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快穿)主角光环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238

分卷阅读238

    友人说了些什么,杨真已经完全听不见了,原来这个世界不止他一个穿越者。

    127、儒道世界

    杨真急急的抓住友人的手臂,“你是在哪里发现这本书的?”

    等杨真到书坊的时候, 已经找不到了, 此书的特殊,但凡是看过的人都能意识到, 杨真的好友也只是侥幸发现并得到了一本。他不知道还有多少人看过这本书还收藏在家中,那位穿越同仁又是否写了不止这一本书。听书坊老板说, 还有人回来说要将黄梁先生的书全部买下, 结果早就被人买走了。

    杨真再回头细细翻阅此书,不过是在好友的家中, 这书内容实在超前, 还囊括了众家学说, 天地万物的知识, 而且还深入浅出, 举例说明。

    友人不禁感叹道, “不知这位黄粱先生是哪家学派的大学士,对墨家医家兵家农家等都有涉猎,博采众长, 好似全知全能,就是有些看法太过异想天开了。”

    他指的便是书中关于天地运行、四季的变化缘由、日月更替的长短的奥秘,尽管书中解释的合情合理, 完美无缺, 但他毕竟是深受儒家思想教育的学子,难免将其当作了无稽之谈,更觉得撇开这些, 黄粱先生单凭对各家学说所述的全新经典,已经有一个半圣的潜力。

    之所以说是潜力,因为还不知道是何人,登顶半圣还需开学堂,讲学辩学,真正立下学说才能被天地承认。

    而来自现代社会的杨真,当然知道那些都是真的,而且许多只是最简单的科学知识而已。

    没有在书中发现自己曾作过的诗篇,杨真略松了口气,若是有只怕自己早就被抓到学政那里,被剥除文位功名了。

    只是那位穿越同仁为什么要将这些东西一股脑的全都扔出来。

    里面的内容他都认真看过,想来那位在穿越之前也不是什么普通人。

    “这位黄粱先生是何等的奇人隐士,又为何要取黄粱为名。”友人不解道。唯一知道真相的杨真却也不能说出来,这个世界还没有黄粱一梦的典故,因为它出自唐时的。

    不同于友人的兴致勃勃当成杂学,杨真更知道这本书的内容意味着什么,它会有怎样的威力,甚至能动摇这个世界的根基。杨真越想越心惊,

    而这书里的内容若是广为流传开来,那位穿越同仁也许会被当成新的圣人,受万民敬仰,更有可能的是被这个世界的各大势力抓起来当成异端烧死,遭受千夫所指,万民唾弃。

    他实在不知道那位穿越同仁是怎么想的,是为名为利?那慢慢来难道不更好么?而不是一来就扔出这种足以令世界掀盘的王炸。

    至于这书是否会沉寂,杨真根本不会考虑,因为这本书里有太多令人眼馋的东西了,哪怕现在还是半信半疑,但只要有人敢尝试。

    杨真可以预想到会是怎样的一场腥风血雨。

    ……

    虞家花园,

    萧函只来得及见上这个身份的兄长虞家二郎一面,收下了他从帝都带回来的礼物,对方就急匆匆地与虞父去书房商谈了,似是有什么要事。

    现在陪着虞母在园中赏景,虞母看着女儿在山上别院住了一段时间,容光焕发,精神都好了许多,心里也很高兴。如果她知道她这位女儿做了什么样惊天动地的事,只怕就高兴不起来了。

    甚至她的次子这次突然赶回来,与虞父急着商谈的要事,也与萧函分不开关系。

    不过她不会知道的,虞家也不会有一个人知道,这点自信萧函还是有的,只是虞家是否会被波及到,或者主动跳进漩涡里,就不是她会插手管的了。

    毕竟在一个月前,她被来自这个世界天道意志的恶意伤害到了,连此界变的是好是坏都不在乎,又怎么会关心一个虞家呢。

    杨真不理解他的这位穿越同仁为何这般激进,那是因为萧函在这世间只有不到百岁光阴,相对于这个有着独特力量又波澜壮阔的世界,显得短暂渺小。

    是做一个知书达理的世家女,还是游历九州的江湖剑客,似乎都没什么区别,女子身份不可能投入各家学派门下,可供她选择的不多矣,更让她提不起兴致。

    有句话叫做天不予我,我自取之。

    萧函也是同样的道理,既然此界的天道意志不允许她获得文力修行,那就别怪她自己搞事情。

    杨真既然能凭借诗词获得天地之力,那她拿出的东西同样会证明能改变这个世界,反正已经够无趣了,还不如找桩让她感兴趣的事情做做,比如影响改变这个世界。

    何况她送出的还不是普通的蝴蝶呢。

    当萧函抄录的这些书,才刚开始在小范围圈子里流传时,已经有许多足以搅动风云的大人物注意到了。首先出面的是各家学派的子弟,寻访与之有关的书坊。

    医家子弟认为著作者是他们医家的前辈隐士,因为书中有医家失传的青囊录,还有阅过后堪为医家经典的,甚至还有开拓性的外科医学知识。

    墨家同样因为书中的关于机械的学识,而认为黄梁先生是墨家的人,墨家一直以机关术为傲,但看了书中内容,用于农业灌溉的筒车,耕种的农具,还有船舶、新式车辆的制造技术,各种冶炼锻造金属之术等等,不禁被深深吸引。

    此外还有农家,法家兵家等等。

    虽然在这个世界各家学派都很有名,但没有能与儒家相比的,读书人研究的都是儒家经典。儒家的普及和独尊的地位,也在这千百年间影响了其他学派发展停滞不前,逐渐势微,难有进步。即便道家法家兵家等也曾出过圣人,但终不如儒家一道的繁荣昌盛。

    萧函抄录的书不止一本,而且有系统的帮助,抄录的便是最完整的各家学说,对此界发展势微的各家学派无异于天赐甘霖。

    尽管除儒家外各家学派都主动认领是自家的大贤,然而书坊给出的答案是他们也不知道黄粱先生是谁,连印刷书的店铺也道是夜里敲门的一位年轻男子,其他的什么都不知道了。

    这还仅仅是一个开端就已经搅得各家学派难以安宁了。

    下一步便是十国的国君了,虽是古代世界,但独特的力量体系,让他国文人在发现这些书的珍贵之处后,一首诗便可化出千里骏马,呈到本国国君案上,于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