法有效制动,只能完全依赖于进口。而更大的问题在于先天不足,我们华国铁路的轨道平顺性非常差,提速后晃动得厉害,旅客搭乘时往往都提心吊胆地挨到终点站。这个问题要解决,从地基、轨枕、钢轨等等都得修整,甚至重建……”

郑驰乐说:“这些问题一开始就存在,我们不是一直在找最经济的修整方案吗?”

侯昌言说:“但是都被驳回了。”

不仅郑驰乐的提案被驳回了,关靖泽的提案也被驳回了,在这个难题面前他们根本束手无策。

郑驰乐沉静下来:“上面想出的解决办法就是换掉试行了两年半的新型火车?”

侯昌言说:“我们要相信贺书记和方书记的判断。”

郑驰乐说:“是东瀛那边插手成功了?”

早在年前东瀛有意竞标火车提速项目的事情就传开了,不得不说东瀛那边的新技术要比国内超前很多。平心而论,如果真的能引入东瀛的新技术,无疑是一件极大的好事。

郑驰乐说服自己要平静理智地对待这件事。

他说道:“什么时候开始换?”

侯昌言说:“在考虑过适应性跟实用性之后,省里已经签下协议了,大概两个月后就会换上从东瀛那边引进的新型火车。”

郑驰乐心里微微发沉。

他不是喜欢自欺欺人的人,落后于人就是落后于人,这没什么好丢脸的,谁叫自己起步晚呢?

先天不足,后天补齐。

郑驰乐说:“侯书记,林部长,袁部长,我们去车站看看吧。”

侯昌言说:“也好。”

四人一起出发前往沧浪车站,铁路局的宋局长也闻讯赶来,见到这仗势有些惊讶:“侯书记,你们怎么都来了?”

侯昌言说:“没什么,来看看火车。”

宋局长一听这话忍不住笑了,又不是小孩子,看什么火车?但瞧见郑驰乐四人面色都没什么笑意,也赶紧敛了笑容,追问:“侯书记怎么突然想看火车?是不是出了什么事儿?”

袁会光似乎跟宋局长挺熟的,接下了话头:“老宋,接下来你可能又要忙了,因为这蓝皮火车也要换掉了。”

宋局长吃惊地说:“这不是刚换没几年吗?怎么回事?是项目出了问题?”

郑驰乐说:“省里跟东瀛那边签了协议,要用东瀛的车。”

宋局长说:“这也太突然了!”

郑驰乐过来车站的路上已经跟关靖泽通过气,这次上面之所以这么快敲定,是因为目前的外交主张是“华瀛友好”——而牵头参加这次竞标的又是原本有反-华倾向的安藤家族,面对安藤家族抛出的橄榄枝,首都那边经过讨论之后决定将这个项目交付给安藤家。

方海潮跟贺正秋虽然都是“一方大员”,但是大方向上还是要配合首都那边行事的,那边既然已经敲定下来,方海潮跟贺正秋也只能执行。

郑驰乐将自己了解到的情况跟宋局长讲完,最后说道:“我跟侯书记他们是想再来好好看看‘华夏之星’,它是很好的,只是不得不换掉——我们都觉得很可惜。”

宋局长脸色也有些黯然。

他说道:“华夏之星送过来时,我不知道有多高兴。虽然试行时出了挺多大大小小的问题,但是我们都一一克服了,华夏之星的运行方案也越来越成熟。现在我心里觉得真不是滋味,感觉就像是把一个孩子拉扯大了,终于快可以带着它出来见人了,突然有人塞给我一个别人的孩子,说这孩子更优秀,给我换一个。小郑,我不甘心,我心里忒不甘心。”

郑驰乐说:“老宋,我们都不甘心。不甘心是好事,不甘心才有往前走的动力,我们可得好好地干下去,迟早有一天,我们的铁路上跑着的都是我们自己的火车!”

侯昌言听到郑驰乐的话后也精神一振:“没错,小郑这话说得特别对。就像飞机,不过刚建国时的情况,就说早几年吧,我们国内哪来的民用飞机?最早的那两架客机,还是华中省那边一个厉害的骗子从苏联那边骗过来的,其他的都烙着其他国家的标记——飞机可比火车难造多了,现在不也有了吗?”

郑驰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