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彼岸繁花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042

分卷阅读1042

    ”

    “所以,阿娘你说的立规矩对儿子来说就不是什么问题。倒是那个计划中的土地全部收归到皇室的手里, 才会引起有地的士绅豪族、甚至像吕蒙这样的人都可能会反对儿子呢。”

    孙策说的轻描淡写, 但是他眼中的光芒、紧抓住的络子的扭曲,都反应出他内心的不平静。

    吴国太收完最后的线头,把络子从孙策手里抠出来, 仔细调整形状, 嗔怪孙策。

    “看你给揪的,一会儿阿绍洗好了出来, 会不高兴的。”

    孙策讪讪,“儿子也不是有意的。阿绍现在懂这些么?”

    “怎么不懂呢。阿绵这几天的爱戴都是他给挑选的呢。大乔不按着他挑的穿都不行, 这霸道得说一不二的性子, 也不知是像了谁了。”

    孙策看着母亲抱怨阿绍霸道, 但语气里的喜爱是藏匿不住的。便笑着凑趣道:“一定是像了我阿翁了。”

    吴国太莞尔一笑。

    “伯符,说道后宫的规矩可是要从你开始立的。你阿翁后来也没少收了人的。”

    “阿娘,这个我明白。我记得丁氏那时候让阿娘的难为、我心里的难受,我不想阿绍再尝我那时候的滋味。阿娘你要信我。”

    “好。阿娘信你的。所以你要在阿绍成年前好好活着, 灵帝三十三而终,少帝是十五岁被鸩杀。你阿翁是三十五岁阵亡,你那年攻打笮融受伤,”

    吴国太停下, 看着孙策不语。

    “阿娘,那时候儿子不是刚刚起兵么。还没有资格不领军上阵呢。你看这一次我就没有带军出征。”

    “运筹帷幄之中,”

    “决胜千里之外。儿子记得的。再不会冲锋陷阵了,儿子已经在学汉太/祖高皇帝的用人之道。”

    “至于你说的吕蒙等新贵会反对你,出现的几率不大。从你起兵就没有赐田地下去,东吴这面不需要担心,投靠过来的那些东吴旧有的世家,他们手里的田地也并没有多少。难在荆州呢。”

    “是啊,当初就不该接受刘琦的投降。”孙策拍拍脑门,“还是硬打下来的地方好办。”

    “那是自然的了。可再难也得做下去。这天下几百年大乱一次,不说夏商周,就是汉室,王莽篡汉前天下就已经祸根深埋了,汉光武帝重兴汉室的时候就与汉太/祖高皇帝初建汉朝一般。前面是两百年出头,后面到现在也差不多是两百年了。

    要是你想想你阿翁战死、你这十年身先士卒冒着生命的风险获得的一切,在两百年后就要化为乌有,然后子孙还要冒着被鸩杀、被挟持、没有半点尊严的风险,你就会觉得这么做是值得的了。”

    吴国太早给孙策深入分析过汉元帝刘奭后期,因土地兼并盛行、皇权(中央集权)衰落、官宦豪绅阶层与自耕农、失去土地的佃户之间,不可协调的矛盾日益加深,最后导致西汉由盛转衰的历史。

    至于宦官作乱、外戚当权反而是容易解决的事情。

    孙策深深地点头,“阿娘,儿子都明白。昔年在江东的时候,阿娘所讲的那些儿子都记在心里,不会畏惧有士族的反对就不去做的。

    前面有赤眉、后面有黄巾,发生这样的事情就是敲响了帝室的丧钟。若是现在开始采用大司马师丹的数量限制,是不是就能够避免土地兼并呢?”

    “那就是在给以后的隐田、隐户的出现留下可钻的漏洞。不仅清查要花费很多的人力物力财力,最后官官相护还是查不清楚。想想在江东我们收到的那些土地,剩下的也就是十之一二了。你现在无论怎么做,张昭、张纮都会支持你,明天把荀文若说服了,让他把益州全境都照江东办理了。”

    孙策笑得开心,“要是等荀文若知道派往牂牁郡、涪陵郡、巴东、巴西、巴郡等地的县令,已经开始土地登记租赁了,又该像今天看那本一样了。阿娘,要是他看到太守、范令等事务守则、考核表格,更该吃惊了。”

    吴国太微微一笑而已,那些东西里面糅合了后世不少实践经验的精华,若是他不惊诧反而奇怪了呢。

    阿绍被洗的白白净净地抱了回来,孙策伸手把儿子抱在怀里,接过丫鬟手里布巾给他擦头发,嘴里叮嘱着。

    “跟阿嬷睡觉可别尿床啊。”

    阿绍不服气,“阿翁,我不尿床。”

    吴国太伸手接过抱过阿绍,“伯符,你回去。你记得和大乔说,明儿我去前面会把阿绍先送过去的,让她早晨不用过来了。”

    “好。阿娘,那我先回去了,你也早点安歇。”

    “嗯,去。”

    吴国太在大乔怀阿绵的时候,把阿绍带在自己的身边照顾。等大乔除了月子以后,吴国太把阿绍送回去给他们。为阿绍好,他更得在父亲身边长大。只不过阿绍又舍不得祖母,最后变成每五天过来住一晚。

    “国太,热水备好了。”丫鬟过来提醒。

    “好。阿绍你乖乖在帐子里不要出来,等阿嬷洗澡回来给你讲故事。”

    吴国太把阿绍塞到帐子里,盖好夹被。

    “阿嬷讲小猫钓鱼。”

    “好。”

    果不出孙策和吴国太所料,荀彧被孙策权利所达地域的赋税政策震呆了。所有的土地收归到孙策的名下,百姓根据自家的人口和能力,租赁要耕种的田亩数量,只须缴纳三成的地租,然后再没有其它任何要缴税、要承担的徭役。

    要让荀彧从心里说,好不好,好!百姓的负担是减小了很多很多。租赁的土地多、缴纳的多、自己余下的相应也多。

    当然孙策获得的也更多。

    亏得是谁呢——既往不需要缴税、有免税资格的宗室、官宦、士绅。

    “这能行的通吗?”荀彧皱眉问在座的东吴这几位高层。

    张昭笑着说:“东吴已经实行了几年了,效果你都看到了。”

    “子纲、子布,你们名下的田地呢?”

    张纮摊手,“我与子布更是要带头跟随伯符了。”

    “文若,如果从眼前的利益看,我与子纲是吃亏了。但是从长远看,就像国太说的了,子孙有能耐,留田地有何用;子孙没能耐,留也留不住。倒不如让儿孙像仲谋、叔弼一样努力学文习武,凭自己的能耐挣饭吃、挣衣穿。”

    荀彧的父祖都是朝堂响当当的人物,兄弟们也都是满腹经纶才华横溢的俊杰。至于自己的儿子、带在身边的侄子,荀彧敢说他们在江东谋个县令还是不难的。

    他自己是立即接受了这样的土地政策。

    “吴侯、国太,这政策我与子布、子纲是一样的态度。我就是担心会不会在益州遭遇当地世族的抵抗。”

    “所以我让公瑾慢慢地打益州 。打下来一个郡就做好一个郡的土地登记和租赁。刘璋就是有再多的军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