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快穿)主角光环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201

分卷阅读201

    还是叶欢的备选。

    这次难得胜过了一回,还是如此关键的机遇,影响到未来的发展,人生有时候重要的机会只有那么几回,把握住了就能将你的对手远远落在后面,以后她也未必能赶的上来,这是赵白萝父亲教育她的话。

    赵白萝现在就是这种微妙的心态,凭借着这次出名,她足以将叶欢甩在后面一大圈,离毕业也就一年了,说不定到那时候她们的高度都不一样,她也没必要在斤斤计较于和叶欢的较量。

    萧函也没理会这些小打小闹,心态非常稳的敲着键盘写论文。

    ……

    论文发出去没两天,高教授就找到了萧函,“叶欢,这是你写的论文吗?”

    高教授这次的考古项目是近三十年来发现的最大的一处贵族古墓,但由于所处时代太遥远,甚至追溯到一千多年前,很多地方无从下手无法考据,而且第一次挖掘,得到的信息量很少。

    他布置这个论文作业不过是例行安排,让学生们总结一下经验,但没想到叶欢的论文给了他一个大大的惊喜,在研究方向上的许多问题都豁然开朗。他看完后熬夜拿这次考古的资料进行对比推论,发现基本上都能有合理的解释。

    若叶欢参加了这次考古团,他还可能没这么意外,这个学生的优秀他一直都是有所了解的。

    高教授其实猜的很准,这篇论文里许多观点就是叶欢提出来的,萧函是没有参加,但是叶欢有经验啊。对于这个在原主记忆中闹得沸沸扬扬,甚至全民皆知的一次古墓研究,她知道的东西可太多了。

    不过萧函不止于没底线拿别人的成果来给自己添光彩,这次为了交论文,她也只是写上了原主前世提出的一些论点而已。

    即便高老师问起,萧函也应对的游刃有余,至于怎么得出的结论,也可以说是视频资料里的信息总结大胆猜想出来的,他们这些学生,能做的不就是这些吗?

    高教授越听心情越发澎拜,就着论文里关于墓志铭,陪葬品,还有文物抢救的几个方面,一说就是大半天。

    高教授眼里满是赞赏,“叶欢,你提出的几个观点和见解非常新颖,也很有参考性,我和项目研究小组讨论过了可以采纳进去,另外你的论文也会正式发表在业内。”

    只要论文有价值,叶欢的名字就会被业内人士认可,高教授非常自信的觉得,他这个学生就是天生适合考古的。

    107、闺蜜穿越之越后

    这个消息很快就传开了,整个专业的学生老师都知道了, 叶欢的那篇论文受到很高的评价, 还被正式采纳进项目研究小组讨论中,等到对外公布研究后可能也会有叶欢的名字。

    听说这事后, 赵白萝第一反应就是,“这不可能。”

    她吃惊又气恼道, “叶欢她都没参加古墓遗址的实地考察, 怎么可能论文写的比我还好。”

    赵白萝也有写论文,但也只是比其他同学好一些, 被教授评价还不错, 远远不到对考古项目研究有帮助的地步。

    学院也就热议了一阵, 不久后便淡去了。

    但等到一个月后的二次古墓遗址考察时, 果然入选名单中有叶欢。

    但赵白萝并不在其列, 原因也很简单, 第二次考察的研究团队中只有叶欢一名在校学生。上次还能多挑几个学生当助手,也只是带学生开拓眼界增长见识,积累资历。

    相较于第一次的现场挖掘, 这次主要是文物鉴定分析,研究墓主人生平资料,而且随着墓室的挖掘复原, 作为文物的价值也越发重要, 可慎重多了,没工夫带学生,参与的都是考古界的教授大拿。

    本来都不会从学校里选人的, 这还得追究到叶欢的那篇论文,比想象中的还要受重视,毕竟刚开始古墓遗址考察,基本上处于一头雾水,还生怕研究方向出错导致开采过程发生意外,造成的损失可能就是无法挽回的。

    叶欢那篇论文提交上来就如同为研究团队拨开云雾,基本上的方向很可能是正确的,经过郑重的商议后决定采纳,之后一个月里,因为叶欢的建议和观点,大大缩短了原本漫长的研究鉴定过程,取得了卓著的成效,甚至避免了一些让人后怕的错误。

    所以到了二次考察,都不关心叶欢还是不是个学生,直接点名进了考古团。

    萧函没有任何心理准备,因为原主前世没有参加第二次考古团。

    仔细想了想,应该是她提前拿出来造成的,考古工作也是很重视时间的,早一些晚一些都会影响考古研究。

    和原主的记忆出现了一点小偏差,萧函也不意外,穿越后际遇发生改变,已经是习惯的事了。

    叶欢入选第二次也是项目的正式考古研究中,作为老师的高教授也很感到骄傲,研究小组对叶欢论文的重视,还有这一月来取得的进展,他也有所了解,但都没有告诉叶欢,甚至一直到名单出来才告诉她,也是担心她骄傲自满,考古这门工作不仅需要天赋和热爱,还要有能沉的下来的耐心细致。

    而叶欢的表现也让他非常满意,高教授都想好了等到叶欢毕业时,他就推荐她进入国家考古研究所。有这次的项目,未来一年再参加一两个同级别的考古研究,拿到一个名额就不难了。

    萧函还不知道高教授为他的得意学生安排光辉履历铺好路了。等她到考古团报道的第一天,也没有见到所有人,而是跟着高教授到某个研究所做一些室内整理工作。

    萧函鉴定记录了不少古墓出土的玉器,一弄就是大半天,萧函也没觉得枯燥,有原身的记忆倒还从中感觉些许趣味来。等到工作结束差不多时,外面进来了一些人,为首的是个俊朗英挺的男人。

    高教授与他们似乎在商谈第一批出土的文物会举办小型展览会,萧函看了一眼,也没太放在心上,低下头核查自己写的报告了。

    玻璃门外他们简单的寒暄了一下,便商谈起了正事。

    这次展览会盈利性质不高,但对提升集团的名声很有作用,还可以拓展这边的关系,所以钟晟也很重视这次展览的举办。对高教授这位文物鉴定方面的权威也非常尊重礼貌,等谈的差不多,钟晟看了一下表,已经到饭点了,主动提出,“我请高教授几位吃个饭吧。”

    高教授虽然是搞学术研究的,但以他的社会地位,也习惯了应付各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