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耽美小说 - 十里人间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226

分卷阅读226

    直看到身后的演讲堂,掌声如雷鸣一般的响起,声音越来越大……如冲到了云霄当中一般……

“所以,这一次,您是真的放弃了?”

周松淳态度悠闲的,也好似放下一些疙瘩般的,轻松又自在的来到了俞东池身边问他。

俞东池确定的点点头,声音很轻松的回答:“那样的人!我怎么敢爱,能跟他成为挚友都是大地母神庇佑!以后……就站在他身边,看他成长,成为挚友也已经是一种福分了!他跟我们……不一样的。”

周松淳笑了,他微微的叹息一声道:“是呀,这个爱招惹麻烦的家伙,以后啊……”他大大的伸了个懒腰:“且……有咱们忙活的了……反正都不省心,走吧……我联络了几家权威媒体……”

俞东池点点头,忽然搂住他的肩膀说到:“没错儿,感谢我们伟大的杆子爷,在他的庇佑下,我们常辉艺术大赛,注定名垂千古!”

他们就这样,亲昵的搂着离开了……

而在他们身后,演讲大厅的掌声,连绵不绝的整整响了二十五分钟!

第72章

江鸽子很久之前看过一段话,并深以为然。

宗教是父母,艺术是孩子……

他说的爹艺术,亦不过是抬杠罢了,其实在生活艺术之前,一切艺术皆是从最古老的,出于人类对环境的未知,对生命的未知,而延伸出来的宗教形式当中,慢慢发育出来的。

再往俗气点形容,艺术的产生,就是为了讨好人类对美的追求的一种方式。

它不太重要,要放在温饱之后。

来自邓肯的那帮孙子有目的私心,他也有。

就谁也别说谁高贵。

他就是带着老三巷街坊来混温饱的,不然,等以后常辉郡改革成功,真正成为东方艺术之都了,而他的街坊们,受教育环境所限,就得集体吃糠咽菜了。

所以,目的达到,抬杠赢了,他就跑了,从此再不敢多说一句!

他可是有底线,会脸红的正常人类。可不像邓肯的某些孙子,即便是被全世界斗,人家依旧顽强抵抗,死不认错。

说来可笑,毕竟冯肯艺术力量,在艺术圈祸屎搅尿这么多年,其中利益链条牵扯太广,如今即便是全世界都在跟人家干仗,作为背后有资本财阀支撑的组委会,目前来看,这场架人家也没输,只威望大不如前。

说来好笑,就因为江鸽子是第一个站出来,指着萨霍兰坟头大骂的人,作为报答,十号厅只要是个人,就最少能混上个艺术学徒的头衔。

那些民间评委也好,国际各艺术团队的专业评委也好,到了最后,他们是压根就不看作品,只要是十号展厅里面的人,就按照人头给他们堆票。

到了最后颁奖日,连那些在接待大厅的陪着照相,跳舞,敲鼓的那些汉子丫头,竟都混到了初级艺术学徒资历,算作一跃入行,从此世界立刻不同起来。

虽然是最低艺术资历,人家桃子她们,如今每月享受楚国国家艺术补贴金一贯,常辉郡,郡内艺术补助金一贯,九州艺术补贴金一贯。

更不用说,大家如今都算作是有了铁饭碗的人,就在飞艇站对面的新舞台上,每月最少十场迎宾舞蹈表演。

按照九州艺术家保护条例,这个动态艺术艺术学徒做表演,基本薪金,起步每月最少也在十贯,甚至他们还有各种其它福利,像是服装补助,化妆品补助,夜餐补助,高低温补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等等……

一下子,从码头建筑工人,忽变成民艺学徒,整个老三巷舞蹈队,这两天就难免有些精神恍惚,接受不能。

这就艺术学徒了?

以后即使坐在家里不干活,也能拿钱儿了?

这是做梦呢吧?

年轻人是这般,那些老太太,小媳妇儿其实也这样。

像段四哥他妈,段家的老太太,人家现在是民间面点塑形艺术高级学徒,这就跟那些搞接待,敲锣打鼓带蹦跶的有所区别了。

拿待遇来说,老太太每月开始享受的国家艺术补贴,是十贯起步。并且,像是段奶奶这样的高级面塑艺术学徒,老三巷有最少二十五位。

老段家这次算是走了大运,除了老太太能拿数额不少的补助金,段大哥他们在飞艇站敲鼓作秀赚大钱儿,他家还出了两位实在的府级艺术家。

烫葫芦的段四哥,做拼花艺术的段四嫂子。

艺术家与艺术学徒,这待遇压根就不能对比,基本的生活补助完全可以不必计算了。

像是段四哥曾经五文一个的烫葫芦……如今要栓上漂亮的结子,穗子,装进烫金的盒子里,再配上段四哥的签名,私印,加上鉴定部门的四个资历确定印章,人家是可以进入府级艺术会所,步入拍卖流程的艺术品了。

盖尔的艺术之路,是入门难,难于上青天!

然而一旦有了资历,那就是金钱铺地,一路光辉照耀。

不但有饭吃,还是有硬菜的上等席面儿。

从艺术学徒,艺术家,艺术大师,艺术匠师,再从民艺,走向郡成家,府,州,继而国,国际,最后入九……艺术学无止境,总有永远攀不完的山峰。

可老三巷人,却跟别的搞艺术的人有着根子上的区别。

他们都清楚,他们的出息其实也就止步于此,一生再不可能有这样的机遇。

因此,街坊们倒也没有一下子就野心膨胀,想要跟这个世界谈点什么的意思。

老少爷们就想着,以后要把手艺做好,总不能让顾客白花钱儿,至于其它的……咱不懂,也就不去瞎想。

这个是老商街,祖宗传承下来的做人准则。

人啊,还是得踏实一些是正经。

十五天的艺术大赛,仿若就是梦一般的结束了。

总而言之,除了邓肯派,最后结局也算是皆大欢喜。

俞东池的艺术之都,莫名其妙的打响了第一炮。

常辉的艺术之路,才刚刚开始。

日子过的飞快,转眼,到了大赛结束第三天,江鸽子大早上起来就开始不高兴。

事实上他已经不高兴两天了。

某个大傻子,败家子,把家里好不容易卖出去的烂木头,他又花了一百万贯的高价给买回来了。

就因为这一来一去,江鸽子卖出核桃木雕塑作品时要纳税,买回来艺术品,收藏税是卖出税的三倍都不止,也就是说,一来一去,一千多贯没了。

这是有多爱国?吃饱了给国家纳税玩儿呢?

连燕子那个败家子,他是疯了么?!

如今牌,卖的最好的赵二奶奶点心匣子,一提六封才卖一贯钱儿。

同样的点心,在大南街,就包装差点,两提才三百钱,这都已经是常辉郡走亲访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