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彼岸繁花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267

分卷阅读1267

    在一边的杜弘域不赞成老爹挤兑吴尽忠,轻声制止道:“父亲,吴叔还没好呢。”父子俩抢了亲卫的活计,伺候人这么多天,何必每天一定要刺挠人几句、给人添堵呢?!

    “开之,你不懂的,我这样说你吴叔,你吴叔才好的快。老吴啊,你看看我儿子还从来没给我端过药碗呢,就先孝敬你了。这么好的大侄子,你怎么就不相信,还舍得把他软禁了。你能耐啊。”

    吴尽忠被杜文焕挤兑的心头火起,用尽全力嚷嚷道:“换我儿子去传话天子召见,你信啊?我上回见开之,他还穿开裆裤遛鸟呢。”

    杜弘域搁下药碗,果然吴尽忠这是见好了。

    吴尽忠与杜文焕嚷嚷了两句,身上立即出了虚汗,然后在虚弱中又感觉自己生出了新的劲头。他心里明白杜文焕来激他、惹他是为了他好,顺从地接过杜文焕手里的药碗一仰而尽。

    “老杜啊,谢谢你们父子俩啦。要是没你们父子俩,我还得多躺半个月。”

    “哼,你知道就好,你赶紧好起来滚回宁夏镇,别让老子父子为你焦心。”

    “哼,我偏不。就留在这里等你爷俩伺候着。再说了,算着日子,马文龙和尤家几兄弟也该到宁夏镇了,你也让我我好好歇几日。”

    杜弘域伸手扶吴尽忠躺下,“吴叔,这药里有安神的,你多睡一会儿,我和父亲晚间再来看你。”

    杜文焕见吴尽忠告饶了,也上手帮忙儿子。他给吴尽忠盖好被子,又低声吩咐吴尽忠的亲卫仔细照料,有事儿去找他们父子,才放心地离开了。

    他们身后的吴尽忠,伸手抹去眼角的潮湿。

    果然自己命好啊,遇难成祥,到哪儿都有人帮扶。

    朱由校的伤早就好了,他带着人在蹬口和后套之间忙乎了好多天,踅摸着怎么把后套的那些灌溉渠先堵上,让后套不再吸引蒙古人。还要琢磨再怎么引流去两边的沙漠。甚至他心里还有一个妄想,就是抠掉黄河这个帽子顶,增加黄河水向渭河的流量。只要整治好渭河北岸的黄土区,就能减少黄河携带的泥沙量。哪怕将渭河北岸用石头重新垒出河堤,总花费比较起下游的十年、二十年治水开销都省。

    然后治理黄河泥沙的重任就落在了泾河的治理、陕西的绿化、保证黄土高原的植被,这等于甩开了那个河套“帽子顶”每年进入黄河的三分二的泥沙量。这可以从根本上解决黄河携带泥沙,造成下游河床淤堵、抬高,每到降雨量过多的汛期,就出现黄河下游“摆尾”、决堤。只要想想下游每次被淹了的大片耕地、受灾百姓的损失,远远超过了河套这三块冲积平原带来的粮食收益。

    这样做还有一个好处,就是能够有效地减少黄河的“武开河”凌汛。这还是减少了下游水灾的几率。

    至于从兰州那里分流出多少的河水比较适宜,朱由校决定让朝臣中有这方面特长的臣子去考量,而且还要尽快动手。

    因为过几年的陕西大旱,若是渭水水流充沛,就能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旱情。若是不这么处理,陕西过几年将要发生的大旱、以及大旱之后的蝗灾,那几乎是没有什么办法能缓解旱情的。

    朱由校一边算计渭河,一边算计泾河,在心里仔细估量治理渭河北岸的代价。

    至于黄河的下游,只要上游减少泥沙的携带量了,反正黄河早已经向南行、并夺了淮河河道入东海了,没有泥沙继续抬高河床,就减轻了黄河对运河淤堵的影响,省了每年清理运河淤堵的银子,减少了淮河的水患对南方诸省的压力。

    朱由校只要想到中下游可能会因为自己的“奇思妙想”得到的好处,想到朝廷每年可以省下的几十万、上百万的治河银子、赈灾的粮食,就觉得自己这次西行的收获是巨大的。

    吴尽忠得知天子有废弃后套、把后套的渠水引去乌兰布和沙漠,还要在南岸开渠引水去库布齐沙漠的打算,咂咂嘴表示自己不能理解。他与杜文焕抱怨,这比先前的在后套种树更白花银子了。且放着好好的耕田不种,反想把沙漠变绿洲,太他娘的匪夷所思。

    杜文焕端着架子,把黄河中下游受河套带过去的泥沙危害,细细地给他算了半天,终于把黄河的利弊说清楚了。最后恍然大悟的吴尽忠,对他说了这样一句话。

    “天子的想法是为了大明的所有人。像我这样的一个只知道砍砍杀杀的总兵官,能想着眼前的后套不种地是可惜了的,已经就很不容易了。”

    杜文焕瞧着这个没半点上进心的老兵痞,拍拍他的肩膀嗤笑:“你要是也和天子想的一样,那你就——”

    吴尽忠一巴掌拍过去,“闭上你的鸟嘴,老子还想好好地博个世爵、封妻荫子呢。”

    第877章 木匠皇帝132

    朱由校的想法在大多数的武将眼里都属于匪夷所思的, 但他们拘与对皇权、对天子的根深蒂固、有生而来的畏惧和敬仰, 很快就接受了天子是为黄河下游百姓着想、宁可放弃后套这大好的耕田、继而还要放弃河套这能够让三边自给自足的肥沃良田。

    啧啧有声的惋惜言论,落在了从固原赶过来的三边总督李起元耳朵里。

    李起元对武将的论调概是嗤之以鼻。这些武将就是读书太少了, 什么事儿都等着文臣灌现成的给他们,也难怪熊廷弼不给他们好脸子。

    哼, 天子是想减少往河套去的黄河水,而不是把黄河截流了。等乌兰布和沙漠和库布齐沙漠变绿洲以后, 前套也罢、后套也罢,还会部分耕种的。就是毛乌素沙地要是经过十年、二十年的植树造林,恢复秦汉时期的森林模样,黄河南岸那一片也会耕种的。

    “陛下,依臣陋见, 不如往后套迁徙部分陕西的百姓来耕种了。这些百姓应纳的赋税, 就用来做毛乌素沙漠植树、咳咳, 就是陛下所说的绿化的花费。让黄河北边沿岸这里先数目成林,然后就可以把后套收到的税赋, 用去南岸的植树。”

    “时间呢?如果要花费十年以上的时间,怕是下游的治河费用会拖垮朝廷的。你知道内库从‘三大征’之后就靠着矿税往里填补一点银子,萨尔浒前后往辽东投的那几百万,是彻底淘空了内库的。”

    接着朱由校又补充了一句,“朝廷的收入有限, 预算的压力太大了。”

    李起元想想说道:“三边将士今年的粮饷提前足额发放了,秋收的时候,臣就可以将部分秋税移过来补充黄河这两块沙漠的植树开销。有三边今年这百万两粮饷的银子做周转, 臣可以在五年内在乌兰布和沙漠和库布齐沙漠种满树苗。”

    两块沙漠的绿化是为了子孙后辈的百年大计,李起元决定豁出去了,就耗在三边做总督了。

    朱由校咧嘴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