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彼岸繁花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945

分卷阅读945

    娘担心了。来来,阿翔坐过来。阿权你这几日辛苦了。”

    “阿娘,我是长大了,大兄让我带三弟读书习武。”

    孙权赶紧表白。十岁的他正是自觉自己是个大人、不想被当做孩子看的时候。他平素里最恼的就是父亲和母亲把他当小孩子。这次吴氏生病,孙策顾了外面就管不过来里面,周瑜劝他把孙翔交给孙权照管。孙策和周瑜商量一番,还对孙权说要是他能带好孙翔,以后就把他当大孩子对待。

    吴夫人立即猜出孙权的小心思了,立即笑眯眯地感慨起来,跟着称赞孙权。

    “你能带好弟弟,让阿娘放心养病,让你大兄和公瑾兄能全心顾着外面,真是个好孩子。你长大了,真的是长大了,能帮阿娘和你大兄了。”

    孙权从母亲的嘴里听到对自己的肯定,兴奋地涨红了脸。

    吴夫人还继续夸他,与孙策答应他的话不谋而合。

    “你是个好样的。能听你大兄的话照顾阿翔。过几年你长到和你大兄一样高了,就可以跟你大兄一样率领部曲,领兵打仗了。”

    孙权兴奋地红了脸,高兴的快坐不稳,好像他马上就能和大兄孙策一样高了。周瑜和孙策相视一笑,眼神里全是对吴夫人哄孙权的了然。

    这孙权,现在是家里的刺头,只能用好话顺着哄。不然对他讲大道理,他会把似是而非的东西搅合到一起和你争辩,纠缠起来多数是讲不赢他的。遇事不禁气得别人恼火,他还不服气呢。

    于是,所有的人都不约而同地采取顺毛驴抹扯的法子,事半功倍。

    早膳是简单的粟米粥,rou馕,小菜,还有一人一个的白水蛋。昨天晚上孙策已经和厨娘交代了母亲的话,早晨又与周瑜和二个弟弟做了交代,只说吴氏不愿意他们练武弱了身体,也会让阿翁不快,全家即日起不再素食了。

    一时用罢早膳,吴氏就对周瑜说:“昨日伯符与我说了你俩商议的安排,就听你俩的。我现在身体也可以了,咱们明天就动身去江都吧。”

    周瑜有些不放心,“义母,我带了不少的部曲,留在这里也能护卫大家周全,你还是再安心地将养几日吧。”

    “好孩子,我若是身体没有大好,自是不会与你说这样的话。你放心了。今日你们各人都去准备明日出发要带的,我去再躺一日。可好?”

    周瑜看吴氏的脸色确实与正常的时候没有差异,才点头同意了。然后与孙策一起站起来告辞,去安排明日出发要准备的事情。

    “阿权,阿翔就全交给你照料了。他的所有东西,你盯着他的婢女给收拾好,能替阿娘办好么?”

    吴氏看着跃跃欲试的孙权,立即就猜到这小儿郎的想法。

    孙权见母亲重用他,如平日交代大兄、长姐照顾他一般,便凝重了神色,站起来郑重地抱拳应道:“喏。”

    然后拉起孙翔,“阿娘,我带三弟去整理什物去。”

    “别忘了今日该做的功课。”吴氏叮咛了一句。

    “是,阿娘。”

    “阿翔,你是个乖孩子,不用阿娘像cao心你弟弟meimei那般,你会听二兄的话,是不是?”

    吴氏摸摸孙翔的包包头,认真地问孙翔。这孩子与孙权的年龄差距小,向来是不怎么服从孙权的,总是要挑战孙翔作为他的二兄长在他面前的权威。偏偏他又比孙权的心眼儿灵活,既往闹腾起来的时候,常把孙权陷进有理说不清的地步,兄弟俩的关系没那么融洽。

    而幼时的这种关系模式,一直带去到成年以后,孙翔后来没少在掌了江东的孙权手里吃亏。

    孙翔听了母亲连拍带哄的话,忘记了和二兄做对,他用力地点头,咧着豁了门牙的嘴笑开了。表示自己是和弟弟meimei不一样的,会听你二兄的话,不用阿娘再cao心。然后学着孙权给母亲行礼,顺从地把手交给孙权,由着孙权带了出去。

    婢女笑的捂嘴,“夫人哄好了二郎君和三郎君,今儿会清静了。”

    吴夫人一笑,识哄的小孩子,最好带!

    把几个大儿子安顿好了,吴氏转去后堂去看小吴氏和女儿等。他们借住的这宅子算是宽敞得了,三进三间的架构,但是架不住孙家的人口多,每一处都塞得满登登的。

    “阿娘。”

    吴氏到了后堂,小吴氏带着孙嫒和孙珊姊妹俩,刚哄着孙匡、孙郎和孙仁吃完早膳。几人见吴氏能走动了,都欢喜起来。

    这几日小吴氏日夜去照顾吴氏,张氏帮着孙嫒安排所有人的起居饮食,孙嫒还要与孙珊一起带着弟弟meimei,累得不轻。但是从孙坚猝死,吴氏重新安排内宅事务,让孙嫒和孙珊姊妹俩把孙匡和孙郎带在身边照顾,小吴氏只管带着她亲生的幼女孙仁。

    孙嫒大了,明白吴氏的心里想法,再辛苦她也硬抗了下来,不肯把孙郎交回给丁氏去照顾。

    没了丈夫做依仗的丁氏,儿子又被主母带去交给嫡长女照管,她做出像没生养的妾侍一般的模样,规规矩矩地缩着,再不敢像以前那样了。因为她现在的一切都被主母掌握着,惹了主母不高兴,不定会把她卖去哪里呢。

    要说孙坚死后,谁最悲伤,那绝对不是有四子一女的吴氏,也不是孩子最小的小吴氏。她们姊妹俩有将长成的孙策做依靠。

    所有人的悲伤都比不过丁氏,所有人的凄惶也都比不过丁氏。她是再没有想过英勇的丈夫,才三十七岁就突然去世了。

    那些没生养过的妾侍,虽也担心被主母发卖去不堪之处,但不像小丁氏那般惶恐,她怕母子被分离,怕与儿子人海相隔,以至再见不到如今尚未记事的儿子。

    不过短短不多的时日,往昔与小吴氏竞相争艳的花朵般的她,就有凋谢的苗头了。

    可现在吴氏换了内芯了,没空儿去整治丁氏,当然这也是丁氏缩头鹌鹑的模样,没跳出来给她添堵罢了。

    “meimei,你去和其他人说一声,咱们明儿早膳后就去江都。你把仁姐的东西都收拾妥当,明儿个你带着仁姐坐车。”

    吴夫人先吩咐自己的meimei。

    “阿姐,你的身子能上路吗?到江都可还有不近的路程呢。”

    小吴氏很担心,忧虑地望着长姐。

    “没事儿,我好的差不多,一会儿再回去躺躺。路上也是在车里躺着。”

    小吴氏见jiejie坚持,就听话地带着婢子去了。

    “你们姊妹俩就照管好阿匡阿郎,别忘记了什么东西,到了江都还得补买。”

    “是,阿娘放心,女儿明白。”

    孙嫒知道父亲的去世,使得家里再没了父亲在世的那般进项,阿娘早与她和长兄说过家里的经济状况,能省一个就不会浪费半个。

    大姑娘了,懂得管家理事,懂得柴米油盐,懂得长兄以后起兵要用银钱的地方更多。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