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彼岸繁花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748

分卷阅读748

    ,可孩子是随驸马的姓氏啊!

    如今圣人就直接给起了徒明这名字,这叫自己怎么办?现在去夺还不知道在哪里的亲孙子的大位?

    贾赦的脑子里如暴风雨在冲击着,他那呆愣的眼神,让所有的人悄悄地在心里替他惋惜,宗室殆尽,圣人要不是留下这样的圣旨,荣恩侯手握军权,是最有实力问鼎帝位的人了。

    也有人在心里嗤笑贾赦,该!与帝位失之交臂了?你们母子能、你们能,哈哈,你们贾家以后还是得为徒家效劳啊。

    贾赦不语,在他身后跪倒的那一片,开始哭起圣人来。贾赦在哭声里晃了几晃,向前扑倒在地,撞得供案也跟着摇晃起来。吓得去搀扶贾赦的人,赶紧先扶住供案,把刚刚驾崩的圣人再摔下来,那就不好看了。

    贾赦醒来的时候,已经是满天星斗了。他四肢缠绕了不少的绷带,动一动浑身都疼。要不是他习惯去京营的时候内穿轻甲,可能会被捅出更多的伤了,更可能会把命交代了。

    “父亲,您醒啦。祖母说您失血过多,等您醒了先喂你喝糖盐水。”

    贾瑚把扶起来,贾琏把半温的糖盐水舀了一匙喂贾赦。几羹匙糖盐水进口后,贾赦夺过水碗,一仰脖喝的干干净净。

    “拿点吃的来。”

    一碗糖盐水进肚子里了,贾赦觉得自己活了回来。他看着俩儿子运气,“老子当年在西北比这重的伤都受过,这算什么事儿。”

    这样的父亲,比没受伤的时候气势更足啊。可惜就是说话的中气弱了太多,不能给他自己的做脸。

    贾琏赶紧把炕桌放好,蒯姨娘带着几个丫鬟把粥、小菜等络绎摆上。贾瑚自始自终地、默默无语地支撑着父亲,扶他坐稳。可不等贾赦吃完,他的额头就见汗了。

    贾母听说贾赦醒了,赶紧过荣禧堂正院来看。

    “老大,你感觉如何了?”贾母进门就问。

    贾赦放下粥碗和筷子,“让母亲担心了,儿子没事儿的。”

    贾母是看着太医给贾赦包扎的伤口,知道他的伤势不重,是失血、疲累、精神高度紧张突然放松导致的昏迷。醒过来就没事儿了,后面多吃点好的、注意补血,看着伤口莫感染了,也就是的了。

    “明天送灵的事儿取消了。你好好睡一夜,其他的等明天再说”

    贾赦点头,把最后一点粥倒进嘴里,蒯姨娘送上漱口水,然后带着几个丫鬟收拾好桌子,退了出去。贾母把几个大迎枕塞到贾赦身后,替换了贾瑚出来。

    贾瑚不好意思地活动僵硬的手臂,垂头觉得自己很没用。

    贾赦看着贾琏抿嘴的模样,把他叫过来问道:“琏儿,你知道圣人的遗旨了?”

    贾琏点点头,“儿子知道了。”

    贾母对贾赦说:“琏儿是个明白的孩子,那些我都与他说过了。族谱贾家照常记录,圣人也没要求琏儿入赘。只是孩子姓徒就姓徒。这对贾家也不是什么坏事儿。”

    贾琏看着父亲急迫的样子,懂事儿地说:“父亲,祖母和郝尚书都与儿子讲了,这样才能让朝局安稳,才能让天下不起动荡。儿子会听祖母教导的。”

    贾琏说着、说着就瘪嘴了,声音也低沉下去了,“儿子明天就去宫里成婚。”

    他心里还是有点不开心、不愿意的。大哥娶亲的时候多热闹啊,轮到自己了,就要这样去宫里成亲,一点热闹没有不说,不做就是惘顾大义。

    贾赦看贾琏有点心不甘情不愿的样子皱眉。贾母赶在他的话出口前说道:“琏儿是好孩子,明日成婚也是为了天下安宁、不起刀兵之祸。祖母陪你去宫里住的,好不好?”

    贾琏委屈了一晚上的心情终于放下了,他笑着应了一声“好”。

    贾母见贾琏笑了,回头对贾赦说:“老大,你把汤药喝了就早点睡,我把琏儿带去荣庆堂。瑚儿你留在这里照顾你父亲,今夜多辛苦一点儿。”

    贾赦父子都点头应了。

    贾母叫了贾武等人进来,让贾武等负责守着贾赦。贾赦见了贾武进来,他知道自己可以安心去睡觉的。

    都安排好了,贾母扶着贾琏单薄的肩膀,祖孙俩带着一串丫鬟往后面的荣庆堂去。

    “祖母,我们明天进宫,以后还能再回来荣国府吗?”贾琏扭头,看着近在咫尺的祖母,小心翼翼地问。

    “能啊。怎么会不能呢!想回来祖母就带你回来。要是事情多呢,想见谁就传谁进宫,都由着你的。”

    贾琏点点头,高兴起来。

    “祖母,可以把父亲给我做的枪、还有您送我的小马,都带进宫吗?”

    “可以。你这成亲啊,你和瑚哥儿,就想你父亲和你二叔一样,虽然分开住了,还是亲兄弟的。”

    第538章 红楼贾母87

    大景的宗室一天之内基本折损殆尽。有几位因病留在家里没去乾清宫的宗室, 一方面清醒自己躲过了一劫,另一方面又觉得瑶光公主就是太子的嫡女,说起皇位承继, 自己都应该比瑶光之子更有优先权。可谁都不想先对上摄政王,暗忖忖地等着其他人先出头。

    内阁诸人都理解圣人在临终前下了那样的遗旨的内情, 摄政王就是想推了徒家王朝,对着这旨意也得呕心地替徒家卖命,等着亲孙子的出生。所以就是再有想法的人, 对上满脸带着不能遮掩的戾气的摄政王, 都只是公事公办, 不肯那自己去挑贾赦的底线。

    徒贤登基不满一月, 还根本没有来得及为自己修寝陵。贾赦摄政后考虑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先给圣人徒贤治丧, 然后是太上皇的大出殡, 再就是圣人徒贤的谥号、庙号、殡宫的选择。好在六部九卿都识趣, 朝臣勋贵们也都配合, 但这些事情全部顺利地做完, 也到了冬月快结束的时候了。

    石氏在大行皇帝移去殡宫后, 把太上皇的妃嫔们,都迁至去了慈宁宫后面的寿安宫。大行皇帝的那些莺莺燕燕,迁至去了慈宁宫西面的寿康宫。太后石氏自己要迁移去慈宁宫。东西十二宫,还有乾清宫、坤宁宫等就都空闲了下来。这可是大景建朝以来,从来没有过的事情。

    贾母劝石氏留在坤宁宫住,“太后迁去慈宁宫, 瑶光每天去看您就不方便了。”

    贾琏和瑶光的住处安排,依着贾母建议住在了东宫。

    这是瑶光公主长大的地方,小姑娘在骤然的变故下,留在熟悉的地方住,心里也会安稳一些。

    石氏为了女儿,也就留在了坤宁宫。

    内廷现在实际的主人只有石太后一人,她愿意住哪里就住哪里,礼部和内务府的所有官员都装作不知道。

    贾琏与瑶光公主在毓庆宫的寝殿,住了三天。贾母与石氏碰面,商议瑶光的回门。

    “太后,回门住对月等,就去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