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假千金的佛系日常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91

分卷阅读191

    了,蓁儿,别慌,一切都有娘呢。”

    叶明蓁:“……”

    叶明蓁深吸了一口气,才道:“娘,那我能做什么?”

    叶夫人十分镇定:“你就在家写诗写文章,别的什么也不用多想,你爹是冤枉的,太子肯定能查清楚真相,你爹在皇上面前也还有几分情面,皇上也不会亏待了他。”

    叶明蓁:“……”

    叶夫人慈爱地摸了摸她的脑袋:“蓁儿,你还未出嫁,家中的事情便都有爹娘担着,你不用担心。你好好的,娘才能放心。”

    她唯一的软肋,就是她的女儿。

    “不是这样的,娘,我也能帮上忙。”叶明蓁抓住她的手,目光坚定地道:“这是我的家,外人想要欺负我的家人,家中出了事,我当然不能干看着。我已经不是襁褓中的婴孩,也不会再被坏人带走而无反抗之力,我会呼救,会挣扎,即便离开了家门,也会自己找回来。如今爹出了事,我不想要娘护着我,什么都不知道。我是叶家的女儿,我的爹娘都是这世上最好的爹娘,你们已经帮了我给了我许多,如今也该由女儿来帮上你们才是。”

    她顿了顿,忽然狡黠地朝着叶夫人眨了眨眼睛。

    “您方才也说了,你和爹从前跟着皇上时,遇到的事情可比今日难了许多倍。与爹娘从前遇到的相比,这也不算什么,那是不是也该让我练练手,日后也不会丢了爹娘的脸?”

    叶夫人微怔。

    她望着叶明蓁,久久说不出话来。

    在她还未把女儿找回来前,她的女儿便已经自己长成了一个坚韧的人,已经不是襁褓之中任坏人掳走而毫无反抗之力的稚嫩婴孩,她总是想要多护着女儿一些,总觉得她柔弱可怜,好似一弯就折,想要将她护佑着不经风雨,弥补这些年来的亏欠。但一株野草,即便外表柔嫩可爱,却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晌久,她才笑着应道:“好吧,便都听你的。”

    叶明蓁这才满意。

    “可是蓁儿,你打算怎么做?”叶夫人好奇:“你爹牵扯的是朝中事务,太子还能帮上忙,咱们与户部并无任何关系,你也不在朝中为官,在京中的关系也不如娘多,你打算怎么做?”

    叶明蓁微微一笑,道:“娘,你忘了,我也不是什么也没有。”

    “豫王要给爹泼脏水,外面流言四起,都在说我们定国公府的不是。可我也有一张嘴巴,说的话能让所有人都听见。”

    ☆、第 123 章

    作者:上章重写了,剧情不一样了,麻烦看过的小可爱回去再看一遍,么么啾=3=

    东大人的故事在京城传了有好长一段时间, 说书先生一遍又一遍的说, 总算是将让无数百姓都知道了东大人的故事。

    在说书先生的口中, “东大人”为百姓出头,伸张正义,鞠躬尽瘁, 是天下一等一的好官。至于东大人的原型陈达儒已经去世多年,对于已故之人, 时间一久, 记事也不算清楚, 回忆起时便更是只记得他的好,想不起他的坏来。那话本故事只在普通百姓之中盛行, 故事写得实在是好,普通百姓常能感受到权势压迫,也常有被逼无奈,听起来时便更感同身受, 想要拥有这样一位好大人能为自己出头。

    说书先生说的越多, 在百姓心中, 这位“东大人”的形象便更加高风亮节, 光明磊落,好似无一处污点。

    越是清白, 百姓听到这样一个常常为不平事出头的人遭受不平, 才越是愤愤。

    在豫王推波助澜之下,顾思凝也与“东大人”绑在了一起,豫王是“东大人”的后代, 顾思凝是豫王妃,四舍五入,便是“东大人”被欺负。

    可京城里头稍微有些门道的人都知道,陈达儒并未如话本之中是那样清白无瑕的人,他为官多年,陈家是太后母族,背靠太后也做过不少事,他或许做过不少好事,可也做过许多恶事。

    京报已经在京城之中闻名,新一期的京报发行,忠实的读者便全都掏出二十文钱买了一份。有好读文章的,也有好读话本的,可坊间逸闻也早就开始流行了起来,每个人读完了,都要去后面翻一翻。叶明蓁还常遇到好几个人打听那些事。

    新发行的京报上,在坊间逸闻那一块,便写了好几件横行霸道罪无可恕之事,让人看了也不禁愤愤不平。其中主人公多有化名,可京报上的内容最是公正,写的也都是确确实实发生过的事情,可越是见到真相,读到的人才越是愤怒。

    读完了,便有好多人互相去打听,今日京报上写着的可恨之人究竟是谁。

    京城的百姓十分正义,从前在京报上读到那些不平事时,许多便循着找了过去,那些已经发生许久没有办法,可刚发生的,却是有许多人站出来为那些主人公出头。

    就说是先前那个豆腐坊的娘子,便是在街坊邻居的帮助下与小叔子掰扯清楚,将豆腐坊的祖产一分为二,旧的留给小叔子,自己另开了一间新的,如今生意比从前更加红火,反倒是小叔子经营不善,又做不好豆腐,关门大吉,后来几次来找麻烦,都被街坊邻居一道赶走。

    这次便又有正义爆棚的百姓站了出来,按着京报上的内容去找。

    京城说大是大,说小也小,读京报的百姓这样多,几乎是在京城的各处都有,很快便按着京报上透露出的一点只言片语找到了当事人的家中。

    主人公自知道要登上京报之后,便早有准备,有人上门问询,便也如实说了。

    例如其中一位,早年家中也算殷实,有家传的一门手艺,富及好几代,可某一日,这份手艺却被京城之中一位贵人看中,强行抢走,他不同意,还被害得个家破人亡,如今只能在破旧的小屋里苟延残喘,还因为早年的事情落了病根,却只能看着仇人将家传手艺占为己有,开的铺子蒸蒸日上。

    例如又有一位,从前儿子不小心冲撞了贵人家的子侄,明明赔过礼道过歉,可贵人却还是不放过他们,也害得他们家破人亡,儿子也被乱棍打死,如今老夫妻俩孤苦伶仃,重病在床,却连个照顾的人也没有,说起来时,抱着儿子的牌位老泪纵横。

    一桩又一桩,坊间逸闻的板块上写出来的不平事,竟然当真能找出来了不少。

    这些主人公都在京城居住已久,相熟的友人邻居也都知道他们的可怜时,旁人打听时,也是连连点头附和。

    围观者听了也不禁愤愤不平,听罢故事之后,便问起来:“是京中哪位贵人这样可恶?做了这么多可恨之事,竟然还逍遥法外!你定要说出来,让所有人都知道!”

    “唉,那位大人那么厉害,哪里是我们能得罪的起的呢?”主人公唉声叹气。

    众人听罢,也是心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