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彼岸繁花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150

分卷阅读1150

    的功劳,但是比起□□哈赤的第五子、三贝勒莽古尔泰,他就差了很多。莽古尔泰在萨尔浒大战中,先随□□哈赤在萨尔浒全歼了明总兵杜松所率的六万大军,又南下歼灭刘綎部众约四万人。

    莽古尔泰要抢在他前面说话,他虽然不满,也只是装作不在意。

    阿敏看看四贝勒黄太吉,等着他说话。

    黄太吉对他点点头,“二贝勒先说。”

    阿敏没什么主意,就顺着代善的话说:“父汗,儿臣愿意率军跟着大贝勒冲击城门。”

    城门要是能被火炮轰开,八旗骑兵冲进去与明军面对面的厮杀,后金是占着绝对的优势呢。至于从城墙攻城的那主意,填进去万余的汉奴也没见什么作用,还是算了。

    “黄太吉,你的意思呢?”

    □□哈赤见黄太吉不说话,就点名问他。因为这个儿子的领军武力不弱于其他几人,但是智慧在其他儿子之上。

    黄太吉也没想到在沈阳城下会遇到这般进退两难的情景。他犹豫着说道:“父汗,明军是借着了天时地利,咱们等到明年三月再攻城,少了这层冰壳,火炮和炸/药应该能炸塌沈阳的城墙。那时候就是事半功倍了。”

    钮祜禄·额亦都是五大臣之一,十三岁的时候就能手刃杀死父母的仇人。他在四十年前就追随努/尔哈赤,用十三付盔甲起家,这中间数次救了努/尔哈次之命,异常骁勇能战。等四大贝勒说完,他对努/尔哈赤道:“那些穷鬼活着没什么用,死了也别浪费了。不如今儿趁黑把那些穷鬼都扯回来,给咱们的巴图鲁们添些嚼头,还能省些粮草。”

    额亦都的话立即得到安费扬古的支持。

    “大汉,那些穷鬼都该杀了。”

    安费扬古少小就跟随父亲投效努/尔哈赤,在万历十一年率兵夺取萨尔浒城之战中崭露头角,之后的四十来年为女真统一四处征战,后金的建立离不开他的汗马功劳。

    努/尔哈赤赖以理政的五大臣中,也有安费扬古的一个席位。

    努/尔哈赤知道这些人说的法子都解决不了大金的麻烦。他只好把心头的担忧说给这些心腹和倚重的儿子。

    “我们目前遇到的最大问题,是晋商以后不能再给我们提供粮食、布匹、盐铁还有火/药了。所以我们只有两个选择,一个是尽快攻下沈阳城和奉集,夺到足够越冬的粮食。然后用沈阳和奉集与明朝廷谈判,让他们重开抚顺的市口。不然以后……”

    不用他再多说,在座的人也都明白了危机的所在。

    黄太吉站起来说道:“父汗,不如我们全力先攻打奉集。奉集的粮草等虽然比沈阳少,但是我们要是能够用最短的时间攻下来,也能有些补充。”

    努/尔哈赤摆手拒绝,“奉集与沈阳是一样的城墙,守军快有三万人。我们刚过来的时候,城里就再也送不出消息了。我们要是十万人去攻奉集,留在沈阳城外断绝熊廷弼去救援的军卒就不足。他与杨镐等人不同的。而留多了,则攻城的就不足了。”

    代善知道父亲说的不是假话,那些年熊廷弼在辽东的时候,父亲都是谨慎地按照熊廷弼划下的规矩行事,不曾朝明军这边有过大动作。可是前面有在萨尔浒之战被杀的那十万明军将士,明廷还会与大金谈判吗?代善虽勇猛莽撞,可长兄褚英的死让他明白父汗的不可冒犯。

    “那就只剩攻下沈阳城这一条路可走了。父汗,我们明天就全力攻城?”

    阿敏说出了所有人心里的想法。

    努/尔哈赤赞同地点点头,自己在胞弟舒尔哈齐阴谋分裂初初建立的汗国时候,只幽禁了胞弟,照旧信重阿敏,就是看阿敏的身上有太多胞弟旧年的影子。

    想起胞弟在十岁时,便跟随自己离家,寄居在外祖父王杲门下。没想到辽东总兵李成梁就在那年(1574年)破了外祖父的古勒寨。使得他们兄弟俩双双被俘,被充作幼丁,随军征战。每次作战,明军都驱赶着女真俘虏打头阵,往对方的刀阵里冲。几年下来,大部分的女真俘虏都战死,只有□□哈赤兄弟侥幸活了下来,并且练就一身健壮的体魄和精湛的武艺。

    万历十一年,他们的父祖死在了乱军之中,兄弟俩悲痛欲绝。还是得了李成梁夫人的照顾,私下放了他俩离开明军,兄弟俩才重获自由得以返回家中。

    努/尔哈赤每看到阿敏就想到自己和胞弟的那些艰难岁月,那不知道能不能活到下一战的危机感,促使他每一战都奋勇杀敌、努力争取到活命的机会。如今虽没有胞弟舒尔哈齐这个得力助手、也没有“万人敌”费英东了,他也将继续如往日那样一往无前,带领后金的所有八旗子民找到一条活路。

    于是第二日,熊廷弼不得不和周永春带着沈阳城所有的总兵在城墙督阵,抵挡建奴不要命般的攻城。

    王安也只能抖着腿、跟着熊廷弼和周永春上城墙。

    第801章 木匠皇帝56

    养心殿里的天子却摆摆手说道:“李卿,下一个项目?”

    李汝华如鬼使神差就往下念, “明年要给十三道两京的恩科留出款项。”

    所有人都没有异议, 天启元年开秋闱的恩科, 天启二年春天就会接春闱。但朱由校却道:“明年秋天同时加上武举。”

    虽是出乎意料, 但是辽东在用兵,加上武举也是应有之义。

    李汝华继续往下念,“三大殿的重建, 需要拨款……”

    “停。”朱由校打断户部尚书, “明年暂停三大殿的重建。大朝会就在文渊阁、或者是乾清宫挤挤就行了。”

    各部尚书都跟见鬼一样地看朱由校, 为了重修三大殿,朝廷和神宗打了多少饥荒?而且万历二十五年的火灾,除了午门及其以外的地区没有被毁, 其它与嘉靖那场大火没太大差别。从掖门能看到乾清宫门, 其间是一片的荒芜, 三大殿的废墟上竟然有五六年的时间杂草丛生。

    最后还是内阁呛不住压力, 从户部走银子去清理三大殿的地基,断断续续的直到万历四十三年秋三大殿及箭楼次第开始动工重建,中间又停过无数次。

    工部尚书王佐问道:“陛下, 三大殿就这么荒芜着不重建吗?”

    “嗯。没银子。二帝还没落葬呢。庆陵修整好了吗?”

    王佐在天子坦然的目光逼视下,不由自主地往后瑟缩了点儿。

    “陛下,工匠是在日夜赶工, 争取早日将光宗的寝陵完工。”

    “嗯。不急,慢慢修。三大殿这项等明年有银子了再说。”

    老大臣的心里都是一样的念头,你们祖孙是一个秉性, 就等着户部出银子是?三大殿烧毁了二十多年都不肯出内帑金重建,你们祖孙的那个内库是属貔貅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