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彼岸繁花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933

分卷阅读933

    使陛下达成大唐疆域的梦想受阻,下官恐相公成为陛下祭旗之人。”

    “你……”

    “那几个御史是被陛下用来杀鸡骇猴了,既往不知那要骇的‘猴’是谁,而今下官从柴尚书之处明了,是所有阻碍陛下达成心愿的人。相公谨慎。”

    李纲摆手,让秦桧退了出去。室内陷入窒息般的寂静中。

    李纲明白女帝警告自己的“下不为例”不是说说而已,这秦桧就是女帝选出接任自己的下一任宰相。只看秦桧推崇女帝、唯命是从的样子,若是自己罢相,不仅是自己满腔抱负无处施展,朝廷也势必出现女帝一言定乾坤的局势。须知君权要有节制,才不会出现一人昏聩而致天下黎民遭殃的旧事。比如那隋炀帝,惊才绝艳的一代帝王,他的哪一项大政,都是值得讴歌的举措。

    可他数政并举,却导致天下百姓揭竿而起,害得隋王朝是土崩瓦解了,可苦的还是黎民百姓。

    李纲反复思考现在的天下形式,忖度朝堂的文官能支持自己这时候争取辖制君权会有多少人,如果这些人都被罢官、或是主动致仕,是否能让女帝屈服?他算来算去,喟然叹息——女帝清明勤政,内帷无可指摘,大元在蒸蒸日上。愿意参与限制君权的人,不足文臣的半数。即便全部离去,有太学里那些待岗的准官员在,对女帝也构不成压力。

    可等到女帝昏聩的时候,她大权在握也成定势,那时候还来得及吗?

    李纲有为天下的未来担忧之心,但他也承认秦桧那杀鸡骇猴的话惊醒了他,女帝她只需要听令行事的宰相。

    看女帝对柴进夫妻的闲置,他笃定寿王进宫之事、柴进在钦天监做了手脚,此事违背了女帝的心愿。那柴进可是跟着她从梁山而来,柴夫人又是她心腹信臣。女帝把柴进放在礼部尚书位置的意义重大,即便如此,因为柴进引发了御史弹劾,女帝就摆出冷待、抛弃素日深信的柴进夫妻趋势,可见其心性的冷漠和冷酷。

    这也让他认识到,宰相从还是不从,女帝的心意都不可能更改——最多是换个宰相。

    坤泰的第二次科举,录取的女进士人数大幅上升,男女所录取人数接近各站半壁江山了。这是朝廷有意放出的信息,男人读书的人数多,最后与女子取的人数一致,由此可见还是女子容易做官。

    由此带动了女童在全国读书的新纪元。

    这第二次春闱还单独开了别开生面的医科考试,由太医院正主持对所有郎中进行考核。合格者发给继续行医的资格,不合格者留在太医院培训半年到一年。

    这是前宋覆灭以来第一次对医士的考核,参加者云集,比进士科还热闹。纷纷攘攘半个月以后,大部分参与考试的郎中都拿到了初级医士的认证。

    安道远奉女帝诏令,把梁山那一套经过太医院院正认可的医疗防疫、外伤治疗方法、妇儿千金方要集结成册,免费发给报名参加考试的所有人。

    大元的春天是欢欣轻快的,大元的百姓也在期盼再来一个丰收之年。在这举国欢欣轻松的日子里,大元的边军是摩拳擦掌准备向西南、向南开拓疆域了。

    秦明回到汴梁结束休假的第一件事儿,就是替换出了李俊等水寨的将领,让他们能够去南边训练更多的水军。 .

    第652章 652、扈三娘88

    扈琳的番外

    在孤出生之前, 阿娘就写好了册封太女的诏书。我曾经缠着阿娘追问,若我不是小娘子是小儿郎呢, 是不是阿娘就要把太女给二娘子当了。

    那时候我已经明白当太女意味着以后可以接过阿娘的帝位。

    我这样追问阿娘是有足够的道理。因为阿娘偏爱小娘子们是举国闻名的,但也不是说对小儿郎们就不好。而是从阿娘开始, 大元的小娘子可以和小儿郎一样去读书、进学、做事、做官,享有和小儿郎一样的权利。

    阿娘说那是男女平等。

    关于男女平等,阿娘给我讲了许多, 小时候我拥有与小儿郎一样爬树下水的权利。在我更大一些的时候, 阿娘讲解的内容也变化了很多,每逢这样的时候爹爹总是在一边笑着点头附和。

    我知道, 不论阿娘说什么, 爹爹都会认为阿娘说的对。就是阿娘说月亮是方的,爹爹也会凑趣捧着阿娘的话——“看起来真的有角啊”。

    我常会忆起阿娘弹琴、爹爹舞枪的光景,也会忆起阿娘和爹爹对练,教自己招数的时光。忆起爹爹给我喂招的时候。忆起自己初学弹琴,让爹爹配合舞剑的那次, 阿娘突然在我身后伸手快速挑抹, 打断了我才学的曲子节奏, 害得随着琴曲慢悠悠的节奏舞剑的爹爹, 急急转身不迭差点跌倒。

    爹爹只笑嗔阿娘的玩心和我是一样重。后来想起来,爹爹对我的纵容和溺爱, 还比不及他对阿娘十分一。

    可那样的爹爹,去了江南再没有回来。

    别人都认为阿娘是不伤心的,只有我才知道那一年阿娘搂着我睡觉的时候, 滴到我头发上的泪水有多少。

    只是阿娘在人前从不显示她的喜怒哀乐,最多的时候不过是沉着脸盯着人看罢了。

    阿娘曾经在我装睡的时候叹息过,到底还是在杭州的六和寺啊。不该让他去江南的。

    那字字句句里含着的悲哀,比李师傅给我讲的任何伤感诗句都扎心。

    等我长大了,有了心仪之人,有了心爱之人,有了岁月的磨砺之后,自觉体会了阿娘那时候的几分伤心。

    鸳失爱侣也就是这样的吧。

    可年近花甲的阿娘却不以为然地对我说鸳鸯才不是什么坚贞的好鸟,雄鸟也会偷情的。坐在帝王的位置上,称孤道寡就别痴心妄想情情爱爱了,实力不足连命都保不住的。

    这个我从小就明白。

    西辽、黑汗、吐蕃相继灭国,这些国家的王室子孙,阿娘是一个没留。就连出嫁的公主郡主及其子孙,阿娘也没留。

    阿娘说天知道这些王室的子子孙孙里,会不会有奇才,她怕给我留下祸根。尤其是对辽国,阿娘看得尤其紧。超过十人的部落就不留。这也是后世对阿娘毁誉参半,不,史册将阿娘记为残忍好杀的根源。

    阿娘说过她唯一后悔的就是征伐的脚步太快了,如果放慢一点点,如果……

    可阿娘为什么说到底是“在杭州的六和寺啊。不该让爹爹去江南呢?”

    阿娘始终没回答我这个问题。

    唉,还是回到前面关于圣旨和太女的话题。

    阿娘那时候骗我说,我在她肚子里的时候告诉她自己是小娘子了,所以她才写下那样的圣旨,若我告诉她自己是小儿郎,她就会写下册封太子的诏书。

    我信阿娘的话。那是我要过八岁的生日了,meimei扈斌出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