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每个红楼副本都要打出龙傲天结局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42

分卷阅读142

    ]的小天使:加西娅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枣夹核桃 5瓶;加西娅 4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87章

    面对着眼前年仅六岁的林meimei林黛玉, 妙玉觉得事情的发展有点迷。

    更准确地说,她的回复让新帝下定了决心要收她做养女,因此下诏让林如海护送她回京顺便述职。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来年江南布政使就是林如海了, 专管红薯推广一事。

    这也是林如海就任扬州巡盐御史的第二年年末。去年的时候, 他携带家眷来扬州赴任, 结果人才进入扬州巡盐御史府呢, 他们夫妇盼了近二十年的儿子竟然病了,然后直接夭折,年仅三岁。

    贾敏当时就疯了。

    她无比后悔当初为什么就不听贾母的挽留执意要带儿子女儿来扬州。如果她带着孩子留在京里, 这个儿子是不是就不会夭折?

    这个世上没有后悔药。

    贾敏当时就垮了, 她觉得因为自己之过, 林家肯定要绝嗣了。自己折磨自己的结果就是一年后她自己也撒手人寰, 留下了悲痛欲绝的林如海和林黛玉。

    本来也轮不到林如海护送妙玉进京的, 可是谁让当时徐涔跟妙玉开口的时候, 问及妙玉认为何人推广红薯合适, 妙玉直接就推荐了林如海。

    没办法, 谁让妙玉不认得几个官儿。

    她之前隐居的梅花坞,听着距离西湖很近, 可事实却是梅花坞在山的南麓, 要去西湖, 还要从云溪竹径这边出来, 从凤凰谷口绕, 从鼓楼望江门进临安城。从天上看着近, 可是考虑到这个时代的交通工具,这距离可着实不近。

    也因此,妙玉就不大可能认识杭州知府, 就跟她隐居在姑苏郊外的蟠香寺不认得姑苏知府一样。但是林如海原籍姑苏,林氏一族的族学距离蟠香寺挺近的,她听过林如海的名字,所以点了林如海。

    这才有了林如海护送她进京一事。

    林如海都进京了,肯定不可能让女儿林黛玉一个人留在扬州,加上他的官船上有贾雨村,因此才有了林黛玉跟妙玉同行,只不过,考虑到女儿还在服丧,因此林如海包了三条船,他跟贾雨村一条,妙玉一条,林黛玉一条。至于此刻林黛玉为什么会在妙玉面前,完全是因为妙玉无聊,请她过来喝茶。

    然后,她们一大一小一左一右地坐在榻上,听宫里来的嬷嬷给她们讲京城里的事儿,自然,这一门双国公却偏偏极没规矩的贾家,就成了谈资了。

    贾家是京里著名的反面教材,可以拿来说道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这位游嬷嬷说得绘声绘色,林黛玉是年纪小,妙玉是养在民间“没见识”的贵女,自然是听得一惊一乍的。

    妙玉就问林黛玉:“林meimei,这些,你知道吗?”

    林黛玉乖乖地摇头:“不知道。”

    “你不知道?”

    “不知道。母亲从来就没有带我去过外祖家。”

    虽然说三四岁才记事,但是这要看人的。林黛玉今年才六岁,如果大人说起三四岁的事儿,她多多少少还有点印象,对于自己有没有去过贾家,林黛玉还是有数的。

    嬷嬷立刻道:“林夫人可是难得的通透人,就连皇后娘娘也赞过。”

    妙玉和林黛玉都点了点头。

    林黛玉虽然年幼,却不是傻子。她立刻意识到,母亲从不带她去贾家果然是另有原因。

    妙玉道:“林meimei,你母丧还有些日子吧?”

    林黛玉答道:“是的,我刚出了百日。”

    “母丧一年,那岂不是还有两百多天?”妙玉想了想,道:“游昭训,我记得你之前说过,我一旦获封之后,宫里会按例挑选世家名宦之女做伴读吧?”

    “是的,殿下。”

    “如果林大人不介意的话,我能选林meimei做伴读吗?”

    林黛玉?

    游嬷嬷道:“回殿下的话,林小姐的身份是够了,只是,年龄也太小了。”

    “小些才好。大了心思多,容易惹麻烦。”

    “是,小的会如实禀告万岁。”

    “那就劳烦昭训了。”

    事情就这样定了下来。妙玉自然也少不了派人去通知林如海。

    林如海能反对吗?

    他当然不能。

    连贾敏都看不上娘家,坚决不带女儿去贾家,更何况是他?不过是因为他是贾家的女婿,因此不好宣之于口罢了。

    只是这个世道便是如此,丧父长女,在婚配上总是艰难的,他若是续娶,林黛玉艰难,他若是不续娶,女儿的教养和未来婚配一样艰难,加上扬州巡盐御史这个位置不好做,稍有差池他就有可能丧命,因此只能送女儿去贾家。

    可是现在不同。

    他有了第二个选择。

    林如海也知道了妙玉的身份,这位可是老义忠亲王嫡女,就是被宫中收养,也只有当今皇后有这个资格做她的养母。女儿做了新公主的伴读,不但在安全上有保障,在教养上也等同于间接被皇后教养。

    如此一来,将来谁还能质疑她女儿的教养问题?

    只是宫里不比别处,却是要辛苦些,他还要抓紧时间叮咛女儿一些东西。

    那边林如海还没有什么表示,贾雨村就已经在恭喜他了。

    说来也巧。

    虽然是乘着寒冬赶路,可是这一路上顺风又顺水,竟然是一点都没有耽搁,只花了十多日功夫就到了通州,早就有义忠王府的内承奉带着诸多宫女内侍押着车轿在码头等着了。

    林如海的职责就是护送公主到京,因此不敢懈怠,只拜托了贾雨村护送着林黛玉的车子远远地跟在后头,自己则跟着妙玉的车轿一路把妙玉送到义忠亲王府,远远地就看见义忠太妃扶着奉仪的手在大门口等候了。

    林如海是外臣,不敢久呆,拜见了太妃之后就退下了,而妙玉,等林如海一走,就蹿到义忠太妃跟前道:“阿娘,我回来了。”

    义忠太妃当时眼泪就下来了:“好,好,回来就好。”

    义忠太妃一眼就认出了女儿,虽然妙玉的面容酷似年轻时候的老义忠亲王,可是那双眼睛却像极了她父亲,当年自尽而亡的张太傅。

    义忠太妃拉着女儿的手,回到正院,就问起了女儿在外面的事儿,虽然妙玉兴高采烈,说外面的天有多蓝,山有多高,春天的时候茶山上烟雾缭绕仙气飘飘如诗如画,可是她心里却是满腹心酸。

    妙玉这样的跳脱的性子,根本就不适合宫廷。如此一来,就只能找个靠谱一点的伴读了。

    义忠太妃就问女儿。

    妙玉道:“阿娘,这个游昭训已经跟女儿说过了。女儿想着,这年纪不大不小的,给女儿做伴读未必没有旁的心思。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