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彼岸繁花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821

分卷阅读821

    人物了。

    自从扈三娘做了大头领,让裴宣重新修订了军规戒律后,扈三娘把所有人粗暴地划成三部分,作战、后勤(含预备)、督察。裴宣的位置先定在总督察, 监督山寨所有人的行止。待秋高气爽、到了公孙胜测算的良辰吉时,从扈三娘开始,各人都可以在拜过后山的英烈祠后,得到相应的将军等称号。

    而前面提到的童子军,就是梁山满了十周岁的孩子,不分男女都要加入的。五岁就上学的孩子,先加入童子军的预备役。十五岁以后童子军转为军卒的预备役,按个人能力等综合评定,分去梁山的那三部见习。

    十五岁以下的孩子,每天大部分的时间都在读书。萧让、蒋敬、吴用邀请了几位不第的秀才、举人上山,教导山上的所有人读书识字。而山寨里数术颇好的一些人,以蒋敬为首,承担教导算数、数学。蒋敬看乐大娘子教了一阵子算筹后,为着算筹不如算盘简便易用,把算盘在童子军里推广,美名其曰还可以用做护身的武器。

    寨子里每个人都很忙。除了那些六十岁以上、自认是再无一点儿能力的人,可以从容地白吃白喝。当然这样的人,寥寥无几。只要略微还有一点儿的能力,就会去后勤帮忙,比如说看五岁以下的孩子,陪这些孩子玩耍,是这些年龄大的老人家抢着要做的事儿。

    一些被被淘汰下来的年老羸弱、不适合继续做战兵的,则去后山养战马、去后勤的伙房、菜地等处。

    陆地练兵归了林冲、秦明、花荣三人教导。几个月下来,鸳鸯阵已经初步见了端倪,成效斐然。水军归李俊指挥、教练,还有张顺、阮家三兄弟这几个做头领,与李俊一起教导军卒,也都很认真、很卖力的。

    山寨最忙的人,蒋敬要算是其中的一位了。他不仅要管着所有人的读书、数术的普通学习,还要给山上所有数术学习有天分的人开小灶。因为扈三娘给他看了一些图纸,那些要制造出精密的□□、火/炮、火/枪的每一步,都离不开大量的计算。

    另一位就是公孙胜。他每天守在锻造熟铁、铜、□□那片作坊。那是梁山的重中之重的禁地。严禁任何人无令牌进出,也严禁任何人带进、带出任何物品。为了保密,公孙胜严格按照扈三娘的指令,每部分的零件都按照标准生产,以后由使用的战兵自己进行组装。哪怕生产环节发生叛离了,也不虞有泄密的可能。

    当然略微重要一点儿的部分,由公孙胜动手去装。而最紧要的部分,还是由扈三娘自己动手去做、去装配。

    对此公孙胜是彻底地服了扈三娘。

    要说不是天授,就扈三娘这样偏居一隅的女子,怎么能做出这些大杀器。

    第一架火炮完全是由扈三娘和公孙胜俩人组装完成。扈三娘特意选了晁盖和吴用离山的日子来试炮。

    公孙胜充当炮手,他在扈三娘仔细调验后,做出一幅莫测高深的模样,连发了三炮。等硝烟散去后,梁山众好汉看着千米之外被火炮夷为平地的山石堡垒,脑袋转得快一点的都知道,在这样的火器面前,既往崇尚的武功等能力,要在火炮面前退避三舍了。

    秦明忧心忡忡、满腹心事地来找扈三娘。

    “大头领,是不是有了这火炮以后,就要减少cao练军卒的鸳鸯阵、还有他们个人刀枪对战的能力?”

    扈三娘摇头,“秦统制,这火炮只适合用在双方的军卒接触前。至于接触后,还是要靠鸳鸯阵、还有你们的刀枪发挥作用的。”

    “不能用火炮把敌军都炸了?”

    秦明问的这话是代表那些没见过火炮的将领。大宋朝廷也有火器,不过都是在边关和东京,管理的非常严格。秦明自己也没接触过,所以怎么也对阮小二那些人说不清楚。至于林冲,他的职责就是教练京营军卒的刀枪,也没有摸过火器。而林冲听说的那一点儿有关火器的闲话,也是不足以安稳了梁山好汉们的忐忑。

    “我也想啊,可是现在还是做不到的。”扈三娘看秦明的样子,想着与他有同样想法的头领不会少,就只好多解释几句。

    “一则现在的火炮打的还不够精准,总有人能在炮火下存活,骑着马冲出来。二则还有阴雨天等自然条件的限制,比如下大雨的时候,火炮可能没法使用。最重要的是一发炮弹多少银子啊?我们梁山现在还烧不起钱。等我们银钱足了,凡是对阵就先火炮炸个百十发甚至更多。你让那些头领都定下心神,好好去cao练军卒。我们目前拥有的火炮数量,只能在攻城、还有两军对垒前先用一点儿,以图击溃对方的士气,打乱对方的针脚罢了。”

    “大头领,要是能打乱了敌对的士气和阵脚……”

    剩下的话秦明不用说了,扈三娘也知道他的意思了。

    “所以要多做些火炮,二来也需要调/教出能开炮且射准的炮手,这都要数术学的好的。你明白吗?”

    秦明立即领会扈三娘的意思。

    “大头领放心,末将会督促军卒,好好跟着铁算子学习的。”

    秦明获得扈三娘的解释了,底气充足地去聚义厅给其他将领讲解了。然后汇同林冲、花荣一起去校场,继续督促军卒练习鸳鸯阵。

    所有人都很忙。只有李俊不得不放下手里的正事,和阮小五带着十来个军卒,骑马去追李逵。

    再说李逵上岸以后,他把小舟随意地丢弃在水边,仰天长笑了一阵子。多日来龟缩在小院子里的郁闷,都随笑声发散了开去。然后他“呸呸”了两声,自觉吐出了所有的晦气,大踏步往西北疾走,要赶到晁盖和吴用的前面去。

    还别说,李逵真的就从荒郊野外超越到晁盖等前面了。

    李俊和阮小五带着十来个军卒,一路骑马沿着大路追赶,很快追上晁盖三人,却没有见到李逵。

    李俊勒马拦住了三人的去路,跳下马和阮小五一起给晁天王、吴军师、还有雷横问好。不等他发问,晁盖就急急问道:“小五哥、李俊,你们这么急着赶来,可是山上发生什么事儿了?”

    李俊知道晁天王更信阮家兄弟,往后略避了一点儿的身子,让阮小五出头回话。

    阮小五见晁天王发问,就上前回答。

    “好叫哥哥们知道,李逵那厮下了船以后,往东南水寨那边去,骗了岸边一个当值的军卒,抢了小舟离山了。大头领令我们把他追回。你们可见到他了?”

    吴用“哎呦”一声,叫了一个不好。

    “哥哥们,兄弟我担心李逵抄去我们前面了。”

    晁盖是很相信吴用的判断,他立即着急起来,也跟着叫不好。李逵灭了扈家庄的满门老幼,不犯到扈三娘的手里,还能苟且偷生。

    “刚刚真该把他送回山上的。”

    晁盖说这话,雷横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