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彼岸繁花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871

分卷阅读871

    那样?那我们怎么办?”

    “把赵家父子踢下去啊。然后把整个天下都按着梁山那套规矩来管,如何?”

    武松发自肺腑地舒了一口气。

    “那最好了。大将军,我以前是最不屑那些规矩的。可在山上被你和裴宣管的日子久了,只要守规矩,各个都也活的更舒服、更自在。以后全天下若都是这般的模样才好。”

    他略顿顿,接着说:“其实那太子还不如说柴大官人心怀不满,聚集贼匪、呼啸山林、意欲谋反呢。”

    “聚集贼匪、呼啸山林,这一串的词儿,也是你从茶馆听来的?”

    武松点头,他和几个近卫的任务就是要去各茶楼,收集市井消息。

    扈三娘笑,“不是柴大官人要谋反,是他的将军要谋反。武二郎,你们好好守在院子里,我已经给了赵家父子够多的时间了,再拖几个月就来不及了,该敦促敦促他们了。”

    是夜,扈三娘往皇宫里丢了大量的迷药,然后在皇宫内室里仔细搜索,到底把道君皇帝找了出来。

    她一盆冷水泼醒道君皇帝父子俩,用剑芒比着郓王说:“你要叫喊,我就立即打发了他。在禁军围过来之前,也来得及送你上路。”

    道君皇帝久在富贵乡,立即吓得白了脸,干张着嘴说不出话来。

    郓王年轻气盛,尚有几分血勇。

    “你若敢伤了我们父子,你也要被五马分尸千刀万剐的。”

    “我们试试?”

    扈三娘抬手,剑芒贴着郓王的头皮闪过,削掉了郓王的头顶的头发。纷纷飘落的黑发,让郓王下意识去摸自己的头顶。

    而看着扈三娘使手段的道君皇帝,忙开口说道:“义士且慢,你有何要求,不妨一说。”

    “好啊,咱们先谈谈啦。”扈三娘好整以暇,自己拖了一张椅子坐下来。

    “东京城里的那几本书,你们父子都看过了,官家做何想啊?”

    道君皇帝在剑芒的压迫下,苦着脸道:“自是要加强九边,防备金人入侵。”

    扈三娘讥诮,“你觉得依靠大宋目前的军队,能防得住吗?连梁山泊那几万人,朝廷来来回回的去了三十多万人马,也没能怎么了梁山。就是这皇宫,你调了上万的禁军,也都没守住呐。”

    道君皇帝脸红。

    郓王不服气,“大宋将士也不都是无能之辈,本王带兵去驻守九边,如何会防不住。”

    “你带军?你是怕大宋将士死的慢吗?你自己摸摸良心,你这二十年有多少时间花在军营,你有什么本事去领军啊?凭你是皇子,纸上谈兵吗?你真有本事,替了高俅、童贯,去梁山试试?”

    郓王被噎得哑口无言,他在如何自命不凡你,也知道朝廷有那么多的将军折戟在梁山,那些将军有比他强的是一定的。

    扈三娘看着父子二人都不说话了,盯着道君皇帝说:“若不是看在后宫女子和百姓可怜,我可以几年后,待你们赵家宗室丢够脸,金人掠了你们父子妻女北上后再出头。那时候天下的民心归属也很容易的。”

    道君皇帝的脸色遽然变来变去。

    “给你机会,保存赵家宗室的颜面,保住你父子的命,可你却不珍惜,莫非你认为非得你那道禅位诏书吗?”

    道君皇帝立刻醒悟到现在是太子监国,来人可以杀了自己,然后问登基的赵恒要禅位诏书的。

    作者有话要说:  宣和五年

    --七月,前辽国将领、金平州留守张觉以平州降宋。

    十一月,张觉事败逃奔刚成为北宋燕山府的原辽燕京,金人以私纳叛金降将为由问罪,北宋燕山府不得已斩了张觉。

    后来,完颜宗望以张觉事变为由奏请攻宋,最终导致\\\\\\\"靖康之难\\\\\\\"。

    宣和七年--金太宗令谙班勃极烈完颜斜也为都元帅,统领金军攻打北宋首都汴京,由于李纲的顽强抵抗,金兵无法攻入,双方订\\\\\\\"城下之盟\\\\\\\"。

    第620章 扈三娘56

    道君皇帝脸色灰败,颓然瘫倒在椅子上, 仿佛失去了所有精神一般喃喃自语:“无论你怎样的说法, 你就是要夺走赵家的江山?”

    扈三娘哂笑,“是, 只是方式会略有不同罢了。一种是等你们赵家丢脸后, 再从金人的手里夺——让全天下的百姓感激我。另外一种就是现在了, 拿了你赵家的江山, 就要抵挡接下来对金国的战事。我现在找你相商, 你该明白给了你大好处的,你赵家的男男女女不必沦为金人的俘虏。”

    等扈三娘刺骨打脸的话说完,郓王不甘地插话,对着道君皇帝说道:“父皇,励精图治未为晚。”

    “哈哈, 赵佶, 你儿子不认可这两条路呢。赵楷啊, 你是聪明人白得了状元啊。莫非事到如今,在朝廷数次围剿梁山之后,我还会乖乖地给你时间,容你去励精图治?容你再看到明早的太阳?”

    扈三娘话音一落, 手中的剑芒吞吐, 一下了把道君皇帝靠着的椅子背削了一块下来。这一下立即惊呆了赵家父子, 隔了几丈远的硬木椅子啊。

    道君皇帝努力坐直,对着脸罩寒霜的扈三娘,说出的话似乎在求证什么, “如今朕只有一条路可走,就是写禅位诏书与你?!”

    扈三娘点头,眼神里闪出的光芒都是坚定的压迫。

    “对。写了有活路。和你说一声,再拿走帝位,这种行事是王道。与你们赵家的太/祖,不声不响就阴着来个陈桥兵变,夺去柴宗训皇位的霸道,还是有不同的。”

    扈三娘抬手,剑芒把碎裂的木块,又划成了更细碎的几块。

    “给你想一炷香的时间,把禅位诏书写了。不然……”

    “不然你待如何?”郓王乍着胆子,替道君皇帝发问。

    “如何?”

    扈三娘失笑。虽然有黑巾遮面,但赵佶父子能相像出他在面巾下冷笑的表情。

    “不写也很简单啊,现在就杀了你父子俩呗。等太子登基,明晚再找太子呗。你赵佶的儿子、孙子很多么?多进皇宫几趟,很麻烦吗?”

    道君皇帝只楞了一下儿,就毅然决然地开口了,“好,朕写。”

    扈三娘用剑芒比量着郓王命令他,“伺候笔墨。”

    拿到一式两份的禅位诏书,扈三娘扔给道君皇帝一份,“这个你自己明早在大朝会去念。然后带着内宫所有妃嫔,在午时三刻前离开。随身衣物也就罢了,其它的东西就乖乖地留在原处,否则莫怪梁山贼匪为了财物杀人不眨眼。”

    另一份传令高俅把大军交给梁山指挥的诏书,也在扈三娘的要求下写了。

    道君皇帝很上道地说:“明日下禅位诏书前,朕会先派人送这份撤军的诏书。只是后宫内眷颇多,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