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彼岸繁花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303

分卷阅读1303

    师。吏部本来就因为京察的缘故热闹非凡,如今更是加上了三分。

    对大明朝廷这个庞然大物来说,国子监里有太多没能捞到个官位的监生了。江南也有太多的秀才、童生,可以说是一辈子连中举的希望都没有,这些人都盼着谋个一官半吏的职位。不仅是骨子里的当官愿望,更是因为现在朝廷的官俸。

    可是周嘉谟太知道天子的用人标准,吏部侍郎要是敢随便什么人都同意,那自己带俩侍郎就等着与文选司的那几个人一起被治罪。

    没用周嘉谟犯难,天子就给他出了主意。

    实务考试。

    将新元省需要的所有职位都列出来,想谋官吏职位的按着需要报考。各个职位的题目不同,完全从实际需要出发。一句话就是考上的人,经过三天基本的朝廷处事流程培训后,去到新元省就能立即投入实际工作中、并能够担负起报考的职位工作。

    周嘉谟带着吏部的所有下属,闭门研究一整天后,报给天子这样的一个结果:该次招考新元省各级官吏的资格定为三代内无犯罪记录。

    第一举人以上可以报考县丞的职位,已经是县丞的人报考新元省县丞优先录用;

    第二历届进士可以报考县令以上的职位。

    第三考试将于三月初九连着举行三天。京畿的国子监、翰林院、还有浙江、江苏、福建同时开考。比照秋闱的考试规矩进行。

    第四凡是考得新元吏员的人,即成为大明吏部的在编吏员。非犯罪不会轻易被裁退。

    朱由校细细地看了几遍以后,当着首辅叶向高的面就批了一个大大的“准”。

    大明朝轰轰烈烈的第一场招聘“公务员”考试消息,随着邸报发向了四面八方。

    最先给朝廷反馈的是辽东的熊廷弼和周永春。俩人联合上折子,要求在辽东也举行这样的考试,同时在京畿招人的考试中,加上辽东要录用的吏员数量。

    朱由校把辽东的加急发给内阁去斟酌。叶向高当天就反馈了内阁的意见,建议天子接受熊廷弼和周永春的要求。

    “陛下,这还有半个月就开始考试了,重新出告示去各省,时间就比较赶。内阁的意见是想在考试的卷面上,印刷上福建、辽东的选择,愿意去辽东的在选择里填写上同意,如何?”

    这主意不错。

    周嘉谟应天子的传召到了养心殿,他看过熊廷弼的加急申请和内阁的处理意见后,对天子回禀。

    “陛下,若是辽东也愿意实施招考吏员,那么就可以北人南派、南人北遣。老臣建议明年可以在各府城进行在籍吏员的考试,合格者留用,缺额则用这次考试取得的外省吏员补充。以后补充吏员就都通过考试选拔,自然就打破了世袭。”

    周嘉谟也是从基层做起来的,那些积年老吏的jian猾、无不对新派过去的知县进行百般刁难。这些旧事仍存在他的脑海里。要是所有的吏员都归朝廷录取任用,相信再懦弱的进士也不会再尝被辖制之苦。

    叶向高立即表态支持周嘉谟的建议,君臣三人便把吏员之事的处理章程,先悄悄地拟好了腹稿。

    作者有话要说:  三国时期吴王孙权派卫温率船队抵达夷州,开创台湾与大陆的联系;

    隋炀帝三次派人到琉虬;

    元朝设立的澎湖巡检司管辖台澎……

    台湾变换名字也是中国的,哈哈哈

    就像前些日子开玩笑,有文字记载证明月亮是属于中国的,比如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

    ***荷兰东印度公司的全盛时期在1670年左右,有将近五万名员工和一万名雇佣兵,在全球范围内拥有超过一百五十艘商船和四十艘战舰。

    ——现在是天气三年1623,他们在东方属于起步不太久,还没有这么牛的实力。

    第899章 木匠皇帝154

    孙承宗离开京师前, 朱由校把他召到养心殿。这次面君就不是既往他给天子讲书了,而是作为地方大员离京前的奏对。

    “孙卿,你此去大元岛,在新元省的民政事务上,要服从、配合南居益的调派。”

    孙承宗赶紧表示自己会听从、服从南居益的安排,配合他完成好福建移民和新元治理。

    朱由校见孙承宗的态度端正,才略略放松了一点儿语气。

    “孙师,为熊廷弼与辽东官员处理不好关系的事情,你知道先帝的为难。朕不想你去到闽南后,与福建总兵谢隆仪好好相处,不要给朕也出这般的难题。”

    孙承宗受惊, 忙对天子说:“陛下,臣会收敛脾气的。”

    朱由校点头。

    “虽政事为重, 但朕亦不想孙师受委屈,更不愿孙师的才能和精力浪费在维持人际关系上。这里面的度,就要孙师自己去把握了。”

    孙承宗的脾气比熊廷弼好不了太多, 可能就是有才华的人脾气都大。但是自己在临行前得天子这么语重心长地与他谈心,几十岁的人,在不到二十岁的学生面前还是有点儿脸红。

    “陛下放心, 臣会处理好政事与同僚的关系。”

    “朕信你。目前新元只有你和南居益, 你若是能处理好与他的关系, 以后你率军去吕宋的时候,少不得就有了南居益在新元做你的坚强后盾。”

    朱由校慢慢说着话,继续点拨孙承宗。

    “你也是帝师, 南居益不会明面为难你。但是常人若是受了闲气,除了圣人,其他人就难免不在往来中带出来。朕就是想维护你,吕宋距离京师也太远,遇事若没有南居益的及时出手,你可能就要先吃苦口、吃大亏,甚至误了自己的性命、误了政事。你可明白?”

    孙承宗哪里有什么不明白的,天子对他说的都是为他好的肺腑之言啊。他满面惭愧对天子行礼。

    “陛下,臣一定记得陛下的劝导。不会误了吕宋之事。”

    “好。那朕就放心了。你此时去福建稍作休整,然后与当地通晓吕宋的人多咨询。再从新元往吕宋去。对于吕宋的西洋人不必留情面。这些西洋人遇到不自己强的,就开口要求做生意。也是没有半点公平诚意的。遇到比自己弱些的,都是杀人放火直接动手抢的,无论是粮食、矿物、船只、人口还有土地,什么他们都可能去抢。这就是西洋人在这个时代的海上伦理。所以,你不要抱着他们是有教养的、可以感化的观念去看待这些强盗。

    孙师明白朕的意思吗?”

    孙承宗点头,“臣明白,吕宋的西洋人欠了汉人三万多条性命呢。要是不能让西洋人有汉人的性命需要以一抵十,以后西洋人还是不会小心对待汉人百姓的。”

    “你明白就好。朕得到的有关吕宋的消息是那里气候温暖,稻谷可以一年三熟的。而当地的土著并没有什么家国的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