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彼岸繁花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118

分卷阅读1118

    辅推荐起复的官员。”

    “周卿啊,朕是想用聪明人,但也怕聪明过度、聪明得不是地方的。方首辅推荐了不少因‘争国本’而返乡的官员起复,朕知道这些官员在大是大非上是值得相信的。但是朕最想的还是朝堂平稳、平静,各部官员都能够尽职尽责地做好其该做之事。对那些回乡用讲学来抨击朝政的官员,朕是一个都不想要的。”

    周嘉漠疑惑地看朱由校。

    “‘争国本’中有的是以命相博,有的人则是沽名钓誉。如果一次起复太多的官员,各部都有异声,朕就是说想前几日弹劾熊廷弼、方首辅的再度发生,百害无一利的。你明白朕的心意吗?”

    周嘉漠点头,“老臣明白。那这个孙慎行就晚些再说,礼部也不是很急。就怕方首辅会有什么不应该的想法。”

    朱由校看着周嘉谟失笑。

    “若是方首辅问到你头上,不妨直接告诉他朕不喜欢借讲学之名、招徕学子哗众取宠抨击朝政之人。增补、挑选官员之事。、,归你这个吏部尚书负责。尽管他是首辅,可以同任何人一样可以推荐官员,但不是他推荐了就要任用的。用不用、怎么用,你这个吏部尚书要拿定主意。”

    周嘉漠站起来应道:“老臣明白了。这增补侍郎的人选,老臣回去再琢磨琢磨。”

    他在心里把那些返乡讲学之人,都从待增补的名册上划了下去。连带自己看好的吏部侍郎人选。

    朱由校把手里的折子还给周嘉谟,“周卿辛苦了。”

    周嘉谟摇头,“是老臣份内之事。是老臣不知陛下所恶,增补的人员不尽如人意。老臣惭愧。”

    朱由校赶紧安慰他道:“朕相信你挑选出来的这些人,都是品德上佳、才干出众的。但现在朝中事多,经不得喜欢争执的党争之辈再起波澜。若是有可能,以后再慢慢起复那些喜欢讲学的人。”

    周嘉谟明白新君是安慰自己,笑笑谢过天子,携了奏章出了乾清宫。

    果然新君对怎么用人有独到的想法。不过他很高兴,朝中少点争吵指责,才能干正事。

    杨涟与左光斗是进士同年,年龄相仿意气相投。这次被天子派出来到辽东安抚熊廷弼,虽有器重但也有怪责他俩不辨是非、参与弹劾方从哲之事的意思。尤其是那汪文言在之后就失去了踪迹,让俩人的心头始终有着挥之不去的阴霾。

    俩人并驾齐驱,带着百余名军卒向北迤逦而去。天高气爽,不时有南归的大雁飞成“人”字划过苍穹。辚辚车轮转动的声中,夹杂着左光斗与杨涟在讨论这几日事情的低语。

    “文儒,你说那汪文言,到底是怎么回事?”

    杨涟很尴尬,那汪文言差点害得他们万劫不复。

    “汪文言就是我曾经与你说过的那样,是在光宗登基后投靠到王安门下的。而新君接受礼拜后,即不容王安在京师有私宅。王安只好即刻出宫整理私宅上交,他那门客汪文言无处可去,他就写信让汪文言来找我。你知道我家里狭窄,只好将他遣去你那里。可是我万没有料到……”

    “文儒,我没有怪你的意思。我就是心存疑问。一是太监有私宅早已不是新鲜事儿,为什么新君不等登基大礼就命王安上缴?二是为什么新君明知方从哲能力不足,还要容留他继续做首辅尸位素餐?三是让我俩来辽东的目的,就是安抚熊廷弼吗?”

    “共之,我听说王安那日受伤后就卧床休养,现在的内廷,司礼监已经与外臣没了交往。天子的意思是不是很明白了?”

    “你是说新君欲守洪武旧制?”

    “很可能的。”杨涟心里是这样的感觉。

    “新君比先帝有主意,自然不需要有主意的首辅了。我想来想去就只有这个可能了。也或许是新君在没找到合意的首辅前,让方从哲先占住位置,也是有可能的。

    至于来辽东的目的,应该是安抚熊廷弼。在我们之前崔尚书派了三百里加急去安抚他,五军都督府也派了人,但是我是六科的,你是都察院,我俩代表天子起送麒麟服,你说还有比这更荣誉、更能体现天子信任的事情吗?”

    天子赐予熊廷弼的荣耀和信任,在杨涟和左光斗尚未到辽东就传去了四面八方,也传到了那些对辽东战局有不同看法的、自认治兵能力更强的起复官员的耳中。

    这些人立即加快了进京的速度,决心要修改保守的辽东战略,积极夺回失去的辽东关镇。

    第778章 木匠皇帝33

    奔向京师的起复官员们,还在旅途中吃风沐尘呢, 后世极其有名的“东林党”三党魁之一的**星, 已经领了官职上任有段时间了。

    因为**星家住高邑距离京师很近, 在得知了光宗同意首辅方从哲那起复官员的建议, 他就收拾收拾来京师了。他可以算得上外地第一批抵达京师的谋求起复的官员,当然与那些扎根在京师谋求起复的官员相比,他也没有慢几天。

    吏部尚书周嘉谟考虑到**星与刑部尚书黄克缵同龄, 但他是万历二年的进士,比黄克缵要早了六年, 而且**星在士林中威望很大,就先安排**星去了太常寺做了少卿。但六部缺少的官员太多, 吏部尤其需要有经验有能力之人, **星就得以在新君登基后的第一天, 调到吏部任了四品的考功郎中。

    这个重要人物的仕途在这里发生了改变。在历史上,**星是从太常少卿转为左都御史,然后在天启三年踏上了吏部尚书之位的。

    因为朱由校突然把六科划去都察院后, 都察院的御史名额基本填满了,**星这四品的郎中不须天子点头才能上任的职位, 被他轻松地摘得。

    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职位。

    六七品的低级官员, 甚至更低的□□品官员的任用、调动,坐在这个位置的官员基本就能决定了。而吏部尚书和侍郎的注意力,基本都是在五品官员以上的。

    周嘉谟从得了新君不想任用、在家闲赋时讲学之人的心思后,回到吏部就迎面撞上了**星。**星已经开出去不少低级官员的起复函。

    这事儿周嘉漠是知道、也允许的。

    但是新君明显不肯让“党派”明显官员充斥朝堂,那他就要面临怎么应对**星“勾搭”了他那一串“东林党”学生入朝的难题和局面。

    周嘉漠叫住**星, 让他跟自己到尚书的公房。

    “梦白啊,这几天暂停补充官员的行文。”

    **星听了这话就是一愣,但他也是七十岁的人了,因为资历够老,在周尚书跟前不同那些四五十岁的郎中们。

    “周尚书,下官可以问为什么吗?”

    “最近一个月补充官员的数量太大,吏部考核不能做到很细致,一旦出现缺漏疏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