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快穿)主角光环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48

分卷阅读148

    死的儿子报仇。可朝廷不声不响就压下了北殷暗探的事,还要放过那个蛇蝎心肠的人,蒋尚书直接在朝堂上闹了起来。

    皇帝一个不耐烦,直接罢了他的官职,让他在自己府里好好反思。

    难道他还可能为了一个尚书嫡子的命,去质问现在北殷当权的监国公主给个说法,让她偿命。

    就是他的皇子因为调戏纠缠监国公主丢了命,都不可能有这个结果。

    ……

    北殷的冬天来的很早,

    萧函裹着一身雪白轻裘,站在北殷皇宫墙楼上。

    望着北地一片银装素裹,初冬的风也有些凛冽。

    比起富庶温暖的大兴和南梁,北殷显得有些苦寒,但是它占据的一些特殊地理位置,如河套平原,适合养马,它有适宜的牧草,优异的战马马种,而且战马不进需要养,还需要练,让它们不惧怕弓矢不畏刀枪,只有广大的平原和适宜的气候才能练出来。所以北殷良马天下闻名,也备受大兴和南梁忌惮。

    北殷与大兴南梁不同,重军功,殷太后当初能一力扶持新帝上位,甚至登上摄政的高位,就是因为掌握了兵权,方才能那么强势,现在殷太后将她手中的虎符兵权交给萧函,另外她又通过肃清朝政控制了官员升迁的吏部大权,户部的钱粮,还有可以与暗卫营相辅相助的刑狱大权。

    说现在的北殷朝廷,是她的一言堂也不为过。

    这些权力都是伴随着腥风血雨得来的,

    殷太后摄政时,杀了一大批人。

    而现在她以刺杀监国公主的罪名株连甚众,杀了更多的人,不管是贵族,还是豪强士绅,杀的一片胆战心惊,无人再有反对声。

    殷太后昔日还只是以强势压下朝臣贵族,而她却是真正执掌生杀大权,行事再也无需受任何人掣肘。

    想要再推行变法改制,也顺利容易许多。

    萧函仍在思考着变法的事。

    阿蝉走到萧函身边,“公主,陛下已经到紫微殿了。”

    萧函徐徐走下墙楼,两旁行礼的宫人都不敢抬头屏住呼吸,这便是绝对权力带来的最明显的影响。即便她表现得再温和,也没有人会忘记她是杀的雍都血流成河,掌握他们生死大权的监国公主。

    时至现在,天子穆颐已经知道了殷太后病倒的真相和她与华翎二人主导的计划,但也没什么关系了,殷太后不告诉他是不放心他,但即便他早就知道,再来一次他依旧会这么做。

    难道袖手旁观,看着华翎一人在台前面对这风浪惊险,无限杀机?

    华翎在大兴的时候,他护不了她分毫。但她回到了北殷,穆颐就不会眼睁睁看她再受到任何伤害。

    旁人只知道监国公主手段狠辣,是心计浮沉、是避之唯恐不及。又何曾在意过在这短短数十日里,华翎公主遭受的不知多少次大大小小的暗杀谋害,刺客下毒,埋伏阴谋手段不知道有多少,就像人心不知有多复杂一般。

    萧函其实并不在意外界如何评价她,比起养尊处优的金枝玉叶,她更愿意做万人之上呼风唤雨的监国公主。

    但穆颐将那些屠戮之下的骂名尽数都揽到了自己身上,还是让她有些意外的。

    这可不是普通的骂名,日后还注定会记载到史册上的。

    光是翻翻暗探呈上来的一些折子,“皇兄怕是在民间口中都快成了昏君暴君,事情都是我做的,骂名倒让皇兄担了。”

    “不过是些闲言碎语罢了。”穆颐嗤之以鼻,他根本就不在意自己的名声如何,

    而且名声这点小事又怎么能与华翎相比。

    年轻的天子叹了一声,“皇兄能为你做的也只有这些了。”

    萧函微怔,原身的亲人对她确实是真心实意,在天家皇室之中少见而珍贵,即便爱的方式有所不同,殷太后对穆华翎的是委以重任,信任与骄傲,在她死后积蓄三年报仇,掺杂着国家利益的感情虽然不纯粹,但已经是她所能给与的全部了。穆颐作为兄长,即便不是合格的天子,习惯了与生俱来的尊贵地位,但却愿意拿一切荣华权柄名声换取穆华翎的平安。哪怕是最小的meimei穆永思,后来黑化对秦葭的屡屡陷害,也意味着她没有忘记皇姐的仇。

    穆华翎纵然是死了,北殷和她的亲人也不会遗忘她半分。

    穆颐见她出神,以为是这阵子劳累过度,也没来得及好好休息,立刻脸上浮现担忧之色,“要不要召太医过来看看?”

    萧函摇了摇头,表示自己无事,又笑道,“我这倒是有一桩事还需皇兄帮忙。”

    穆颐毫不在意道,“什么事,华翎你尽管说。”

    萧函递给他一份折子,后者打开看了看,面露惊讶,“这是……安抚民心?

    萧函点了点头,她下手杀的太狠,穆颐又主动为她挡箭,以致于朝野都传出了他暴虐无道的名声,萧函怎么会没有应对之策。适当的安抚民心,淡去影响,也又便于将要推行的变法改制。

    这折子中一共有三策。

    第一件事是良种农具,萧函回到北殷后,无论是暗卫营统领还是长公主的身份,都让她拥有了不小的资源势力,想在北殷国内寻一些需要的工匠能人义士,按她的想法改良粮种,还有耕种农具,需要的仅仅是一些时间罢了,现在数月已过,底下的人禀报已有成效。

    等到全国各州府都推行开良种和农具后,北殷百姓又怎么还会惧怕皇室,天子和监国公主,感恩戴德都还来不及。

    二是开恩科取士,在萧函的计划中连开三年,北殷重军功不假,但拉拢文人士子也有必要,这可不是北殷独霸天下,一些在国内待不了的跑到它国任官的也不少见。北殷之前就笼络过一些来自大兴南梁的文人武将,主要还是殷太后用才不拘一格,只要有能力够忠心,她就能用。

    连开三年恩科取士,足以让北殷全国士子为之轰动,比起指责抨击朝廷上是何人把持朝政,诛杀了那么官员,他们大概更乐意去填补上被杀完后空出来的官职缺口。

    朝中重要官职都已换上了萧函和殷太后的人,但还有更多缺口,也的确需要补充一些人才,从民间取仕。

    闹得沸沸扬扬的谣言,无非是狠狠被削得凄惨的贵族豪强唆使他们门下的佃农,又串联士林大作文章,宣扬国之将亡,天子不堪为帝。与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