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彼岸繁花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331

分卷阅读1331

    。”

    叶向高在心里抹把汗,陛下,太子还不到十岁呢,就想到皇太孙了。但他不得不承认天子未雨绸缪的长远规划,真的是大明百姓的福气。改朝换代中,最受磨难的还是万万的百姓了。

    天子能为百姓想了这么许多,叶向高突然萌发了回乡写书的念头。他要将今日之日记录下来,看二十年后,陛下是不是如今日所言。

    叶向高向天子长揖到地,“陛下,太子而立之年,陛下尚不到半百之数。老臣是看不到陛下行尧舜之举的那一天了,在此先恭祝陛下,也恭祝大明能千秋万代,臣返乡之后会日夜为大明祷告神佛的。”

    叶向高突兀地提出了致仕,倒是让朱由校愣神。君臣经过数年的磨合,可以说是每一件事情,不用他多说,叶向高对他的想法都能猜到**不离十的。

    “叶卿缘何要致仕呢?可是因为公孝与返乡之故?”

    叶向高摇头。

    “陛下,老臣已经年过七十了,到了该返乡的时候了。虽老臣羡慕周明卿,但不是人人都能像周明卿有那般的寿数。老臣五年前的那场病,要不是陛下赐药,可能早就寿数到了尽头了。

    为朝廷计,陛下该考虑再培植阁臣的事情。刘季晦和韩虞臣只比老臣小了几岁而已。何如宠也只比臣小了十岁,阁臣该增加年轻人了。”

    朱由校沉默了一会儿,他知道叶向高说的不错。但是失去叶向高这个首辅,依刘一燝的个性,他和韩爌与自己有的磨。

    “朕可否委托进卿一事儿?”

    “陛下请直言。老臣赴汤蹈火也会为陛下完成。”

    “劝刘季晦和韩虞臣在七十致仕。”

    “好。老臣一定会做到的。”

    “新的阁臣人选,还望首辅推荐一二。”

    “老臣谢陛下信任。”

    作者有话要说:  *

    仁宗作为庙号,可以指下列君主(按时间顺序):

    宋仁宗赵祯,1022年-1063年在位

    越南李朝李仁宗李乾德,1072年-1127年在位

    高丽仁宗王楷,1122年-6年在位

    西夏仁宗李仁孝,1139年-1193年在位

    西辽仁宗耶律夷列,1151年-1163年在位

    越南陈朝仁宗陈昑,1279年-1293年在位

    元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1311年-1320年在位

    明仁宗朱高炽,1424年-1425年在位

    越南后黎朝仁宗黎邦基,1443年-1459年在位

    朝鲜仁宗李峼,1544年-1545年在位

    清仁宗爱新觉罗颙琰,即嘉庆帝,1796年-1820年在位(这个不提,大家看看而已。)

    **

    宋仁宗在位期间,西夏对宋发动战事,双方损失都很大。

    最终达成和议,西夏对宋称臣,宋‘岁赐’西夏以银、绢、茶。

    第913章 木匠皇匠帝168

    再次见到谢必安, 林夕发现谢必安的态度更恭敬了。

    “恭喜上人啊。”

    林夕笑着与谢必安回礼,看着谢必安一扫自己到大明来之前的气恼、无奈模样, 不由地就问道:

    “崇祯帝离开接引司?”

    谢必安笑嘻嘻地应道:“没有, 但他不闹了。也放了别人了。就等着与上人见面、再说几句话就转世投胎了。”

    “发生什么事了,让他变化这么大?”

    林夕可记得崇祯帝在枉死城前面,拦着那些在他后面死了的臣子,跳脚大骂的闹腾。

    “从你在大明带军去辽东, 与女真族在辽阳城外打完第一战,他就安安静静了。”

    俩人说着话,很快就到了接引司。围在接引司前面想对崇祯继续效忠的人, 都被崇祯以自己也要转世投胎给劝说着离开了。那些后来降清的大臣,也在他万般的鄙视下, 难掩羞愧地去地府清算功德。

    唉!千古艰难唯一死。

    地府的接引司里, 新鬼们拥挤在一起,静静地签到, 然后被鬼差引向各处。偶有被挤出来的新鬼, 也拼命地挤回鬼堆里, 都想远远地躲开这个紫气绕体的死鬼皇帝。

    于是在崇祯的身边,就形成好大的一块空域。

    林夕看看那些快挤成纸片的新鬼,在看看崇祯的身周,帝王做鬼了也不同凡人啊。

    “上人。”

    崇祯远远地奔过来行礼。原来一直披散的头发也束了起来,整个人看上去斯文有礼,不再是有些歇斯底里、疯疯癫癫的模样了。

    “五郎。”林夕对着年轻了几十岁的朱由检,脱口而出了习惯称呼。

    崇祯的眼圈立即红了, 他立即哽咽起来,再度躬身施礼,声音里溢满真诚的感谢:“五郎谢皇兄多年的照顾。”

    林夕赶紧回礼。

    “咳咳,不好意思,我叫惯了五郎了。”

    崇祯红着眼请求,“上人可否以皇兄的样子与我说话?”

    林夕点头,幻化出朱由校的模样。谢必安和几位鬼差躲去了一边,暗地里撇撇嘴,这模样是还没长大啊,怎么当的那十几、二十年的皇帝呢?!

    崇祯又是一礼,“上人,是五郎错怪皇兄了。上人借皇兄说的话,我都记得呢。是父皇没有尽到责任,是祖父荒唐,几十年不上朝,败坏了大明的根基。还有,还有……”

    崇祯说不下去了。

    停了一会儿,他又继续说:“不怪皇兄的。是老天要亡大明,黄河、淮河才年年泛滥、地动接连不断,皇兄已经用尽全力了。我不该怪罪到皇兄身上。”

    林夕这才明白崇祯要自己幻化为朱由校模样的原因。

    ——原来是为了向他亲哥道歉啊。

    “上人,我皇兄在位的时候,已经是很努力了。他比我做的好,他也不是后世所传言的弃了朝政做木工。那些史书记载是丑画了他,孝和皇后不得父皇欢心,李选侍飞扬跋扈,他……只有客氏一直在照顾他——”

    朱由检早后悔杀了魏忠贤了。他不知道该怎么说魏忠贤、客氏与亲兄的事情,觉得还是闭口不要再说了为好。因为林夕上人改了大明太多他认为不能改的东西。

    亲亲相亲是头一条。原来亲亲也是淘空大明的祸根。

    每年几百万的银子甚至更多的银子,被他们浪费掉了,原来都是没必要的,是完全可以不用花的。

    看林夕上人对那些宗室断了朝廷的赡养,宗室里不是有不少人就奋起努力了吗?不是比领着朝廷给的那点儿微薄禄米,过的更好了吗?

    还有那些抱着“近君养亲”之目的进宫的宦官,在林夕上人严厉的“禁阉令”之下,各自在乡村里好好干活,也能够奉养父母亲的。

    最重要的是内廷里没有宦官也是可以的啊。

    自己那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