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我全家都是穿来的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447

分卷阅读447

    。

    小麦三十亩。

    要种那些面粉吗?

    产量低呀。

    低也得种,从胖丫往下数,都馋。

    也是,那……中!

    高粱十二亩。

    “大豆五十亩。”

    宋茯苓问她妈还有啥讲究没?

    钱佩英告诉五谷不分的女儿,荒地,也就是咱老百姓俗称的生茬地,那种从来没种过粮食的地,头一年种大豆好,能养地,肥地,种过大豆后,第二年就能差不少。一般有荒地的人家都尽量种这个,甚至全种。但是咱们这些人不能总买着吃啊,没办法,产量低也要种些其他粮食。

    宋茯苓点点头:“其实咱家种豆子好,咱做辣椒酱,生豆芽,都需要豆子呀。”

    宋阿爷他们那面也还在商量,“团长?”

    “阿爷,早就说过,在家就别团长团长的了。”

    “啊,福生,一天都给我叫乱套了。那什么,我看山上给划出的那片地方,除了种辣椒,咱再好好寻寻开垦一大块。”

    “种啥?”

    几个老头立马七嘴八舌道:

    “种花生。”

    “头伏萝卜二伏菜,还得种萝卜。今年可不能再买的吃,卖咱一个铜板一袋子也不买,就没听说过吃菜还花钱的,不合适。”

    “对,种大白菜,今年咱们可要多种些。”

    “好,”宋福生一锤定音,那咱们就这么定啦。

    说实话,听着就累,家里一百多亩的田,官府划定指定的五百亩辣椒地,自家还要在山里再拓荒种花生种菜,瞧大伙摩拳擦掌的样,还是拓得越多越好。

    这一大片地,你想想都干出界,跑五福村去了,就能想象有多大块地方了。

    如果想象不出来,他家五谷不分没种过地的小硕士,正好算出了公式,让她来告诉你。

    宋茯苓:将家里的这些地用脚丈量?走,她是不能走的,

    但是,她是会坐家里算。

    按照国际足联规定的标准球场计算,六亩地是半个足球场大小,不算自家山上将要开荒的,只算山边荒地,假设有只有六百亩田,那么就是五十个足球场大。

    五十个。

    我的天。

    “爹,弯腰伺候这么多田,要累死了。”

    可不是……

    多亏有水车,省了一拢拢一个坑一个坑浇水。

    多亏他宋福生聪明,还改良了工具,不用一拢拢猫腰刨地,能直起一会儿是一会儿,要不然这老腰还能要了嘛?

    可是,仍然还有好多好多活。

    比如,最简单的,给这些人送饭都是个难事。

    最难的是山上的荒地。

    所以转回头,宋福生一咬牙,找门路托关系。

    在四处奔走的时候,让宋阿爷组织四壮他们这些自家的小子,在家里划出一块地方盖草棚子。

    然后没过多久,他就带着人手进城。

    钱是王八蛋,花没咱再赚。

    甩出小五百两,三十头耕牛进村。

    牛群的出现,震惊了任家村人。

    自从宋福生给他们当了团长,大伙就是一阵接着一阵的惊。

    其实卖黄牛的,听说一口气要买三十头也震惊过。

    啥家庭啊?几十头几十头这么买。

    宋福生有解释过:“我们是十几户合伙买。”

    就没听说过,买这么贵的大家伙自用,然后十几户一起买的。谁能放心啊?

    也难怪这些人震惊,在古代,耕牛这就相当于现代的汽车,播种机,联合收割机,没见过买大农机自用,一气批发回三十台的。

    高屠户喊得满脸通红,笑得眼睛都没了,拉着长音两手做喇叭状:“九族的,都家来,分牛啦啊啊啊!”

    任家村的村里人看的这个服气、眼气,对岸那都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神仙大家庭啊。

    连老牛都给分哪?

    宋阿爷搂住牛脖子:不是陆三小姐借用的,不是奶牛,是他最亲密的小伙伴啊,想死你了,他的老黄牛。

    宋富贵抹着汗:“咋整,牛棚子没盖完哪。”

    高屠户激动地将牛往家赶,大嗓门回道:“不怕,咱家牛不会嫌弃咱家的,搭完这面墙,再搭那面墙。”

    好嘛,别人家是拆完东面墙再拆西面墙,他们可倒好,搭完这个再搭那个,跟搭堆乐高积木似的过后再往一起凑。

    宋福生牵着头牛,“阿爷,您先松手,别抱牛脖子,我得……您老怎么了?”

    老爷子毫无预兆地哭了。

    路上曾经杀的那些牛,如今都回来了。

    宋福生赶紧松开绳子,和附近的汉子们对视一眼,有些明了,好笑地先哄宋阿爷。

    宋阿爷抹泪,一边抹一边笑:“就赖你,你这生娃子,一天天给我这心整得潮呼的。”

    宋福生一抬眼,得,哭这事好像能传染。

    他大伯双手背在身后,眼睛红红在瞪天。

    一直很兴奋的高屠户,忽然也背过身哭了起来。

    铁头才凑过去就嫌弃道:“爹,你那是哭还是笑,你整准了,吓我一跳。”

    高屠户吸着哭出来的鼻涕,笑骂道:“滚犊子。”还撵着儿子踢了一脚。

    宋富贵也很是感慨地张开双手,仰天长啸道:“我就说吧,穷不过三代。太爷太奶,爷、奶,爹,娘,你们看到了没有,到我这辈终于翻身啦!”

    八个老太太连表情眼神都一样,站一排斜睨宋富贵:

    啧啧啧,那叫富不过三代。

    而且即便是穷不过三代,那也是把老天爷逼得没法了,不得不睁眼。

    为啥?

    因为你这辈要是再穷下去就没后代了,怕你们断根,真饿死。

    “大娘婶子们,你们干什么呀,我好不容易高兴一回。”

    哈哈哈,满院子里充满笑声。

    有好些人是搂着牛脖子笑。

    这三十头耕牛,每户两头,不过李秀是一头,这一头她还得欠公家钱。而马老太是自掏腰包,她家要了三头。

    老姐妹们问她为啥多买一头,马老太说,“我仨儿子,不偏不向,往后我没那天,一人一头。”

    并且这天,宋福生的“名言”传进了村里。

    家家户户都听说了宋福生的那句:“路上丢的,都置办齐。从前没有的,往后也会有。”

    第四百七十五章 小豆包(二更)

    宋茯苓上身穿白色带蓝花的小袄,下面深蓝色的粗布裤子。

    裤腿边,让钱佩英给缝了一圈上衣的白色带蓝花边,这样一看就知道穿的是一套。

    小姑娘又被老娘给编了两个辫子,怕头发脏,头上扎块花布。

    花布还是白色带蓝花的,在头顶系成三角形。

    宋茯苓扛块黑板,二蔫吧和宋金宝等几个小小少年正在拉着爬犁。

    爬犁早就改装了,冬天爬犁下面放两条铁丝能在冰面上滑。现在是安装俩木轱辘,用绳捆在身体上,往前拉。老牛拉车什么样,这些小小少年就是什么样。

    车上摞着一堆东西。

    比如,黑板架子。

    比如,宋福喜叔叔给小朋友们做的小板凳、矮长凳。

    几位小小少年的身后,此时跟着一帮“一年级”的小豆包。

    小豆包们一个跟着一个背着满是补丁的书包。

    其实也不是故意给打补丁,只不过是用碎步拼凑做出来的,碎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