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彼岸繁花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721

分卷阅读721

    分家啊。可是母亲能留他们在荣国府过完年再分,已经是很不错了。正常的出孝了就各自分开,不分的也有, 但那太少了。

    可母亲刚才把他叫过去说了, “老二啊, 从你父亲去世,这府就是你哥哥的。我活着留你继续在府里, 你哥哥也不会出声反对。你嫂子去了, 你哥哥为了孩子不想续娶, 这府里的事情,你夫妻不可能干看着你哥哥忙乎的。你是必须得像这两年那样帮你哥哥,你媳妇也得像今年这样担起荣国府女主人的事务。可你想过没有,这样做了几年主人后,等瑚儿媳妇进门了,以后就要处处、事事都听新进门的侄媳妇的。跟着还有珠儿娶亲、元春出嫁。万一有个什么处不好的地方,伤了你们兄弟的情分了,不是让你们没个依靠了。”

    贾母说了这一长段,贾政低着头不语,母亲看着是为自己着想,可搬出去了,大哥哪里还会记得自己呢。

    贾政衡量来衡量去的,他是真的不想分家。

    “母亲,儿子分府出去,就不能日日来给您请安、在您膝前尽孝了。”

    贾母只好耐心劝贾政。

    “老二,让你现在和你哥分家,都是为你好。趁着你和你哥现在有兄友弟恭的好名声,你分出去任谁看都是你吃亏了。那么你哥以后就是为了名声,也得顾着脸面照应你。至于珠儿和元春,你们夫妻舍得就留在这边府里,和原来一样跟着先生读书,由你大哥教导习武。你们俩休沐的时候过来,把孩子接回去亲近一天。要是不愿意,你们夫妻就把孩子带走自己教养。逢年过节的过来一趟,也就是了。”

    贾政把母亲的话对王氏细细说完,王氏急急拽着丈夫的衣袖确认:“珠儿和元春,他俩可以留在荣国府?”

    “是。母亲说和原来一样。”贾政知道妻子就惦记的就是俩孩子。

    “孩子和原来一样,每个休沐,咱们可以把孩子接回去。”

    要说贾政无奈认可了母亲分家的决定,万分沮丧的时候,孩子可以继续留在荣府教养,那就是对他最大的安慰了。

    “那珠儿和元春继续留在府上,分就分,这事儿也容不得我们反对。就是不知道母亲准备怎么分?”

    王氏很紧张,京城里嫡子分家,一般会是三七,要是大伯哥坚持给二房再少一成,看婆母不理事的样子,也拗不转大伯哥的。毕竟以后还要依靠荣国府,真不好在分家产的时候闹僵的。

    “母亲没说怎么分,不过母亲不会亏待我们的。”

    贾政说的很有信心,王氏也认同这一点。单说这几年酒楼的进账,那就和抱着一个聚宝盆似的了。

    “二爷,你说侯爷知道我们那个酒楼的进项吗?”

    “那是母亲的私产,母亲愿意给我们的。大哥就是知道,也没什么话好说。”

    正月后面的这些天,贾政夫妻俩就在忐忑不安中渡过了。临到分家的时候,请了史侯爷、贾敬、还有贾家的族老一起,出席荣国府兄弟俩分家一事。

    王氏作为年轻媳妇,没资格去荣禧堂发表意见,只能焦虑不安地在自己的院子里,等待前面递回来的消息。

    “二奶奶,是三七分。”传话的媳妇子,跑的脸通红,气虚喘喘的。

    王氏顿时把心落到了实处。

    “朝廷的欠银呢?”

    “把朝廷的欠银都留出来了,然后在三七分。”

    王氏的心立即晦暗得看不到一点儿亮光了,欠银都扣除了,还能剩多少了?荣国府还有三十万的欠银呢。再三七分……

    王氏立即感到婆婆对二房的疼爱了,没有酒楼的进项,二房搬出去,要不了很久就会与后街的那些族人一样了。

    多亏了婆婆喜欢自己的丈夫啊。

    王氏叫周瑞家的给报信的媳妇子拿了封赏。她起身在西院里四处慢慢地转着,自己住了十年出头的地方啊。她目光一点点扫过去,一砖一木都清晰的了若指掌,深深地烙印在心底。

    这里很快就不是自己能居住的了,王氏深呼一口气,既有轻松也有不舍。分家就分家,搬出去也没什么不好的。自己可以做当家太太,不用再看别人的脸色过日子。

    只要珠儿能争气,几十年之后的事情,两说着呢。那张太傅又如何,也不过就是举人出身。他就是帮女儿抢到了一个好姻缘,他一死,他那女儿也跟着死翘翘了。哼,侯夫人,她张氏没那个命、没那个福气,她消受不了。

    每每想到张氏最后离世的模样,王氏就从心里往外流落出一种欢畅来。尤其是她发现贾赦对张氏,已经没了前些年的那般在意,心里更是高兴。她甚至暗暗揣摩过,是不是张氏也觉得贾赦待她少了情分、然后孩子又喜欢腻在老太太那里,自己憋屈的活不下去了呢。

    这话她只在心里想想,连陪嫁的周瑞家的,都不透半句话风。

    只是欢喜却是掩藏不住的。

    解恨!解气!

    自己可是在好好地活着呢。

    分家好,自己儿女双全,珠儿在荣国府读书,女儿放在婆母这里教养,以后不愁儿女结不到好婚事。

    王氏院子里的丫鬟、婆子们,已经在周瑞家的指使下,把不常用的东西,分门别类地打包了。

    王氏猜测去年秋天翻新的那个四进院子,应该是给他们二房预备的。好,很好,非常好,等分完家,要不是顾及孩子还要留在这里,明天就可以搬出去。

    半下午的时候,贾政带着两箱子账册回来了。王氏匆忙地迎上去,“辛苦二爷了。”然后接了贾赦的大氅衣,指挥丫鬟们给丈夫打热水擦脸擦手,又让丫鬟泡了丈夫爱喝的茶,好一番忙乱后,才安静下来。

    “唉。”贾政叹气,“二奶奶,不,二太太。以后我们夫妻就不是荣国府的了。前街那四进院子,去年秋天修缮好的,分给我们了。这两箱子账册,都是属于我们的产业。我们院子里的人都归我们,不想用可以和荣国府换,想要那些人,也可以和荣恩侯提,差不多的都可以给我们。”

    “二爷,听说是三七分,是吗?”王氏等贾政停下喝茶,赶紧插嘴问他。

    “是。府里的所有账本,都是这几年我和大哥一起做的。大哥实实在在给了我们一些好产业,舅舅和敬大哥都看着呢。”

    贾政把丫鬟们都撵出去,向妻子招手,等王氏凑过来,才轻声说:“我们得的过了三成。”

    王氏立即给贾政奉上一个惊喜的笑容。这笑容,让贾政更觉得自己刚才在分家产的时候,以退为进太正确了。

    “大哥,你分就好,我们是亲兄弟。”

    贾政笑的很得意,他就喜欢看妻子对自己露出欣赏、敬佩、赞叹的笑容。自己不过是因为晚出生两年,祖父和父亲对自己就与大哥不同。

    当自己永远不会明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