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彼岸繁花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061

分卷阅读1061

    都知道彼此心里在想什么。

    “你要禅位吗?”伏寿揪着刘协的衣襟问。

    “阿寿,朕要是不禅位,等孙策打进洛阳,这宫里别说你我,就是我们的俩儿子也会葬身之地都没有啊。”

    夫妻俩哭了又哭。

    刘协哭完以后,觉得心里的憋屈少了很多。

    他握着拳头说道:“我想明日派孔北海去见孙策。袁本初已辞世,封孙策为大将军,看看能不能拖延些时日。”

    “好。伯和,不如让我父亲和董将军征兵。若是孙策强攻洛阳,你无任何失德,这帝位他也不是那么好得去的。”

    刘协摇头,“不妥,我们匆忙之间征集的来的军卒,未必能抵抗得了孙策的大军。你看袁本初能消灭的公孙瓒,可他对上曹孟德就败的丢盔弃甲。据说孙策把曹孟德从兖州赶走,居然不懂刀枪,是用的什么阵法。咱们不征兵,孙策或许拉不下脸直接进攻洛阳。要是征写不顶用的军卒,给了他借口……”

    伏寿握住丈夫的手用力,刘协反手与妻子双手紧握。俩人心里都明白,决定他们的命运、决定汉室能否继续传承的时候就快来了。

    第738章 武烈皇后84

    翌日, 天子刘协召了孔融觐见, 温声对孔融说话。

    “孔大夫,朕知你昨日在朝堂之言是发自肺腑, 是为汉室不可多得的忠臣柱石。但如今吴侯势大,文举还是要谨慎些。”

    孔融昨日在朝堂抨击孙策, 是他一贯的秉承自己性格所为。但天子能这样提醒他,把他感动的热泪盈眶, 立即躬身再三相拜。

    “臣当不得陛下的柱石之言。恨不能以己身为陛下安定九州。”

    刘协从御座上起身, 扶住孔融。

    “唉。也是朕无能。冲龄登基,如今也十余年,于国于民竟是无半点作为。”

    孔融张嘴,一串的话不经思考立即脱口。

    “于国于民无作为也怨不得陛下, 想那董卓挟持陛下去长安, 如不是陛下谋算得当,哪里能够东归。惜天下被诸侯割据,不复光武年间将士用心, 九州听命四海臣服。”

    “是啊,要是将士用心, 何愁四海不能臣服呢。”

    刘协怅然。

    孔融想想建议道:“陛下, 现大将军袁本初仙去,何不将大将军授予吴侯孙策?也是陛下信赖他能牧万民守疆域呢。”

    刘协拍手称赞,“文举提议甚好。就拜吴侯为大将军。不知孔大夫可愿意执节去吴侯军中?”

    孔融立即回答:“固所愿也不敢请耳。”

    太尉杨彪得知天子欲拜孙策为大将军,匆匆赶过来求见天子。

    “陛下,拜吴侯为大将军尚要商榷。吴侯如今兵多将广, 再拜其为大将军,可不是令其有名正言顺之借口?”

    天子看着忠心耿耿护卫自己从长安归来的杨彪,在心里叹息。太尉忠心可靠,虑事却没有长远眼光。可君臣共经磨难,情分却非寻常人可比。天子遂推心置腹地杨彪细说。

    “文先,先吴侯已经拥有天下十州之地,长史府不提,冀州、幽州落入其囊中,可能也就是旦夕之间。朕这洛阳所在的司州能独善乎?”

    杨彪张张嘴,却说不出来安慰天下的话。

    “朕拜吴侯为大将军也是无可奈何之举。有君臣的名义在,想那吴侯也未必肯做篡汉的逆臣,即便想做也会多一点儿顾忌。”

    “陛下是说事缓则圆?以待天下有可能的万千之机会?”

    杨彪听着天子的肺腑之言,忍不住开口去问。

    “是啊,文先,这十几年我们君臣不就是这样过来的嘛。董卓权倾一时,被天下群英征讨,也未能伤他一分。可他就是毙命于王子师和吕奉先的手中。董卓余党李傕、郭汜、樊稠等横行跋扈,李傕和郭汜相争斗,我们才得东归之机。现遣孔北海替朕去拜吴侯为大将军就是此意啊。”

    杨彪被天子说得满脸惭愧,“陛下,是臣想的不够长远周全。孔北海性格刚直不阿,言辞激烈遇事不肯转圆,臣恐其触怒吴侯。犬子修聪明机变,可否遣犬子服侍孔北海同去?”

    天子知道太尉杨彪的儿子杨修。那是个学问渊博、为人守礼、极聪明有智慧之人。自己的皇子就是由杨修启蒙的。太尉评其聪明机变倒也不是夸张。同时他也知道杨彪举荐自己的儿子杨修与孔融同行,是想让儿子替孔融分担孔融可能遭遇到的危险。

    “文先,你这又是何必呢。德祖正是大好时候呢。”

    天子的言外之意是孔融此去可能会遭遇生命危险的,杨修不到而立之年已经是郎中的高位,实在是不适合也没必要去冒险。

    杨彪对天子再拜,“昔年文举不畏曹司空,舍命去见曹孟德使臣免于横祸。如今陛下已经择定文举为天子使节,小儿只是郎中不能替换文举行走,但侍其身周也是应有之义。公私两便罢了。”

    天子刘协见太尉杨彪坚持,也就只好点头应允了。

    那边孔融得了天子的指派以后,因各种旌旗绶带彰表册印等尚须时日。他便归府与妻子先说自己要执节去吴侯军中代天子行拜大将军之事。

    郗氏(杜撰之姓)闻言就忍不住垂泪。她只二十出头,家世不显是孔融后娶之妻。

    孔融曾在青州北海为相八年,自以为是,万般人物都不入其眼。夸夸其谈者得其青睐,能任实事者无华丽文章不得其器重任用,导致北海狡民宵吏,猖獗乱市。若无黄巾军夺去朝野的关注,其治下的北海将成为弹劾的首位。

    适逢袁谭领军攻打北海,双方战斗自春至夏,最后守城的将士仅余数百人,城内已经短兵相接,他仍然仍然凭几读书,谈笑自若,不曾安排妻儿避祸。等到晚间整城陷入袁谭手里,他一人仓惶出逃,发妻和未成年的儿女都被袁谭所掳。

    然后他官拜御史大夫后再次娶妻,现幼子刚蹒跚学步。郗氏肚子里还有一个呢。

    这俩便是后世“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对话的一双儿女。

    孔融见她啼哭就不悦地斥道:“替天子去军中执节,你为何啼哭?”

    郗氏见孔融气恼,便有些胆怯了。勉强收了眼泪,犹豫了片刻才嗫嚅道:“大郎方学步,我这即将临产,家里若有事,可怎么好?”

    “家事岂能在国事之上!”

    郗氏眼泪再度奔泻而出,孔融气得拂袖而起,“无知蠢妇,只知一家一户之事。”

    管家见主人出来,赶紧迎上来说:“羊郎中来了有一会儿。”

    孔融平时不怎么待见羊衜这个大女婿,也不准家人再以女婿相称。原因是孔融的长女在生产后不久就去世,羊衜很快续娶了蔡邕的次女为妻。在孔融的眼里,羊衜不能为妻子守满孝期,实在是不知礼之人。

    他不屑与羊衜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