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彼岸繁花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193

分卷阅读1193

    文书去京城。这封八百里加急是在辽阳城打开小南门、禁军三千余将士离开辽阳的时候送出去。

    这封文书有两部分的内容,第一部 分是捷报——天子御驾亲征,一个照面就歼灭了女真万余的骑兵,解了辽阳长达两个月的围困。

    另一部分的内容就是点名弹劾了以方从哲为首的阁臣、还有六部尚书等文臣、武将、勋贵、宗室的。

    主旨内容是弹劾他们竟然让虚十七岁的天子御驾亲征,问这些人还要不要脸、还有没有点儿身为大臣、重臣该有的当担?

    英国公和定国公等所有的大明勋贵都被他点名斥骂为酒囊饭袋。骂他们只知道承继了朝廷给他们祖宗的遗泽、只知道躺在二百年前的功劳册上;骂他们为了能够继续地混吃等死,逼得一个没成丁的孩子替他们的出征。

    列祖列宗的脸都要被怕死鬼丢光了。

    连那些被迫留京的宗室藩王们,都被张铨骂了一个狗血淋头,直斥他们枉为天子长辈、兄长, 看天子一个小小少年领军出征, 他们这些老朱家的成丁无动于衷, 简直是冷心冷血的行尸走rou,令太/祖、成/祖蒙羞,怎么还有脸再领藩地的供奉。

    张铨作为御史的功力全开, 把满朝文武、勋贵、宗亲都归到不要脸皮的行列里了。

    内阁首辅方从哲看过张铨的折子后, 只觉得老脸发胀, 气恼自己居然被天子蛊惑、同意了天子亲征。他把张铨的弹劾奏章在阁臣之间传阅以后, 按照惯例来处理此事。

    哪一位臣子被弹劾了, 他有权利知道弹劾他的内容, 然后上折子自辩。

    可张铨这折子涉及得人太多了, 不可能派御史把弹劾的内容向每个人都说一遍的。因此内阁的四位阁臣商议后,不顾当初是怎么通过的同意天子亲征的,现在都得认真对待张铨的弹劾。他们决定明天提前召开在大朝会,把这折子念给群臣听,让相关臣子各自上自辩折子。

    然后还要在寿皇殿, 当着神宗和光宗的灵柩,把朱家的王爷、国公等成丁召集在一起,让朱由检主持、张问达去念有关宗亲的弹劾内容。

    张铨的弹劾骂的有点儿狠,骂人的那部分内容,完全遮盖了天子在辽阳城外的大捷。大朝会之后,所有的人都脸色讪讪、脸皮发烫。不管天子亲征是因为什么不带他们同去,反正他们不顶用、无能为天子解忧是被张铨盖戳了。

    在寿皇殿跪在光宗和神宗灵柩前,听张问达义愤填膺、悠扬顿挫念完宗室枉为人长辈、兄长的、弹劾宗室部分后,所有的朱家成丁男子都是懵的。

    ——什么时候宗藩又可以关心朝廷大事了?若是能有机会替天子出征、掌握兵权谁不肯啊!

    张问达念完以后,丢下一句让他们上奏折自辩,就带着朱由检离开了。留下这些宗藩在神宗、光宗灵柩之前反思一个时辰。

    至于宗藩的心里会怎么想,那不是张问达应该顾及的。天子撤藩的意图那么明显,还就怕这些被拘在十王府的宗亲老实呢。

    还不等朝臣做出什么反应呢,张铨的第二封八百里加急在大朝会结束后又到了。

    这一封是给兵部的,仍是由两部分内容组成,按时间顺序分为:天子在第一天解了辽阳之围后,诏令在辽阳的禁军随征。禁军的六千将士中,除了躺着不能动的,能上马的三千余将士都奉命跟随亲征了。

    第二部分是天子在辽沈的中间地段,在凌晨遭遇建奴夜间袭营。天子率领禁军歼灭近三万人,有战马尸骸(主要是根据清点马头等统计的建奴军卒数)。

    之后,在上午又与建奴万余骑兵对决,天子亲自领兵上阵冲杀,歼灭这万余骑兵。这个有人头、马头等尸骸为证。

    这样的大捷,立即盖过了文武朝臣勋贵被骂的难堪。让整个京城都沸腾起来了。天子在一昼夜内连打三仗,歼敌人数有五万余。没人去怀疑这数目真假,因为张铨在捷报里明确写了有战马尸骸,是以清点的马头数目为根据的。

    但是天子领兵上阵冲杀这事儿,让还没有过去的、张铨斥骂的武将、勋贵、宗室等的浪潮,在京师益发地翻滚着、发酵着,英国公甚至改了几十年的骑马上朝的习惯,改乘没有英国公府标志的青油马车。

    他们这些武勋承受的压力,远远超过了六部尚书和阁臣允许天子亲征的那部分。

    隔日张铨的第三封八百里加急又到了。这回是给户部的。在这封八百里的加急文书中,张铨先是质问李汝华是不是有废立之心、谋害天子之意,竟然给出征在外的天子断了补给?

    然后就是开骂的部分了。骂户部和兵部居心叵测,骂内阁尸位素餐,骂他们在京中饱食终日不知道亲征的天子断粮了。

    反正张铨这二榜进士、科举上来的御史,变着花地把户部和兵部都损了一遍,直称户部和兵部该引咎辞职,他要立即去面圣,当面向天子弹劾户部、兵部的不称职。

    李汝华看着张铨的八百里加急脸都变了,他匆匆地拿着这加急书信去找内阁召开小朝会。天子断粮可是大事儿啊,土木堡之战中的军卒哗变,不就是因为缺粮断水吗?

    负责粮食补给的户部在小朝会上叫起了撞天屈,他们是按着天子带的禁军人数、设定的补给方案运作的。已经都派出了第三批送补给的。

    可现在张铨送来八百里急报说天子的亲征大军断粮了,那断粮之事就是没假的。李汝华即便有再完美的方案,拿给小朝会的这些重臣们传阅,也都是没用的。

    关键时刻,叶向高站出来维护李汝华。

    “诸位请稍安勿躁。张铨说天子位于辽沈之间,可辽阳的存粮按照辽东年前上的奏折,是足够辽阳那几万驻军坚持到夏收的。天子会从辽阳调拨粮草。其所率的五万大军,短期内就没有断粮的可能。”

    李汝华抹了一把额头的汗水,自己真的是急糊涂了。怎么就没有想到辽阳的仓储呢!他转而去看兵部的崔景荣,还有沉默不语的英国公、定国公。

    “崔尚书、英国公,你们是不是得派军卒沿途去查看送补给的车队?”

    英国公见问到自己的头上了,站起来说道:“我看天子的补给断了,未必是李尚书户部安排的车队出了问题。”

    定国公好死不死地补充道:“我赞成英国公的说法。”

    他俩话音落了,也立即把朝臣的注意力都凝聚过去了。

    英国公顶着所有人恨不能烧穿他的灼热眼神继续说:“从张御史的第一封八百里加急,我就觉得天子的行程比在关内快了很多。不是出京前预定的每天六十到八十里,应该超过了百里,大军才有可能在张御史写第一封八百里加急的前一日抵达辽阳。要是不出我的所料,补给现在是应该到了天子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