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每个红楼副本都要打出龙傲天结局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52

分卷阅读152

    星爆 2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96章

    没的到底是皇后的娘家嫂子, 当朝的承恩公夫人,哪怕死因有些不光彩,可是她的丧礼的规格却不弱,因此承恩公府打算大肆cao办。

    不管怎么说, 这是他们成为外戚之后的第一桩大事, 按理说, 应该好生cao办。

    不想, 皇后一直派人盯着娘家,得知了这个消息,直接就哥哥叫进宫去臭骂了一顿, 承恩公夫人的丧事, 一切从简。

    这里承恩公才垂头丧气地走出宫去, 那边贾元春就求见妙玉了。

    妙玉非常纳闷:“贾女史?可是母后有什么话吩咐吗?快请。”

    妙玉原本以为是皇后有什么话要交代她, 可是听说了贾元春的来意, 她囧了。

    “公主殿下可听说了, 皇后娘娘召见了承恩公?”

    “女史跟我说这个做什么?”

    “殿下, 这红白之事乃是大事, 更何况承恩公夫人为承恩公府生儿育女劳苦功高。殿下,就是不看在去了的公府小姐的份儿上, 就是看在承恩公府三位少爷的份儿上, 承恩公夫人的后事也不能太过简薄。”

    “然后呢?”

    “殿下, 承恩公夫人的后事是承恩公府的颜面。您该为皇后娘娘分忧才是。”

    妙玉道:“我当女史是为了什么来找我呢, 原来是为了这个。若是母后召见承恩公是为了这个, 那我也无话可说。有多大碗就吃多大碗饭, 本该如此。”

    “殿下?”

    “还是说,你假借母后旨意,故意给本宫出馊主意?”

    贾元春噗通一声, 跪下了:“殿下何出此言?小的对皇后娘娘忠心耿耿……”

    “忠心耿耿?”

    妙玉越发肯定里面有鬼,她道:“承恩公府俸禄多少,收入多少,这都不是秘密。若是承恩公府量力而行,母后绝对不会在这个时候召见承恩公。可见承恩公府其实是想从国库借银大肆cao办,这才让母后大发脾气。父皇前儿个还在愁西北的军饷不够呢,母后也知道其中军中要紧,这才拦了去。你倒好,竟然来游说本宫?说什么为母后分忧,分明是想让本宫招父皇母后不高兴!来人!将这丫头拖到院子里跪着!跪足一个时辰!”

    “殿下,小的是皇后娘娘的女史……”

    “还敢用母后压我!来人,本宫要立刻求见母后!”

    说完,妙玉等不及更衣了,直接对着镜子看了看自己身上的衣着打扮还妥当,立刻就起身往前头去了。

    送走了自己的娘家哥哥,皇后也是头痛欲裂,支着头坐在暖阁里养神,听说妙玉来了,十分奇怪:“端慧?这时候?可是遇到什么事儿了吗?”

    宫人立刻如此如此地回禀了一通。

    皇后道:“这个贾女史,果然是个心大的。”

    皇后不喜欢贾元春。

    贾元春生在大年初一,生来是要做贵人的?她兄弟衔玉而生是个有大造化的?

    但凡宫里只要长了心眼儿的,就没有不恶心这两句话的。要不是碍着太上皇的颜面,皇后根本就不想理会这女人。

    “请公主进来吧。”

    妙玉进来之后,先拜见皇后,被皇后亲自搀扶起来,往暖阁上坐了,这才道:“女儿责罚了母后身边的贾女史,若有不到之处,还请母后责罚。”

    皇后道:“那丫头都跟你胡说了些什么?”

    妙玉道:“她说承恩公夫人的后事不能太过简薄,建议女儿为母后分忧。”

    “果然该罚!”皇后怒道,“传本宫令,让那丫头跪到明天早上为止!”又对妙玉道:“我的端慧果然伶俐,不然,我们母女二人可要被她坑了。”

    皇后比任何人都清楚,如果妙玉借银子是为了种地为了种出更多的粮食,皇帝肯定没意见。因为妙玉的粮仓其实就是皇帝的粮仓。可如果妙玉借了银子,是为了维持自己奢侈的生活,或者是为了替她娘家嫂子办丧事,皇帝一准不高兴,说不定连她都要恼了呢!

    妙玉见状,也松了一口气。

    不管怎么说,贾元春名义上也是皇后的人,皇后可以罚得,可是她不一定有这个权力。

    她毕竟不是皇后的亲闺女,这才是她第一时间跑来求见皇后的原因。既然皇后也跟着罚了,那她也安心了。

    “女儿谢母后体恤。”

    皇后满怀欣慰地摸了摸妙玉的头发,道:“你是本宫的女儿,今日之事,你做得很好。对了,你的银钱可够使?”

    妙玉道:“母后若是说买卖田地,种庄稼、养殖家禽牲畜,这些下面的人都安排妥当了。只是有一桩事情,女儿想讨母后一个示下。”

    “哦?何事?”

    “女儿想在庄子上设一座蒙学堂,教导庄子上的人读书识字,不需要他们熟读四书五经,只需要他们认得几千常用字,外加能写会算,看得懂契约账本,不会被人糊弄了去就成。”

    皇后当时就愣住了。

    “你想开启民智。”

    疑问的句式,肯定的语气。

    “是的,母后。”妙玉迟疑着,道:“母后说,开启民智,可是有人曾经也提过?”

    “是你的亲外公,张老太傅。他当年的心愿就是开启民智,只可惜,偏偏陷入了党争。不想二十年后,你竟然提起此事。”

    皇后一脸感慨。

    血缘,真是妙不可言。

    妙玉犹豫了一下,道:“可是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如今常用字足有数万,对于天下万民来说,他们每日里为了吃个半饱就已经殚精竭虑了,根本就不可能挪出那么多的时间来求学。若是想让天下万民都读书识字,看得懂契约、账本,朝廷必须先将常用字进行简化。然后就是先生。女儿在外面这些年,也算是见过世面。不是每一位先生都愿意教导佃户乃至是奴仆的。”

    话音刚落,就听见门口有人道:“这容易,去问问你母亲不就知道了?”

    皇后和妙玉抬头,不是皇帝又是何人?

    母女二人连忙拜见。

    皇帝伸手把皇后拉起来,然后让妙玉平身,这才往上头坐了,皇后侧着身子陪坐,妙玉得了许可,这才在宫人搬来的绣花墩上坐了。

    皇帝道:“太傅当年就有着手简化常用字,据说,当年就已经完成了一半。太傅临终前怕一生心血付之东流曾经把东西托付给了皇嫂。”

    皇后立刻欢喜道:“这事容易。我记得皇嫂的寿辰就在这几日,不如让端慧回去陪皇嫂几日岂不更好?”

    皇帝一听,立刻允了。

    他现在手下无人,虽然曾经下旨起复旧员,但是皇帝比任何人都清楚,现在被起复的那些官员,很多要么是才能有限,要么就是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