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彼岸繁花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708

分卷阅读708

    “好。我等你回信。早点接了孙媳妇进门,府里也好有人接了管家的担子。”

    南安郡王府很快回信,同意了这婚事。

    贾赦在俩府商量好婚事了,他才告诉张氏。

    “懿贞,父母亲为瑚儿相看了一门婚事。是南安郡王府的嫡长孙女,她母亲是镇国公府的嫡长女,那姑娘你见过吗?”

    张氏点头,“见过几次。挺漂亮的小姑娘,性子爽利,母亲相中的?”

    贾赦点头。

    “父亲相中了她的家世。”贾赦把贾代善对南安郡王府和镇国公府的军中势力分析,详细说给张氏。

    “这些都是瑚儿以后要拢到手里的。不然琏儿的媳妇身世那么高,怕是别人家的姑娘都做不来长嫂的。”

    “夫君认为好就好。就是不知道那姑娘琴棋书画女红这些如何?瑚儿早已经开始修习琴棋了。”

    “就是不会也没啥的。及笄后过门,也不算大,让瑚儿自己教导去。”

    张氏一笑,这样也好。

    落小定的时候,贾母请了镇国公夫人和文定侯夫人做媒人,张氏高高兴兴地去给准儿媳插戴,荣国公府把面子、里子都做的很到位。

    贾母对南安郡王妃说:“你别怪我们府要早早订亲,我和国公爷是怕亲事再出波折了。”

    这话是背着张氏说的,南安郡王妃婆媳、镇国公夫人和文定侯夫人,都很理解荣国府的无奈。

    贾瑚订亲以后,张家大嫂对丈夫说:“夫君,幸好我们没有存了一定要与荣国府再结亲的意思。这事儿还是先别给父母亲知道。”

    张瓒点头,“我们与勋贵不是一路人,原就不该与荣国府结亲的。你上回说建议meimei以后莫再生了,meimei怎么说?”

    “meimei同意了。九死一生,meimei也怕了呢。上回要不是太医和郎中都守着,罗嬷嬷和稳婆也中用,真是难说的事儿啊。”

    “不生就对了。已经有两儿一女了,够了。”

    转年的春天,圣人又张罗南下,有了上一次南巡的底子,贾代善虽然对御林军统领报上来的侍卫,一定要再亲自过目审核一遍,但是有圣人指令贾赦帮着他做事,比起既往自己单打独斗的、亲力亲为的辛苦,还是减轻了许多。

    贾代善离京前,一家人人团团围坐吃饭,算是给当家的男人送行,饭后贾代善把俩儿子留下,对妻子说道:“我这一去就要小半年才能回来,府里的事情,又要辛苦你了。所幸的是恩侯和存周也是成人了,多少能为你分担一些了。”

    贾赦和贾政赶紧表态,说自己一定会孝敬母亲,协助母亲管好家里的事情。

    “为父是信得着你们的,你们也是往三十岁数的人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以后做事要三思而行,对瑚儿他们,既要严格要求,也不能揠苗助长。”

    这话说的是贾政,他对贾瑚和贾珠的功课要求的太苛刻。全然不顾他们的年龄,在先生的功课之外还加码,害得俩孩子睡眠不足,上课打盹,被先生告到贾代善跟前。

    贾政知道父亲说的是自己,讪讪地应了一个“是”,觉得很没有意思。自己小时候习武怕苦,读书也用功不到,生生虚度了年华,在二三十岁勉强考得了秀才。虽说在勋贵里是不错,但是与真正的读书人相比,差的就是太远了。

    远的不说,大嫂的娘家大哥是二十岁的状元,自家妹夫是不到二十岁的探花。没换先生的时候,自己还以为是考运不济,时运不到。等跟随先生学了三年多,才知道自己差在哪里的。

    给瑚儿和珠儿加功课,只是希望他俩比自己好。尤其是珠儿,他不像瑚儿有爵位承继,又不像琏儿定了太子的女儿。他要不能在科举上有所斩获,这一辈子就难出人头地了。

    至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说的就是贾赦了。贾赦也明白父亲的意思。对长子,贾代善觉得自己该教导的都教过了,剩下的就是他自己摸索,怎么能够青出于蓝胜于蓝了。

    第509章 红楼贾母58

    贾代善跟随圣人离京, 他对自家府里放心的很。府内有妻子坐镇管家, 府外的事情有长子张罗,俩孙子有次子督促读书。至于孙子习武的事情, 俩孩子多少继承了贾家男儿的天赋, 不用督促, 也知道早晚跟着他们祖母刻苦用功的。

    府里唯一让人分心的就是大儿媳妇。真如同豆腐掉灰里了, 拍不得打不得的。但愿长子经一事长一智,能够早日明白过来,早日脱离年轻人的情情爱爱, 把心思都放到朝堂上。

    贾赦的心思, 能全放到朝堂吗?显然是不能的。

    他略有空闲点的时光、身子休沐的时候, 贾母就派了事情给他。不做,一是不孝, 二来这些事情该是由张氏打理的。贾赦明白母亲把事情堆到自己身上的用意。可贾赦每看到张氏病歪歪的软弱模样,心里就升起无力感。算了, 她没病的时候也做不来这些事的,等儿媳妇进门。

    圣人在过年之前,就把后宫诸事交与了太子妃管理。从孝慧皇后辞世, 内廷终于有了一个名正言顺的管理者。贾赦出入东宫二十年了,他早早就感觉到了内廷的细微变化。石氏真是个能干的女人。

    自己十年前的小庆幸, 现在看起来是那么地可笑。应该佩服的是岳父目光如炬,早看出来张氏不是进宫的材料,转而求圣人赐婚的。

    太子看着贾赦又走神了,敲敲书案。

    “恩侯, 你在想什么?”

    贾赦吓了一下,尚未回过神就回答道:“明允,东宫是越来越有规矩了。”

    换个人说这话,该被打入另册了。可贾赦是太子唯一的、无话不说的朋友,只当别论。

    “是啊,从圣人把宫权交给了太子妃,石氏把东宫的人换了一大半了。孤终于可安心地在东宫睡觉、沐浴了。”

    太子回想起自己原在东宫都时刻紧绷的时光,心有余悸。太子妃不仅整顿好东宫了,就是内廷,她也都动手开始整理了。

    “听说你上个休沐日,又被你母亲差遣去查看铺子了?”太子靠到椅背,样子慵懒,完全没了在人前的储君形象,尤其那笑容,怎么看笑的都有点儿欠扁。

    “明允,我说你够了啊。你可不好幸灾乐祸啊。我是替了你的呢。”

    贾赦说完这话,立即就觉得自己有点儿过了。唉,自己到底如了母亲的意愿,下意识地会在心里把张氏与石氏比较,心生对张氏的不满了。

    “那是太傅看得长远。”

    太子看了贾赦不得不替了张氏干管家的那部分活计,心里说幸好不是张氏做太子妃,不然自己得累死。不对,早就不知道怎么死的了。

    贾赦不由地在心里叹气,知女莫若父啊。张氏连荣国府都管不好,怎么能胜任太子妃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