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每个红楼副本都要打出龙傲天结局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68

分卷阅读68

    若是外头糟了灾,大量的难民冲击余家坳,我们也难得周全。毕竟,外头已经是连着四年闹灾了。”

    这最后一句,邢岫烟说得十分沉重。

    暖房前,所有的人都静了下来。

    邢岫烟这才道:“当年就是因为山东不行,我父亲这才被破格提拔做了山东布政使。可是老天不赏脸,外头连着三年蝗灾,去年的情况虽然好些了,山东靠着海,有源源不断的粮食运进来,因此有了富余,还能接济一下隔壁的几个州府。可是听说外头的情况还是很不好。有经验的人都知道,接连大旱之后容易闹水灾。所以,我们必须做好完全的准备。”

    庄头钱友亮立刻站了出来:“姑娘尽管吩咐,我们照做便是。”

    邢岫烟道:“你明儿个就去县里一趟。看看这后山还有多少地是无主的。然后问问买下需要多少银钱。回头我给义父和江博士去封信。”

    “是,姑娘。”

    第46章

    稍晚一些时候, 邢妻和隔壁的程氏、林黛玉母女也得了消息。程氏和林黛玉第一时间让人带话过来,表示会全力支持邢岫烟。可邢妻却当场跳了起来,她顾不得许多,直接就冲到女儿屋里, 道:“丫头, 你该不会又想买地了吧?”

    而且一买就是一座山。

    邢岫烟连忙丢下写了大半的书信起身迎接。

    邢妻道:“不忙, 你先跟为娘说清楚。是不是这样!”

    “是的。”

    “你!你是不是疯了?你以为外头对你的事儿一无所知吗?你怎么不想想外头对你的风评?”

    邢岫烟道:“然后阿娘, 女儿就应该坐着看着灾难发生?阿娘,您不是不知道,去年外面也在闹灾, 只不过出于安定人心的需要因此被强压了下去而已。再往前数, 算上去年, 今年已经是第五年了。”

    连着五年闹灾!

    这意味着什么, 还用多说吗?

    一个不小心, 就是又一个黄巢起义!

    邢岫烟一点都不想做秦妇吟里写的长安女人。

    “可是……”

    “阿娘。这件事情女儿会请示义父。反正女儿手里还有两万两银子是义父给的。这山就是买下来了, 也应该挂在林家名下。”

    但是她会极力争取, 争取多储备一些粮食争取多安顿一些人, 争取在即将可能出现的乱世之中多一些活下去的资本。

    林如海的回信比邢岫烟料想得要晚一点,但是回信里面附带了一张红契, 却是余家坳后山的地契, 已经在户部上了鱼鳞册。

    林如海还在回信中明确告知邢岫烟, 让邢岫烟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 林家会全力支持。

    第二天, 江彦之也急匆匆地来到了余家坳。

    江彦之见到邢岫烟劈头的第一句便是:“邢郡君, 请问您愿意为百姓做到哪一步?”

    邢岫烟正色道:“愿负天下人。”

    这个负不是背弃,而是负担、承担。

    “好。”江彦之对着邢岫烟长揖道,“下官会尽展所学。”

    说完就起身往外面走。

    他需要在最短的时间里完成对余家坳水文的考察。

    邢岫烟连忙叫住了他, 并让人取来了她绘制好的余家坳地图全集。

    “时间不等人。这是我绘制的地图。大人请看一看。因为接下来,我们需要跟时间赛跑。”

    二月是北方融雪的时节,北方各地累积了一个冬天的雨雪会在二月里化尽,然后顺着河流奔赴大海。在这个过程中,往往伴随着洪涝灾害,一个不小心,就是一片泽国。

    在洪水的面前,管他达官显贵还是平民百姓,都不过是蝼蚁而已。

    江彦之大喜:“原来郡君还有这等本事!这样我们就能省下至少三天的时间了。”

    飞快又仔细地看完了地形图,江彦之拿起最后一张,道:“请问郡君,这可是您对后山的规划图?”

    “对。我听说岭南一带,山地险峻,因此当地人多住在吊脚楼里。吊脚楼是用竹子搭建的,;楼上住人楼下圈养家禽牲畜。西山那边有一片竹海,后山上树木也多,就是不知道工部有没有这样的人才,指挥百姓在半山腰上搭建吊脚楼。还有,我还打算在半山腰上修建灌溉渠,一方面是为了解决山地灌溉问题,另一方面,我很担心洪涝发生之后的饮水问题。大水之后容易爆发瘟疫,干净的饮水会很重要。还有山洞,也要收拾起来,也许还能多住几个人。”

    江彦之道:“郡君请放心。下官晓得,下官这就写信给工部员外郎蒋伟蒋大人,灌溉渠交给他,最是妥当不过了。”

    因为事情紧急,江彦之也不废话,直接就走了。

    庄子上的工程开始了。林如海不但为邢岫烟买下了余家坳后山,还为林黛玉买下了整座西山,让姐妹二人省了许多事情。湛也表示了会全力的支持,虽然他年纪大了,爬不动山,可是他可以支使自己的儿子、孙子。

    余家坳这边全方位建设开始了。

    不得不说,余家坳这边的百姓真的是平安顺遂的日子太久了,普遍缺少危机感。林黛玉和邢岫烟两个都急得跳脚了,他们却有相当一部分的人认为这两位姑娘是杞人忧天,认为林家和邢家是钱多没地方花。

    为此,林家和邢家不得不去县里乃至是邻县雇人。

    吊脚楼工程、山腰灌溉渠工程和开荒工程,三大工程同时进行的,这方面工部官员最是擅长,有他们分配工作,又有林念林煜父子不时巡视,还有林家那一群做惯了事儿的管事跑腿,或者去别处调遣钱粮,或者去监督工程,或者安顿流民……

    总之,庄子上虽然喧嚣,偶尔还有杂音,可是依然井然有序、进展迅速。

    三月三桃花汛,每年到了这个时候,黄河流域就会有难民外逃。这一年也不例外。三月里,县里就出现了流民。这群流民应该是跑得最快的,虽然衣衫褴褛一脸疲态,但是在流民这个群体里面可以算是体面的了。

    听说余家坳这边有富户需要招募人手,这些流民纷纷往余家坳而来。

    时间一点点地推移,青溪的水位越来越高,余家坳这边的流民就越来越多。就是已经搬到了半山腰的邢妻和邢岫烟母女也嗅到了不详的气息。

    为了安全,林家母女的吊脚楼跟邢家的吊脚楼紧挨着,通过一条大约一丈多长的竹桥,可以在林黛玉闺房和邢岫烟闺房轻松往来。

    到了这个时节,林家和邢家也顾不得新屋子要晾半年才能入住的老规矩,只让屋子吹了半个月的风就搬了进去。

    没有办法,青溪的水位越来越高,庄子上的流民也越来越多。就是林家的管事现在外出也不骑马,而改为乘船出行了。

    外头的事情有人担了去,不等于邢岫烟和林黛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