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彼岸繁花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711

分卷阅读711

    兄弟情,怎么变了回去。

    “老二,你们夫妻俩都病了,奶娘怠慢元春,还是珠儿发现了,罚了奶娘,把元春送到母亲那里。你不赶紧好起来,难道要把母亲再累病了?”

    贾政讪讪,“大哥,是我不对,我尽快好起来。”

    贾赦见贾政服软抱怂了,却感到不好意思了。自己的弟弟自己知道,从小就是个认死理的,不是那脑筋转得过来的人,要他能放弃不再纠结未见父亲最后一面,确是难为了他。

    “行啦,你好好养病。王家老爷子病重了,你记得和你媳妇说,派人多去瞧瞧。”

    贾赦现在真的是里外一把抓了。他转回荣禧堂,见府里大大小小的五个孩子,都在母亲身边围着呢。

    他突然意识到,要是母亲支撑不住,这五个孩子得谁照顾?自己吗?自己顾得过来吗?

    这一瞬间,他心里涌起对张氏的不满,对弟媳妇王氏也涌起了不满。俩人年轻轻的,居然不如母亲能抗事儿。

    以后一定要把身体强壮,定为结亲的第一条。

    贾代善辞世,直接得到益处的就是缮国公。他与贾代善同岁,他以为自己一辈子也就是侍郎的命,最后在侍郎的位置致仕呢,万没想到兵部尚书凭空会落到自己的头上。可他的高兴劲还没过了一天,就发现自己这兵部尚书是比不了贾代善的——只掌有一半的京营权。另一半在自己的下属、兵部侍郎胡枭的手中。

    没对比就没有伤害。圣人接着又调动了一些将军,缮国公彻底明白自己在圣人的心中,怕是连贾代善的一半都不如。

    尽管这样,缮国公还是非常高兴意外得到的兵部尚书官职。

    再一个高兴的就是兵部侍郎胡枭了,他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能分掌了一半的京营权力。但是再怎么高兴,他也明白要把自己的情绪掩藏起来。自己的顶头上司,现在最看不惯的就是分走他权利、害得他脸面减掉光彩的自己了。

    还有一个内心忐忑不安的人,就是太子殿下。荣国公辞世,他发现自己在朝臣中失去最强力的支撑了。

    第511章 红楼贾母60

    红楼贾母60

    贾政到底是男人, 心里过意不去的事情, 被贾赦糊弄着解开了,很快也就在贾赦的催促下, 挣扎着爬起来。因为贾母的情景, 虽比卧床的俩儿媳妇要好点儿, 但贾赦这时候可不敢再让母亲cao劳。

    贾赦把贾政逼起来以后, 兄弟俩联手把所有家事都管了起来。无论是外面的庄子、铺子,还是不能回避的人情往来,府内的吃喝拉撒睡, 都得兄弟俩尽快地一起去处理好。

    贾政人虽然虚弱的打晃, 但是多少能够帮贾赦看看府里的事情、看看外面铺子送上来的帐本, 做帐、查账。

    可这样的帮忙,贾赦出于原就不看好贾政的能力, 少不得过几天就返回头来choucha。真的没出他所料,几天的功夫, 贾政就弄乱了不少事情。气得贾赦暴躁得很,恨不能把他打回床上去躺着了。

    “老二,你这些事情做的都不对。”贾赦指着贾政理的账目, 噼里啪啦一通,一点儿都不给贾政留情面。

    贾政从江南一路躺回来, 在船上就得到贾赦这个做大哥的不少照顾。在父亲的丧事上,贾赦有颇有担当地承担了大部分的事情。他现在对贾赦的尊敬,要是说原来是有一二分虚的,如今起码加了五分实的。

    贾政对贾赦这样不留情面的指责, 闹了个大红脸,但他还是立即回话:“大哥,你说我哪里做的不对了,您说,我改。”

    贾政恭敬的态度,让贾赦立即哑了火。

    贾赦就只好耐心地、把自己从母亲那里才学会不久的、关于铺子里的事情,点点滴滴地、细细地讲给贾政。贾政这人,说他脑袋转得慢,认死理,不是聪明人。但他还有一好处,就是当他把某些东西学懂了、奉为金科玉律的时候,他做起事情来,基本不怎么打折扣的。

    贾赦给他讲了半天,把自己累得够呛,好容易讲完了,他甩手就走。等到晚膳的时候,他再来查看,发现贾政按自己的要求,在认真修改前面做错的地方。

    ——原来老二还是有可取之处的。

    荣国府闭门守孝,贾母日日摆出走几步都勉强的姿态,只在内室打坐,或是在厅里的长榻上歪着,拢了几个孩子,看他们在厅里玩耍。幸好贾瑚和贾珠大一些,能降住精力充沛的贾琏,元春哄着瑛儿,有瑛儿的奶娘在一边看着,算是不用贾赦管孩子了。

    但就是如此,贾赦仍然觉得自己忙的喘气都难,府里的杂事太多了。

    秋凉以后,他请了常来荣国府走动的王太医,给家里的老老少少所有人,都仔细地诊查一遍。

    王太医给贾母诊脉后,只说是年龄到了,累着了,好好歇着慢慢养着就好。留了一张太平方子。给贾赦开了一张降心火的药方。轮到贾政了,他却斟酌了好一会儿,留了一张方子,说贾政伤了根基,要慢慢调养,半个月后看情况再开新方子。

    至于在贾母房里的几个孩子,王太医只让孩子好好吃饭,都不必吃药了。

    到张氏那里,看张氏将养了快一年的身子,才略略见好些。一场丧事办下来,她又躺回去了。王太医诊脉后,给开了一些补血补气的滋养药方,也只说人累着了,要好好养着。

    出了张氏的院子,王太医对贾赦说:“世子夫人去年是捡了一条命回来,可惜这场丧事掏干了她的底子了。她以后只能好好将养,不能再让她费心力,不然与寿数有碍。”

    看完了张氏,又去西院看王氏。对王氏,王太医给出的诊断就平和了许多,说王氏一是累着了,这也是办过丧事的人家常见的情况。只是心气郁结的事儿,王太医劝慰她放宽心思,当可很快恢复。最后留了一个疏肝理气的太平方子,道是吃不吃都可以。贾赦重重酬谢了王太医,命管家好生送王太医出府。

    贾赦回去荣禧堂的正堂,看贾母捏着几张方子,反过来调过去地看,上前劝道:“母亲,老二还年轻,这几年在府里,有王太医看着,慢慢给他调养,应该能补得回来。”

    贾母缓缓点头,“你媳妇那里如何?”

    贾赦抑制不住突然涌上来的心酸,低声向贾母说道:“王太医说她以后不能费心力,不然会与寿数有碍。可是儿子看她,就不是能够宽心养身的性子。”

    贾母长出一口气,叹息道:“你们是结发夫妻,她也为你生过二子二女。就看在瑚儿、琏儿和瑛儿的份上,咱们府不差银子、也不是买不到好药材,让她好好养着。等瑚儿媳妇进门了,让瑚儿媳妇cao劳了。就是这二三年,得你和老二先管家了。”

    “是。”贾赦心里为难的是出孝以后,自己兄弟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