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彼岸繁花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248

分卷阅读1248

    其战略位置的重要不言而喻。

    可就是这么一个重要的战略要地,如今不属于大明了,连同黄河凸出的帽顶,都归了蒙古人。

    现在这地区当主人的蒙古人有十几个部落,大的有三四千人,小的也有千余人。这些部落平时就以牧马为生,靠着马匹与大明交换生活必需品。

    其实洪武初年始设东胜卫的时候,卫所的将官就是蒙古人。洪武五年的时候,徐达、李文忠、冯胜三路大军北征失败以后,朱元璋便意识到肃清蒙元残余的不可能性。因为蒙古人可以仗着他们彪悍快捷的骑兵,在一望无际的草原上占据主动。一旦明军疲惫、或是补给被切断,就会变成蒙古人刀下待宰的羔羊。

    于是朱元璋改变了要肃清沙漠里蒙元残余势力的积极态度,在军事上转为保守行事。利用唐时期的残破长城基础,开始修建明长城。

    长城的修建,使得东胜卫对土默川一带的控制减弱。更在洪武五年,将东胜卫内迁到大同,放弃了这一片的进可攻退可守的战略要地。

    直到洪武二十年,明军渐渐恢复了生气,消灭了盘踞在辽东的蒙古人势力后,趁机复建了东胜卫,原计划在东胜卫修建的前中后左右五卫,实际建成的只有左右两卫。但之后在东胜卫实施了军屯,实际控制了这片富饶的马场。

    西边防线上,与东胜卫呼应的就是京师北边的屏障开平卫。

    到洪武末年的时候,从西边的陕西行都司向东有宁夏卫、延伸到大同府的东胜卫、宣府以北的开平卫、连接东部大宁都司、辽东都司,在大明的北边形成了一条完整的有效的防线。这条线上的各卫所,在对阵蒙古的时候,占据了有利的地形位置。不仅形成了进可攻退可守的军事形态,具有战略纵深的意义,而且实行军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大明战马的不足、西北粮草的缺乏。

    之后朱元璋令九子领军镇边,可惜朱棣的一场“靖难”,让他的“塞王守边”、朱家人守朱家江山要塞的打算落空。而朱棣得了江山以后,一来为了加强京师的防卫,二来也是靖难大战后对东胜卫等处鞭长莫及,便将陕西行都司之下的高山、镇朔、定边等,包括东胜在内的大同以西各卫所内迁,放弃了陕西北部、山西西部和连接甘肃、宁夏的重要地带。

    这些重要卫所被放弃,很快就让大明的北边防线开始吃力。

    这对成祖来说,他根本就没放在心上,他用炫耀的“五出漠北,三犁虏庭”的震慑了寇边的蒙元,使得这一带没有蒙古人敢靠近。不料二十多年后,便被鞑靼的“土木堡之变”狠狠地煽了耳光。

    朱由校此次出兵,一个是要阻止延安府的悲剧,另一个就是要重建东胜卫,拿回土默川这一片的大好马场。所以他出了京师以后,立即采取快速行军的方式直奔大同府。在大同府城外只做了短暂的停歇,大同府从上到下只知道是朝廷派禁军要重建东胜卫,甚至无人知天子领军亲至。朱由校待后军的补给跟上以后,立即带着大军再度前行。

    这时候,京师的消息也送到了大同府,镇守大同的总兵才知道前几日的大军是天子亲领,吓得几乎是屁滚尿流地派人追随大军的补给队伍,往中军递话要求见天子。

    可是派去的人都被天子的禁军扣住,没放回来任何一个。

    因为朱由校离开大同府之后,没有往东胜废城走,而是即刻带军拐向了延绥镇(榆林镇)。同时派人传延绥镇的都督佥事、宁夏总兵杜文焕及其子延绥副总兵杜弘域、固原参将官抚民,带兵觐见。

    杜文焕见了钦差才得知天子驾临,吓得三魂丢了一半,七魄不见了四个。

    “天子口谕既往有功与朝廷的武将,被罢官后养有家丁、或是未丢武艺能上马打仗的,可与你一起去觐见,你明儿可要准备好了。”

    杜文焕擦擦脑门冒出来的大汗,看着宋光夏傻不愣登地问。

    “我怎么准备?准备什么啊?”

    钦差是西宁侯宋光夏,他见杜文焕没一点戍边大将的镇静的模样,心里好笑的同时就笑着安慰好像失了魂一般的杜文焕。

    “天子明天才能到榆林镇,你大可不必这般紧张。”

    杜文焕见西宁侯那嬉笑的模样就来气,直接呛声道:“西宁侯,换你是在榆林镇守,你现在会比我好吗?从去年秋天关闭了口市,鞑靼寇边多少次了,朝廷那些六部七卿怎么就敢放天子来西边啊。不行,我要上书朝廷,六部尚书有一个弹劾一个。”

    杜文焕气急败坏,口不择言地嚷嚷着,唾液四溅,弄得西宁侯不得不向后仰身子,以手遮面。

    宋光夏对杜文焕这样的呛声不以为意,领兵的没几个说话斯文的。另外京师的勋贵太多,除了握有兵权的那几个,其他人还真不如镇守九边的将军有地位、有话语权。

    他不仅不敢凭钦差的身份发火,还得按耐下不满,当作没事儿一般劝杜文焕。

    “你啊,还是静下心好好想想该带什么人去见天子。天子这时候过来榆林卫,就是想通寇边的蒙元残孽开战呢。这你还想不通吗?你想想天子在辽东的战绩,带过去的也就是五万人,这回虽然少了一万,但是你这榆林卫去年不是得了一万的禁军援军嘛。”

    杜文焕急得在屋里转圈,西宁侯没一会儿就被他转得发晕,伸手扯住他道:“你再转下去天黑了,我看你明天怎么见天子。”

    杜文焕被西宁侯按倒在座位上不得动弹,醒过神儿了立即高声喊道:“来人,把开之喊过来。”

    门外的亲兵答应着跑了。

    第864章 木匠皇帝119

    杜文焕这时候已经冷静下来,伸手去扯按着自己双肩的西宁侯双臂。扯了两下没扯动, 西宁侯不想看他如蠢驴拉磨似的转圈, 杜文焕讨厌西宁侯粗鲁动手, 俩人一言不发地就较上劲儿了。

    西宁侯到底比杜文焕年轻了二十来岁,手里的功夫又一直没丢下去, 英国公挑拣勋贵随扈的勋贵, 百里挑一的那么大的难度,他都能力克二十出头的晚辈们, 位列前几名而雀屏中选。可见其实力之强横。

    等到了天子跟前, 这一路应对下来,他这年纪自然又比那些武艺高的、年轻的勋贵晚辈们,多了一些的稳重劲儿,所以才在众多勋贵里脱颖而出, 被天子派到榆林镇传旨。

    杜弘域是杜文焕的长子, 字开之,如今刚到而立之年。知道有钦差来宣天子密旨,就早早在其父的书房外面的院子里候着呢。亲兵跑过去喊一嗓子,他立即就跑过来。

    进来见钦差把亲爹按在椅子上挣脱不开, 只愣了下, 便笑嘻嘻调侃挣扎得脸红脖子粗的二人道:“父亲,你这是在和钦差大人练什么新功夫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