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彼岸繁花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727

分卷阅读727

    没有母亲高瞻远瞩的劝导,自己和太子能熬过这十年的一道道沟壑吗?

    现在内阁阁臣的每一句劝谏,劝谏圣人不要禅位的虔诚套话,听在贾赦的耳朵里,那就是在挥舞要凌迟自己和太子的钝刀。

    太子在祈祷圣人不要收回禅位的旨意。贾赦跪在大典里,听着朝臣数不清的劝谏,紧张得头上冒汗。

    总算等到有资格在大朝会说话的大臣、宗室,都表完了自己的忠心了。圣人让礼官喊群臣平身,自己离开御座,俯身把泪流满脸的太子搀扶起来。

    “朕意已决,钦天监择吉日,礼部筹备禅位大典。”

    然后,圣人携着太子转身离开太和殿,把仍然浑浑噩噩的群臣扔在太和殿。

    圣人把太子带去乾清宫,他看着消瘦了不少、流泪不止的太子,叹息一声说道:“成贤,朕早几年前就说了要禅位与你的。”

    太子接过内侍递来的帕子,捂在脸上,却发现自己平静不下来。他羞恼地把帕子扔给内侍,哭得不能自禁。

    “父皇,儿臣,儿臣……”

    圣人拍拍儿子的肩膀,“明允啊,不磨砺一番,你怎么有足够的耐心、耐性、毅力和坚韧,去抵抗四面楚歌的围困,怎么能够辨别出满朝文武的忠jian,看清有非分之想的老三等人。”

    太子惊愕得忘记流泪了。

    “明允,你看看那些臣子,平日里说忠表诚的,可老三几个略略许愿,就忘记了这天下是朕的了。就开始拉帮结派,都盼着朕死了,他们能有从龙之功、高官厚禄。”

    “父皇,儿臣是盼着你长命百岁的。”太子呐呐,声音暗哑。

    “朕知道你的心思。那些逆臣贼子,他们忘记大景的天下,现在是朕的。”

    圣人接过内侍递过来的热面巾,伸手要给太子擦脸,太子不好意思地抢下来,低头自己把脸擦干净。

    圣人失笑,儿子还像时候一样啊。

    “好啦,群臣还等着朕主持新年大宴呢。明允,你这个太子可不能再哭了。”

    这次新春大宴,让所有人都失了平日里好好的端庄、严肃的官威。

    太子大哭一场,脸上留着明显的痕迹。但是谁也不敢当着圣人的面,向太子敬酒,恭贺他即将登上皇位。

    但是以南安郡王和镇国公世子为代表的,都高兴地举杯,与贾赦祝贺新春。是啊,他们俩府的选择是压对了。南安郡王这时非常感谢母亲的果断,在荣国府给的四个成亲日子里,选了最近的一个,不惜要提前给女儿举行及笄礼。

    这样的抉择,落在太子的眼里,那就是南安郡王府和镇国公府是绝对支持他的。女儿嫁去荣国府,也会受到更多的尊敬、爱护。

    失意的人就太多了。三皇子恨得眼睛发红。圣人西征以后,对太子越来越淡漠。要不是太子果断舍弃了半数的东宫属臣,那年就可以把太子拉下来了。

    自己以为圣人对太子不满了,汲汲营营了十年啊,自己拼了十年,最后是一场空。

    更糟糕的是,太子继位以后,三皇子不敢想自己以后会是什么下场了。

    同样不敢想的还有五皇子、七皇子,以及他的追随者们。

    想哭的人很多,更多的人是哭也哭不出来。圣人这样做法,简直是一下子坑进去半数的朝臣。不站队的话,要被皇子们挤兑打压,站在太子一边的,十年的时间,也没得到什么好。

    太子护不住站去东宫的人。

    这一场开年大宴,在大多数人纠结的心情中结束了。贾政老早就退出了宫宴,他不想一边挨冻,一边对着无法下箸、凝结成白腻腻一片的菜肴。他躲回到荣国府的马车上,烤着碳盆,吃着点心喝着热茶,在宫门等着母亲和大哥出来。

    第523章 红楼贾母72

    贾政坐在母亲的国公夫人的马车里, 吃好喝好后暖和了过来, 开始盼着母亲和大哥赶紧上车回府说话。左等右等不见人,他靠坐在马车壁板就迷迷糊糊瞌睡了。

    从太后过世, 外命妇在年初一的时候, 是去东宫拜见太子妃。去年圣人把甄妃晋升为贵妃, 又提了一个淑妃上来。但甄贵妃和牛淑妃也仍然不是这四九城的女主人, 不是外命妇年初一该拜见的。

    诰命夫人进宫仍然要去拜见太子妃。可今年却不是去东宫,而是被引路的内侍带去了坤宁宫觐见。

    外命妇震惊,太子妃被梁九请去坤宁宫, 也是内心忐忑不安呢。

    贾母是国公夫人, 她在坤宁宫里, 受到了太子妃不同寻常诰命的款待。别的内外命妇也都理解,毕竟在太子身边还紧紧跟着的, 就只剩了荣恩侯了。不想宴席刚刚开始,贾母就发现宫里的淑贵德贤四妃变了脸色, 甄贵妃居然慌的拿不住银箸。

    有内侍到太子妃跟前,悄悄说了几句话,就见太子妃惊喜的脸色, 洋溢出掩饰不住的喜气,与四妃绝望、颓唐的脸色, 成了鲜明的比对。

    贾母觑着几人的脸色变化,心里猜测也就只有那一件事,她们会出现这样的变化了。

    太子妃没了心思在宫宴,淑贵德贤四妃也同样没了心思。南安郡王老太妃与贾母坐得近, 看贾母一派自若神色,悄悄问道:“那是怎么了?”

    “好事临头了。”贾母笑着回答。然后一抬头,发现太子妃在看着自己笑,也就加深了二分笑容与太子妃。

    太子妃笑着颌首,与贾母心照不宣。

    等宫宴散了,老太妃婆媳俩与贾母一起往外走,有宫女相陪,送外命妇出宫。那宫女也是个伶俐的,对贾母福身道喜。

    “恭喜荣国公夫人了。”

    贾母掏出一个荷包赏她,嘴里问道:“你恭喜我什么呢?”

    那宫女悄悄说:“圣人禅位了。荣恩侯以后就是圣前第一人了。”

    南安郡王老太妃惊喜地抓住那宫女的肩膀,“你这话可是当真?”

    那宫女痛得“哎呦”一声,变了脸色。老太妃松开手,有些讪讪的。郡王妃赶紧从袖子里摸出一个荷包,塞到那宫女手里。

    小宫女破涕而笑,“说是圣人在太和殿已经下了诏书了。”

    “阿弥陀佛。”老太妃念了一声佛,紧握住贾母的手。

    “咱们赶紧出宫。过几日吃年酒的时候好好说话。”贾母拍拍太妃的手,俩人互相搀扶着往外走。

    “朝华,你那老二的媳妇,没请诰命?”老太妃看着手帕交只身来宫里觐见,也太孤单了些。

    “大概是礼部没准了。无妨,要是真的,明年有孙媳妇陪我呢。”

    “那可好。”老太妃顾不得寒风,张嘴笑出声来。

    宫门口,各家伺候的人都在不远等着。见了自家主人出来,一边赶紧地迎上去,一边张罗把车赶过来。贾母与南安郡王府的婆俩话别,上了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