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彼岸繁花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757

分卷阅读757

    。”

    “唉,上人,老身要是像你那般做就好了。”贾母的语气复杂,充满了惆怅、伤心、不甘、悔恨。

    “我是知道了结局,且我在替你圆梦之前,还曾经替太子圆了夙愿。不然哪里会这么容易实现你的心愿。”

    林夕这话一说,贾母的神色就放轻松了一点儿。

    谢必安劝道:“老夫人要是愿意转世投胎,凭你此身累积的功德,还是能去不错的人家的。若是你不急着转世,你也可以在地府逍遥一段时间。你的后辈子孙给你送的冥币,足够你过上不次于国公夫人的日子。”

    贾母点头,“老身还是在地府多住些年,等老大老二吧。或许他们以后的日子拮据,老身还可以帮衬他们等到投胎的时候。”

    “可怜天下父母心啊。活着照顾着,死了以后还挂念着。”

    谢必安招手叫来一个鬼差,让他领着贾母去城里安置不再赘叙。

    贾母离开后,谢必安把贾母注入册子里的魄力光华,分出一缕给林夕。林夕收了以后,直觉这魄力纯粹,不同与自己凝炼的,好像比自己的更纯粹。

    “谢大人,这魄力有什么说道吗?”

    “这是地府的混元册,任何鬼魂的魄力进入后,都会被涤尽尘埃,变得精粹清纯。上人求长生大道,是不可少了锤炼魂魄。要是多得这样净化后的外来魂魄,对修行也有益处的。”

    处理完贾母的事情,谢必安问一直跟着他们的大汉。

    “现在可以说说你的事情了。请问你怎么称呼?是什么人?有何梦待圆?又能付出什么样的功德?”

    “吾姓子名受德,史称帝辛。”

    第544章 殷商离恨2

    “你是帝辛?商纣王?”林夕和谢必安吃惊之下, 异口同声地问道。

    “我是帝辛?商纣王是什么?”那大汉皱着眉头不解地问。

    “嘿嘿,嘿嘿。”

    林夕和谢必安都有些不好意思。

    “谢大人,你来说吧。”

    谢必安尴尬, 搓搓手,请帝辛坐下, 喊了鬼差进来上茶。茶是极品的九阴凝珠,对以修炼魂魄为主的鬼修来说,是不可多得的好东西。只是因为这茶生在极地最里面, 每年的产量很少, 能分到谢必安这里的也没有几两。

    茶香弥漫, 帝辛比林夕和谢必安还沉得住气。三千年不舍昼夜的修炼, 让他已经快踏入鬼仙之境了。他也是听说了地府有了新政策,才来枉死城这边打探消息的。

    添过二遍水了, 茶香也弱了一点了, 谢必安躲不过了只好开口。

    “商纣王是周以后的史书对您的称谓。”

    帝辛略略皱眉, 面露不快之色。

    “吾为帝, 何以周以后的史书以‘王’称吾?”

    准地仙的压力, 扑面而来。

    谢必安扛不住这压力, 林夕也自顾不暇。她无余力去救谢必安,赶紧开口替谢必安说话。

    “帝辛,那是周武王的事儿,与白无常谢必安无关的。您请收了仙力,先放过谢大人,让他细细说给你听。”

    帝辛把外放的力量收回, 林夕大出一口气,准地仙啊!她除了渡千年大劫的时候,还头次感受到威胁。而谢必安所受的压力更大,他擦了一把冷汗,心道:“唉,有大功德帝王就是不同啊。”

    谢必安的手略略有点抖,茶水都从茶杯里漾了一点儿出来。帝辛嘴角略抽,一道光华打入谢必安的眉心,林夕眼看着谢必安的手抖消失了。

    “多谢帝辛。”

    “无妨。你把牧野之战之后的事情,细细说给吾。”

    “牧野之战后,被杀死的商人有十八万之多,被掳为奴隶的有三十三万,还有有大量的平民。周武王得了天下后,分了朝歌的财富,把殷商的国土分给了众多的姬姓诸侯。”

    “杀死了十八万的商人?俘虏了三十三万奴隶?朝歌哪里有这么多人?”

    谢必安干笑,“这些都是记载的。至于真假后世也无从知道的。”

    “是史书吗?”帝辛接着问。

    “据说是孔子删定后所剩余的部分,编撰成册,是为的逸篇,故而得此名。这个真假也没法定论的。孔子是晚于您500年左右的学者,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那个儒家学派推崇周礼,后世因为儒家一家独大二千余年,很多历史事实他们怎么写的,大家就只好怎么认了。至于真相是否湮没了,没证据也没法与儒家辩驳啊。”

    林夕面对这急脾气的准地仙怂怂地赶紧补充,她可不想来一趟地府,最后被准地仙虐个七死八活的。

    “帝辛,那最后是在公元前五世纪左右成书,应该是周立朝之后开写的史书。但是由于有秦始皇下了把诸子百家的书籍焚烧了很多,的残片中从到被认定为西周的真实史料。呵呵,呵呵。”

    林夕看着帝辛的眼睛,心里发虚。

    “那个,帝辛,你也知道史书都是战胜者写的,败了的一方,也只好任由其涂抹勾勒。但是商人所著的书籍,始终称您为帝辛的。”

    “?焚烧书籍?他要做什么?”帝辛觉得这简直是不可理解的事情。

    “烧了书就能掩盖真实?把人的想法都统一了?”

    林夕点头,“是啊,你看现在不就是这样。秦始皇的之后,再加上几千年的战乱,历史的真实面目就被掩盖了。您还不知道呢,在您身后的三千年,有那么几十年的时间,全国几亿人只能用一个脑子思考,说一种言论,否则就要被处死、坐牢,全家被株连。中间也烧过几年的书,只要不符合那个思考的头脑要求的,也烧的百姓和愚民差不多。”

    帝辛一摆手,“愚民百姓何用读书!他们听话就是了。要是几亿人只能用一个脑子,这事儿好。喔,如果吾当初能做到那般,就会政令通达,少了许多的掣肘,早日完成清除东夷大业,让殷得以巩固了。”

    完蛋,皇帝思考问题的立足点,就是与百姓不同啊。

    林夕与谢必安互看一样,谢必安问道:“林夕,你也是做过皇帝的,你那时候也是这么想?”

    林夕晃晃脑袋,“朕当初可没这样想过。”

    朕与封建帝王是截然不同的种属,朕最后没做成君主立宪制,实在是民智启迪的还不够,社会工业化水平也未达到要求,没有工业化大生产的分类合作,自给自足能活下去的时候,百姓只愿意为此现状。

    再有就是那些既得利益的大臣和勋贵们,他们愿意跪!

    帝辛听说林夕做过皇帝,眼睛看她的时候多了一些探究。

    “你做过皇帝?”这疑问也太明显了。

    “是。做了三十年呢。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