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彼岸繁花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152

分卷阅读1152

    卿先与汪卿学习数日,上元节后去天津。”

    周嘉谟点头在笏板记下此事。

    朱由校接着说:“无农不稳,无商不富。除了从田地里得粮谷,还需要把大明的丝绸、瓷器等,这些在宋朝就能换银子的东西卖到海外去。”

    孙如游赶紧说道:“陛下,若引得农人逐商利而弃耕田,则天下不稳矣。”

    “那商人也不是人人能做得了的。比如读书做官、习武为将,乃至朕这位置,人人都知道好,可农人也都会掂量自己的孩子是不是读书的材、习武的料,而不会盲目行事的。就是在座的卿家,像英国公就不会逼着世子去考进士,叶阁老也不会逼着孙子去习武。

    还有那海禁之事,就是朝廷不开海,江浙也没少了海商。郑家那每条船一年千两的商税,也就骗骗朕这个不出紫禁城的眼盲耳聋之人。”

    江浙跑海的商人富庶早已经名扬天下,朱由校的话也不是虚妄。

    方从哲犹豫道:“禁海是仁宗定下的规矩,不好坏了祖宗规矩。”

    “藩王领各卫军卒守土,还是太/祖定下的规矩呢。”

    朱由校毫不客气地怼方从哲。

    “世易时移,我们为了护住大明的百姓,就不能墨守成规了。我们得有足够的银两去造更好、更多的火炮、火统,不然就要被女真、蒙古的快速机动的骑兵压着打。停了市口,蒙古、女真少了粮食、盐铁,大明也少了足够的战马。

    我们要在蒙古与建奴联合之前,先把建奴击垮。”

    韩爌坚定地说:“陛下,臣赞成开海。”

    刘一燝也道:“臣也赞成开海。”

    是否开海,立即就摆在了在座的重臣面前。

    少年天子的目光,含着富国强军的期冀、含着朝臣能同意的殷殷期盼,从每个人脸上扫过、与每个人对视,让人不忍轻易说出拒绝。

    第802章 木匠皇帝57

    黎明时分, 在沈阳的北边城门处响起了振聋发聩的第一声□□爆炸, 立即就把北城墙上的所有守兵的视线拽了过去。

    亏得熊廷弼这人在王安传达了圣旨, 要他坚守不出、守住就是大功劳之后, 心志坚定地做了死守的打算。几个城门都被他下令用装满了土石的草袋子、堆叠了厚厚高高几乎与城门平齐的几层。

    同时他还让分散过去奉集、辽阳的禁军带去他的亲笔书信,要按着他的要求处理各自的城门。

    轮值的总兵官陈策正在城头上, 他见军卒有些慌乱,立即抽刀挥舞着吆喝军卒。

    “都看什么看, 看什么看。小心建奴一会儿的攻城。城门早就封死了。冻得梆梆的,和城墙一样结实呢。”

    陈策边走便喊,未走到城门处, 他都已经喊破音了。

    在护卫的盾牌保护下,他探头往下一看,禁不住在心里叫娘, 这要是没有那些堆叠的土石, 城门就算是被建奴炸开了啊。

    而他抬头接着微明的天色往城外一看, 立即大惊失色。北门外模模糊糊的影子, 逐渐显露了真容,是建奴拉着火炮过来了, 在其后是大队的骑兵。

    “传令, 让城墙上的火炮对准在城门外集结的建奴骑兵。”

    传令的护卫飞快的跑走。

    “快去人请经略来北城门。”

    又一位传令的护卫匆匆下了城墙,骑马往经略府急奔。

    陈策继续下令, “给我往城门下面浇水,快点,赶紧的。”

    熊廷弼在刚才震耳欲聋的第一声爆炸里, 就搁下了正在擦脸的毛巾,顾不得溅到袍子上的洗脸水,匆匆披挂整齐除了卧房。恰好在府门口的地方与周永春碰了对头,不远处已经收拾整齐的王安匆匆向他俩跑过来。

    “熊大人、周大人,刚才的爆炸?”

    王安最怕的是储存□□的地方发生了意外,但是直白地问出来就讨人嫌了。

    熊廷弼皱眉,“是北城墙的方向,我们赶紧过去看看。”

    周永春见王安的担忧都写在脸上,宽慰他道:“王内相不必担心,沈阳城墙厚实着呢。”

    护卫们牵着战马过来,一行两百余人簇拥着沈阳城里的三大巨头往北城墙去。半路上碰到陈策派来的传令兵,熊廷弼和周永春立即得知了北城门处的惊变。

    “孟泰,你派人去把备用的、准备补修城墙的青石条运到北城门处,先浇水冻结上。防着建奴从炸毁城门进城。”

    周永泰答应一声转身要走,熊廷弼又跟在后面喊了一句,“其它几个城门也都这么办。”

    就在熊廷弼下令的这一瞬间,南边的城门也传来了爆炸声。然后是东边、西边也陆续传来爆炸声。

    熊廷弼须发怒张,断然大喝:“传尤世功去南城、姜弼去东城、朱万良去西城。先浇水冻上城门。”

    至于贺世贤不用传令也会赶去北面城墙的。

    跟随熊廷弼的护卫立即有几人高声应答着驭马驰骋去传令。

    周永春在马上回身,对熊廷弼抱拳说道:“飞白兄,城在,我与你同在。”

    熊廷弼用力点头,“孟泰,你放心,城会在,我也会与你同在。”

    然后两人各领一分为二的护卫队,驭马飞驰去各自的目的地。

    王安跟在熊廷弼的身边,被二人的“城在,我与你同在”毅然、决绝激动得眼圈发红。

    熊廷弼却会错了王安的意思,一边驭马一边冷哼了一声,含着蔑视问道:“王内相可是害怕了?”

    王安摇头,“经略,咱家与你们是一样的好汉,城在咱家就在。”

    “好。我熊飞白拭目以待内相的好汉表现。”

    沈阳城在黎明寂静的爆炸声中,掀开了围城几日来的羞答答半遮半掩的面纱。街道上不知从哪里窜出来了几百号的壮汉,这些人手持长刀、短斧,在沈阳城的各处街道上狂喊“女真进城了。”

    “建奴进城了,快点儿往城外跑啊。”

    也有人在喊着:“后金大汗进城了。大明军卒的人头挂门上,可以免除一家老小的死罪。”

    声音奔着北面的城门而来。

    熊廷弼的脸色如罩了寒霜,抽出腰间悬挂的尚方宝剑,对自己的护卫长说:“你赶紧带人去军营,从京城过来的禁军中抽三千人,结成十队,凡在街上的,不管男女老幼,格杀勿论。内相,你去禁军监察此事。”

    王安在马上欠身,对着熊廷弼抱拳:“尊令。”然后跟着熊廷弼的护卫长往军营策马狂奔。

    王安带过来的那两万的京城禁军军卒,都是英国公亲自挑选的军中健卒。留在沈阳城里有一万人,奉集分去了四千,辽阳分去了六千人。虽然王安到了沈阳就把这些禁军军卒全交与熊廷弼,但是这些军卒再见到御前的乾清宫主管、天子跟前的第一人,还是很尊敬的。

    领军的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