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摄政王的1/2婚姻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64

分卷阅读164

    郎君道:“墨羽,这位老婆婆家两口人,你与她派发二十斤大米,二十斤面粉……”她转头问:“您拿得动吗?”

    老婆婆连连点头,看向自己的孙子,表示拿得动。

    秦嫀可怜他们,便踢了踢郎君的小腿,朝他飞了一个媚眼,好叫他多拿一点。

    “……”摄政王的小腿被女郎用足尖蹭了一下,他浑身一阵轻颤,嗔怪地抬头望去,岂知又收获一枚媚眼,啧啧,大白天地,正在做事呢!

    郎君心怦怦跳,手忙脚乱中忘了自己究竟拿了几斤,不管了,再添一点,颠颠这重量,少说也有五六十斤。

    “给。”

    ☆、第101章 第 101 章

    那对祖孙得了米粮, 千恩万谢地离开,并不知晓亲自给他们派发米粮, 竟然是摄政王和未来摄政王妃本人。

    只知晓摄政王妃心善,竟拿出许多米粮布施给百姓。

    周围的侍卫,一开始只以为王爷和准王妃只是来做做样子,但见他们一人登记, 一人派发,竟跟着忙碌了一天,不由心生佩服。

    他二人亲自在城外布施一事,经亲眼所见的百姓口口相传, 也传遍了东京城。

    甭管摄政王以前的行径如何,但人家这次的确是实打实地做好事, 无可指摘。

    一百姓道:“不过是贪图好名声罢了。”也不瞧瞧,这阵子那摄政王的后院私事闹成什么样?

    “嘿,那你怎不捐赠这么多米粮去博个好名声?”另一人反驳道。

    也有那明事理的人做和事老道:“咱们多说无益, 总之那得了米粮的人能过上一年好日子, 难道他们不该感激摄政王?”

    此事不胫而走, 传入宫中, 太皇太后颇感欣慰, 自赵允承当政以来, 名声一向不好, 她虽嘴上不说, 但急在心中。

    眼下允承终于懂得收拢民心, 她作为皇祖母, 自然是喜闻乐见。

    勤政殿中,几名太傅太保陪同小皇帝学习,忽而一个小内侍进来禀报了几句。

    却是关于摄政王赵允承携同准王妃在城外布施一事,听得几位太傅太保眉头紧皱,脸色凝重。

    他们心中想,摄政王这一番做派下来,既有了子嗣又有了好名声,怕不是在绸缪什么?

    小皇帝见各位老师神情凝重,略一琢磨便知他们心中所忧,不由轻松笑道:“几位老师想来不太了解我九皇叔,朕就同你们说了罢,九皇叔眼下巴不得我快快亲政,根本不想管这劳什子国事。”

    不过突然得知,全宗室的人都知晓九皇叔有位两岁的小郎君,就他蒙在鼓里,他还是生闷气!

    至于为何是闷气,因为他不敢到九皇叔面前撒气。

    见官家如此信任摄政王,其余人等倒也不好相劝,以免落得挑拨离间的罪名,被那摄政王发作。

    两日后,奉命前往各州府布施米粮的队伍,陆续抵达,其中以洛阳最快。

    洛阳知府听闻此事,十分乐意配合,前来接洽道:“各位同僚一路辛苦,且在驿站休息一晚上,明日本官亲自随行!”

    作为知府,他自然知道哪里的穷人需要布施。

    摄政王愿意自掏腰包救济他管辖下的百姓,他千恩万谢。

    洛阳城就那么点大,有点儿风吹草动人人都知晓。

    沈府是洛阳大氏族,盘桓在洛阳的子弟众多,很快便知晓摄政王定了亲,迎娶之人,正是秦嫀。

    知情的沈家一家四口:“!”

    果真没有意外,那小夫人还是一步步走上了王妃之位,他们的心情一阵复杂。

    既替秦嫀感到高兴,又有些担心,小夫人当上王妃之后,其子会否从沈家族谱上移除?

    沈淮谦面露忧色,其夫人张氏在一旁叹道:“命里有时终须有,这就要看怀诚的造化了,依我看,即便言言被册封了世子,也不妨碍他是咱们家的孩子。”

    “是这个道理。”沈家长子微笑道:“即便是看在姑祖母的份上,天家和咱们沈家的缘分,也不会就此断了的。”

    想起自己的姑母,沈家家主心上的石头,这才落了下来。

    “走,咱们沈家也出些米粮,给小世子积福。”他决定道,获得家中一致认同。

    不过,还是有一个不同的声音,家中什么也不知晓的老二,问父亲为何要这样做?

    既然摄政王在东京城已是公开了小世子的身份,沈淮谦便也不藏着掖着,告知次子,你那沈辉堂弟,便是当今摄政王,你那媳妇儿拈酸吃醋的堂弟妹,便是摄政王妃,他们的长子……自己去想罢。

    沈家老二:“……”

    沈家老二的脸色一阵青一阵红,青是因为,他背地里也没少腹诽沈辉堂弟!红是因为,他竟然不自量力地和对方暗暗比较了这么久!而且父亲都心知肚明,看在眼里。

    此事不能他一个人承担啊,于是沈二立刻告诉了自己的媳妇儿,你此前暗暗不爽的堂弟妹,她是摄政王妃。

    沈二媳妇:“……”

    王府花了这许多银钱,得了好名声,遂了赵允承的愿。

    倒显得那表面上被和离,实际上是被休弃的前王妃,无人声援。

    倒也不怪别人没有同情心,只能怪安郡公府自己一身烂账,真清算下来还不知道谁丢脸。

    想必他们自己也自知理亏,索性便缩起来静观其变,等那摄政王大婚来临。

    自布施一事后,秦嫀对黑衣郎君颇有改观,对他之态度亦软和不少。

    这日即将月中,她准备了一桌酒菜,特意传信,去邀请那政务繁忙的郎君,到家中一聚。

    黑衣郎君何时有过这样的待遇,看了信,眉毛一挑,与属下严提举道:“你那妻妹又催我回家,真真烦人。”继而看着严提举,不无好奇:“你的妻子也会这般,时而传信催你回家么?”

    严提举一怔,而后耿直说道:“不会。”想想又解释了句:“因为属下每日准时回家,与娘子相聚。”

    赵允承:“……”什么玩意儿,他们只不过是暂时还没成婚,暂时不便每日相聚,待大婚后,一样。

    秦府,天未黑已点起了灯。

    长廊上点缀一排红红的灯笼,散发着喜庆的味道。

    黑衣郎君走在长廊上,不知为何,内心生出嫩嫩的雀跃。

    今日,女郎穿戴齐整,虽然算不上盛装,但也十分柔美出色,与平时不大一样。

    赵允承撩起袍角踏进来,大步转过屏风,便瞧见,小娘子目如星子,面若芙蕖,在那等他归来。

    “……”真叫人盛情难却,便也只能摆出开心的样子了。

    “墨羽回来了?”秦嫀起身迎过来,绫罗配环随之摆动,发出金石之声,使她看起来如仙子下凡尘。

    (叫小黑黑鹿鹿乱撞)

    “嗯。”郎君威仪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