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彼岸繁花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085

分卷阅读1085

    做官呢?你现在撂挑子一走了之就算完了?那些供养你的民脂民膏就浪费了?”

    周嘉漠诺诺不得再出一语。

    “老尚书,起来。”王安赶紧去把周嘉漠搀扶起来,送回到座位上。

    “现在天下需要你,吏治清明对内才能够让百姓安居乐业,对外才有抵抗一切外侮的可能。朕知你举荐的人一定是有才干的,但是品性也要看的。让他们填这个表,就是让他们知道凡事得有个度。收了投靠的田地,免掉的那部分赋税,就是大明户部要拿来赈灾、拿来发兵饷、拿来恤孤寡老幼的。”

    “朕让户部重新修订百官俸禄,初步的设想是任何为官者都不可以收投靠田地。最后的目的是天下所有的田地收归为王田,耕种者只缴纳一次赋税,再不需要服所有的徭役。朝廷既往那些需要承担的徭役,以后就花钱雇力工来做。”

    周嘉漠眼圈微红,“陛下,这会遭到士子的反对啊。”

    “若是天下人不论男女都能读书,遍野都是童生秀才了,还会有反对的士子么?”

    周嘉漠起身再拜说道:“陛下心中宏图大愿,老臣愿意为陛下先驱。”

    朱由校把周嘉漠才上的折子拿在手中,坦言相告。

    “老尚书,朕不识几个字,但朕信你是为朝廷所想举荐这些人。王安,用印先准了。周尚书要记得督促这些人,一定要在入职前把表格要求的项目填好,文书齐全了才能够在吏部领到勘合上任。”

    周嘉漠原来还以为自己这次提议补充官员的事情又要白忙了,没想到新君先准了,让他后补文书。

    这就不仅仅是对自己的信重了,而是以朝廷大事为重。周嘉漠心里油然而生敬意。

    “陛下出阁读书之事,老臣将尽快推举适合的大学士、侍讲学士和翰林,供陛下遴选。”

    “昨日傍晚见了礼部孙尚书,请孙尚书开了启蒙的书单,就先让司礼监的太监教朕认字,等皇祖父和父皇落葬后,再由孙尚书来讲学。”

    周嘉漠一顿,好么,新君昨儿就把自己的帝师确定了。但礼部尚书做帝师也不能说人家资格不够啊。看在新君痛快地批准要增补的官员,自己就不在帝师一事上说什么好了。

    “既然陛下中意孙尚书讲学,就孙尚书了。是不是还要从翰林院调几个侍讲?”

    “等朕把、、、还有的字先认识了,再安排翰林侍讲。不然怕那些饱读四书五经的翰林会笑话朕啊。”

    最后这一句话,朱由校配合了腼腆羞涩的表情出来。让周嘉漠认识到眼前的新君,真的只是个少年郎。

    可在宽大御案后面坐着的新君,接着说出的下一句,就如一桶冷水泼到周嘉漠的头顶了。

    “还有老尚书不要忘记了,在职的京官要在一月内要填好这份文书。朕把东厂的所有人手都撤了回来,他们可以替都察院的御史去各地衙门核查,看每位官员是否在文书上造假。”

    王安把才记录下来的那份文书放到书案上。朱由校用手指在上面轻划。

    “王安,你把他做成表格,像木头上放线一样,一格一槽横着来,看起来一目了然。”

    王安也是聪明人,他知道新君以前唯一能玩的就是木头,也明白他说的一格一槽是什么意思,很快就按照朱由校所要求的做好。

    朱由校接过来看看,对王安赞道:“甚好,就先用这个,写不下的内容可以另附纸张。若是用起来发现有什么不足的地方,以后再修改好了。”

    然后他示意周尚书可以带着表格范本离开了。

    周嘉漠行礼告辞,他觉得好像有什么事儿忘记了。他有点儿恍惚地走到门口,猛然想起来是什么事儿了,急急地回身问新君。

    “陛下,老臣收到的那些礼品怎么办?”

    “你先收着,等先帝落葬了再送进宫。以后卖了充军饷。”

    “谢陛下。”周嘉漠得到这样的回答,彻底放心了。

    王安跟在周嘉漠的身后,送他出去。

    “这些人也是的,想在朕的朝廷做官,怎么不想着给朕送礼呢。”

    周嘉漠一脚门里一脚门外地趔趄了一下。

    也亏得王安出手快了,不然周嘉漠就要在门槛上绊倒了。

    作者有话要说:  周嘉谟(1546-1629),隆庆五年1571年进士。先任户部主事,韶州知府。后历任户部尚书、工部尚书、吏部尚书等职。万历末年,齐、浙、楚三党争权,官员的任免升降,吏部不能作主。

    他出任吏部尚书后,用人唯才,罢斥朋党之首及jian邪者。

    光宗继位后,他反对郑贵妃邀封皇后。

    熹宗即位时,与杨涟、左光斗等迫使李选侍移宫。终因触犯魏忠贤而被诬陷,乃辞官归籍。

    天启五年(1625年)复遭魏党迫害,被削籍。

    崇祯元年(1628年),起为南京吏部尚书,加太子太保。卒赠少保。

    很正很能干的人。

    第755章 木匠皇帝10

    英国公出了乾清宫的内书房, 新君昨天就给了他极强的违和感。今天这样的感觉更强烈了。朱家以前选尽了勋贵出生的女儿进宫,张家女也就只做到贵妃。新君他凭什么可以相信张家女生了太子后,张家还会继续像过去的这两百年一样呢?

    他边往外走边觉得新君不对劲,但又说不出哪里不对。只好把事情撂下, 先把新君吩咐的正事办了。一回到五军都督府, 他就打发几个亲兵立即出发,一定要赶到世子张之极的前面到洛阳城门守着。

    他当着围拢在他身边的勋贵, 对亲卫转达天子的口谕, “凡是没跟上世子及时赶到洛阳福王府的, 都去军营里当军卒练半年。”

    围在英国公身边的勋贵, 多是因为自家有儿子跟着英国公世子去了洛阳。听说天子还有补充的口谕, 立即就有人叫苦连天。

    成国公朱纯臣先开口说道:“老张,你知道我那儿子十五岁才学的骑马, 我老娘就是怕她那宝贝孙子从马上跌下来, 有个闪失伤了的,这还限制到达的速度了, 哎呦,这可怎么是好?

    类似的话不少。

    英国公绷着脸道:“咱们勋贵人家出来,以后不就是要领兵打仗的嘛。连骑马都报怂了,以后怎么上阵杀敌。”

    “就咱们家的那些小子还上阵杀敌呢,我看他们那些小崽子上去了, 也就是去给建奴送人头的。”

    朱纯臣太知道自己的儿子了,亲娘简直要把这唯一的孙子当成姑娘养了。

    张惟贤皱眉,“知道自家儿孙是什么样还不赶紧把他们cao练好了?!不然你们以后的爵位还能承继得到么。”

    说到爵位承继了, 围在张惟贤身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