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彼岸繁花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309

分卷阅读1309

    以就承担户部的。”

    汪应蛟摆手,不欲与毕自严再说这些,转而与他说起侍郎的人选。

    “周明卿提的那些人有的老夫了解,有的知之不多。在陛下那里与周明卿商议后,像苏茂相苏宏家,”

    “他是下官都是万历二十年的进士,宏家初授就是户部主事,为人行事端正不畏权贵,能力品德都上佳的。”

    汪应蛟点头,“还有一个是郭允厚郭万舆,是万历三十五年的进士,此人当初能在福王封藩之地应对得了福王,不使百姓受害,行事手腕圆滑且又有独到之处,也是一个大才之人。朝廷事务压到户部的越来越多,这样的人代表户部与其他各部打交道,是上上之选。”

    毕自严接过苏茂相、郭允厚的简历看,然后皱着眉说:“宏家比我大三岁、郭万舆比我小一岁,这年龄档次有点儿不符合天子的惯例。”

    “所以陛下给了户部三位侍郎,言户部事情重要繁芜,必得多几位侍郎。这第三位的侍郎人选是咱们户部的郎中杨嗣昌,万历三十八年的进士。杨鹤的独子。”

    毕自严想起在自己手下的杨嗣昌,笑着对汪应蛟说:“陛下是不是认为下官与苏、郭俩位年龄相仿,就提个特别年轻的郎中啊。下官记得杨子微好像是万历十六年生人。似乎现在才三十五岁。”

    汪应蛟大笑,把手里的最后一张纸递给毕自严。

    “景会,你记得不错。杨子微是万历十六年的,十八岁中举,隔了一科进士及第。周明卿选的十人里,陛下最中意的就是他了。连连叹息苏茂相蹉跎了呢。”

    毕自严也感慨道:“宏家是有大才之人。郭万舆能得周尚书相推也必有过人之处。”

    “陛下与老夫说,你若能撑个二十年,杨子微就是你现在这个岁数了。再往后的话,天启元年的进士、他的门生就长起来了。”

    毕自严想想天子派到户部观政的新科进士,尤其是二十出头的那几个,喟叹道:“陛下的眼光都看到二十年后了,真不像少年登基后才启蒙的人。”

    “压不跨的人,成长起来就不容小觑。天子若是能像目前这样做十年,海宴河清的天启,将国强民富,比万历兴盛更持久。”

    为治河向勋贵筹款的事情,张罗了三个多月,最后还是依着天子的主张,按着朝廷去年向海商借银子、由户部出面的程序签了文书。这中间还出了一件事儿,扬州的盐商向户部提出可以无息资助朝廷整治淮河。

    把汪应蛟喜得都看不见眼睛了,乐呵呵地在中秋筵席向天子提起此事。

    黄克缵看不得他那见钱眼开的笑模样,泼冷水给他。

    “你当借盐商的银子不用还吗?海商的银子是无息的,勋贵的银子也是无息的,盐商的银子值得高兴么?”

    汪应蛟正色道:“海商是被逼的。内有朝廷的压力,外有西洋人荷兰打到门上了。不解决了欺上门的荷兰人,他们就不用跑海了。

    而勋贵借银子给朝廷,是被子孙启用而利诱的。不然怎么就不见他们去年掏银子出来。哼!唯有盐商是主动来解朝廷燃眉之急的。”

    周嘉谟解围道:“扬州的盐商能筹措几百万银子,要几年归还?”

    汪应蛟含糊了一下,有点别扭地说:“要不要还银子,那得看你和陛下的了。”

    张问达一针见血追上去:“卖官鬻爵?”

    朱由校坐在上首笑眯眯地接话,“实缺是没有的,一百万一个虚爵予先人。”

    天子的话让周嘉谟都绷不住了,哪个盐商疯了,舍得花一百万两银子给去世的父祖买个虚爵?

    几位老臣都神色复杂地看向兴致高昂的天子,天子还在那里巴拉手指头数。

    “打底是锦衣卫的校尉一万两。逐级往上加。唔,指挥使也可以给,十万两银子一个指挥使,虚职。捐官没有实职的,全都是没俸禄的虚职,也没有诰命封赠。想要诰命封赠,也要出与丈夫相同捐官银两。

    除了锦衣卫,没别的名头。当然啦,他们要是看不上锦衣卫,朕也没办法。

    至于虚爵是一定要百万以上的,朕保证十年内只有三个虚爵机会,错过机会就没有了。”

    英国公觉得天子该去街头卖大力丸,定国公、泰宁侯等勋贵都闷头不语。锦衣卫自然是最好捐官名头,十万两一个锦衣卫指挥使,说不定那些盐商会抢疯的。

    汪应蛟却追着天子问:“虚爵是什么爵位?王、公、侯、伯?”

    英国公立即说:“王公的名头就不用想,虚爵也不可能。”要是让盐商的先祖也有朝廷賜封的王公之名,让自己先祖得多没面子啊。

    汪应蛟却同英国公较劲道:“要是朝廷封出去三个郡王的虚爵能进账三百万,反正是封给死者的,又有什么妨碍呢。那些宗亲现在每年还得几十万银子养着呢。”

    “那怎么一样?那是太/祖、成祖的血脉延续下来的。区区盐商就想用银子买王公的虚爵,我就——”

    “你就不做国公了?”

    英国公被汪应蛟挤兑的火起,立即站起来离座捋袖子。

    汪应蛟真的是嘴欠了、讨打了!

    周嘉谟赶紧起身疾走几步,拦在英国公的前面,汪应蛟可吃不住英国公的拳头。

    “国丈莫恼,潜夫喝高了,他就是钻钱眼里了。他也是为了朝廷,为了朝廷。老夫是不会同意的。”

    周嘉谟三眼两语就安抚住英国公,吏部尚书不同意就不能拿到相应的文书,捐官没用。

    朱由校也赶紧给汪应蛟递眼色,让他别说话。王安上前将英国公请回座位。

    等周嘉谟和英国公都坐好了,朱由校举着酒杯又给老臣们敬一次酒,才笑着开口劝英国公。

    “国丈莫恼。要是谁能出个一千万的现银,朕就封他一个皇帝的虚名。你们说会不会有人买呢?”

    没人接皇帝的话茬,这小皇帝有时候真的是不靠谱。皇帝的名头也是能拿来银子卖的吗?但是英国公等勋贵却是知道天子的,真金白银到手,朱由校是不会吝啬封出去一个“皇帝”的虚名。

    好在价位开的高,没人能买得起。

    朱由校见没人接茬,满怀希冀地说:“一百万一个伯爵,汪卿看如何?朕就看你搂银子的能耐了。”

    汪应蛟立即说:“陛下,臣努力促成此事。”

    或许那个孝心到极致的想给老子立个伯爵的坟呢!

    周嘉谟拉住欲说话的张问达,“捐官之事从古到今都有,不过是到了陛下这里的官位给的高一些罢了。且都是虚职的,总比那些捐官后又跑吏部想弄成实职的好。”

    黄克缵也劝张问达道:“上个月安南入侵上思州,崔自强为兵部要派兵去云南、广西的事情,为军需就没少与汪应蛟拌嘴。你体恤些老汪的不容易。你看他这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