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每个红楼副本都要打出龙傲天结局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98

分卷阅读198

    期发行的铜钱,不仅仅是为了稳定天下财政,更是为了进一步削减太上皇的影响力。

    这才是最狠的。

    当然,妙玉会提出这样的建议,自然是在告知皇帝,她就是拿到了太上皇的母钱,她也不会私铸铜钱。

    权昌很清楚私铸铜钱意味着,那可是大笔大笔的财帛。易地而处,权昌可不认为自己能忍得住这样的诱惑,更别说向皇帝提出这样的建议了。

    皇帝果然很高兴。

    “端慧所言甚是。”

    妙玉笑笑,又道:“父皇,雕母钱虽然看着不起眼,实则事关重大,女儿希望,父皇能替女儿保管些时日。”

    皇帝看了她一眼,当即应了下来,却又赏赐妙玉许多珍奇古玩。

    同时,皇帝也把回收旧币的任务颁布了下去。

    大概是母钱一事给了不少人启发,这次宴会不久之后,就有人弹劾泉州市舶司提督贪腐索贿。

    御史台立刻要求这位提督避嫌,市舶司的工作交给其他人。

    谁都看得出来,这是针对妙玉行动的一次试水,偏偏对方举荐的人是詹事府左庶子。只是对方明面上是给太子造势,那么,妙玉必须退。

    她不是正统。

    到了她这个位置,是非曲直不重要,重要的是政治。所以,妙玉必须退。

    好在这位詹事府左庶子是一位十分公正又廉洁的人,上任之后,并没有做多余的事,反而萧规曹随,按照既定章程办事,倒是保证了泉州市舶司的运转。

    这是第一起。

    然后是第二起,妙玉又退了。

    第三起,就有宫廷女官向妙玉进谏,希望妙玉出手阻拦。

    妙玉没有点头,而是继续沉默。

    然后是第四起、第五起、第六起……

    朝堂上刮起了一股廉政风,仿佛短短数日之内,朝臣们就开始注重起廉洁和德行起来。但是受到弹劾的,有近六成是妙玉一系的官员。直到此时,有人提议彻查公主府的时候,妙玉才在朝堂公开上表态:既然大家都觉得廉政这么重要,那就进行全国范围的廉政总动员,只要家产增加超过应得俸禄总和三倍以上,又没有明确证据证明自己的财产乃是合法经营所得,就是贪官。

    文武百官直接傻眼。

    为什么?

    因为国朝俸禄低下,由来已久,就是这些年妙玉接二连三地给朝臣们加薪加俸,却也只是杯水车薪。因为国朝的官员们早就养成了贪腐的习惯。

    人只要养成了习惯,要想改变就很难。

    更别说贪污这种跟钱直接挂钩的玩意儿。真要清算起来,这官场上根本就没有几个干净的!

    不得不说,妙玉这一手够狠。

    但是新上来的官员高兴,为什么?因为上面有人下马了,他们才有可能上位。

    而上面的高官们个个胆战心惊。

    事情到了这一步,拿主意的人就只能是皇帝了。

    问题是,皇帝不是太上皇,换成太上皇会和稀泥,而皇帝。他从一开始默许那些家伙攻击妙玉派系的官员固然有维护太子正统的含义在里面,可实际上,皇帝已经看到了未来,而且,他也好奇自己的朝堂上真正廉洁的人有几个。

    结果很惨烈,首先就是政事堂,直接瘫痪。六位宰相,只有一位幸免。因为这家伙的家族从前朝起就是世家大族,到了本朝更是祖孙为相,想不有钱都不行。

    贪污的最多的,竟然贪了足足四十六万两黄金!

    皇帝暴怒!

    其实他早有心理准备,在他看来,他的宰相们每人贪污十余万两银子,他虽然生气,却也能接受。但是四十六万两黄金!

    皇帝直接要求彻查。

    接下来瘫痪的便是六部。其中吏部尚书也不少,寒门出身,寒窗苦读十二年,一句高中,鸡犬升天。不止他家中搜出了两百多万两现银,就连他的家中,也由从前的断齑画粥变成了半城!半座州府的土地都是他的!

    这个更狠。

    如果说黄金白银只是戳中了皇帝的一桩心病的话,那么土地之事便是另外一桩心病,也是历代王朝的大忌。

    可以说,如果不是太上皇及时出面,皇帝恐怕会把满朝文武都砍了。

    最后,政事堂只留了一位,其余的全部的全部被抄家。六部尚书也一样。

    为了防止朝廷运转出问题,皇帝没有往下细究,但是,这件事意义深远,因为在接下来的万寿节这天,朝堂上一半的官员都穿上了打了补丁的朝服,以示廉洁。

    皇帝气得够呛。

    各个贪污受贿不差钱的主,穿成这样恶心谁?

    可是表面上,皇帝还要大度地表示,事情都过去了,然后又给百官加薪。

    第132章

    太上皇虽然出面压住了场面, 但是他又病了。

    非常严重。

    当年太上皇禅位,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他中风后手抖,无法正常批阅奏折,这才退位。即便这些年精心保养着, 可人的年纪到了, 有些事儿根本就避不过。

    之前的不好就是再度中风, 如今又来了一场, 直接就昏迷不醒。

    朝中的气氛立刻变得空前严肃。

    不是没有闹腾,说太上皇是被皇帝气的,可是不是每一个人都是傻子, 这种事儿放在谁家, 都是受不了的:拿国家比家庭、拿君王比家主的话, 那么那些大臣们就是大宅门里常见的管事, 管事们贪污纳贿, 其实就是上下联手把主家的财帛往自己家搬。

    别说是太上皇, 就是换成寻常人家的老太爷, 知道自家养着这么一群硕鼠都会受不了, 更别说之前的廉政之举已经闹得风生水起。

    很快,太上皇合上了眼, 太上皇后终于能被尊为皇太后了, 朝廷新一轮的廉政又开始了。

    因为不进行廉政不行, 因为现在皇帝不高举廉政大旗, 那么皇帝气死太上皇的不孝之名就会在朝野上下泛滥。

    为了自己的名声, 也为了帝国的凝聚力, 皇帝必须继续廉政。

    继政事堂之后,六部迎来了第二波清洗,诚然, 六部也有很多清廉的官吏,但是上层官员,从侍郎到各部郎中各部堂官,还真没有几个是干净的。

    更别说刑部和大理寺、京兆府,这背后的人命和财帛的纠葛就别提了。

    对于大理寺和京兆府来说,皇帝再度查刑部的时候,他们就觉得不好,只是他们本身就是负责刑狱的衙门,而京中参与包揽诉讼的官宦女眷还真不少,勋贵之家比比皆是,高官之家的女眷知法犯法的也不少。

    不久之后,太子就发现,朝堂上换了许多面孔,而消失的很多人七成是太子的支持者。

    太子很不舒服。他觉得自己被针对了。

    妙玉却混不在意。

    因为她问心无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