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彼岸繁花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670

分卷阅读670

    何要与勋贵联姻?meimei选个家境差不多的次子,她能过的轻松惬意,既不会害了恩侯,我们也不用担心这么多。”

    张英摇头,长子就是君子做派,从心往外的君子,他这样以后可怎么做一家之主。他把目光转向次子,兄弟俩一直关系甚好的。自己因为身为户部尚书、长子中状元,就压了才中秀才的次子,十年不去科举。

    现在他想听听次子怎么说。

    “衡臣,你怎么看?”

    张钰看着父亲的眼睛说:“父亲,您可否先告诉儿子,为何定要将meimei往东宫或是国公府打算?你可有担心贾代善得知了meimei的实情,结亲变成了结仇?知道这些,儿子才好说自己的看法。”

    张英尴尬了一会儿,沉重地点头。

    “世人都道我们张家也是江宁大户出身,你们祖父也曾中举,到你们这一代算是坐实了书香门第的传承。不知你们是否有留意过、历朝历代的皇家文武重臣的地位的变迁。初初立朝,都是文贱武贵,到得百年之后,就开始文武相衡,而后就是文贵武贱了。现在朝廷上就是文武相衡的时期。圣人西征后,无外忧无内乱,很快武将就会在朝廷上失去气势了。”

    张瓒和张钰点头称是。

    “为父得以教导太子和恩侯,全属意外。圣人给太子配备的师傅,各个都是才高八斗的饱学之士。但圣人认为户部在算学方面,虽不如钦天监那些人,可用来教导太子是最适合的。最初为父也不是太傅,因恩侯桀骜不驯,与太子打得不可开交,太子既不肯换伴读、又不肯用太子身份压制恩侯,为父用了大量心机,才将他们二人调/教得能够平和相处……而后从户部侍郎升为户部尚书、阁臣,再得了太傅的封衔。也不是为父的学识就真的高过朝廷的同僚,只不过圣人重视与荣府三代情谊、为父沾光了罢了。”

    张太傅说完,陷入沉思。

    好一会儿之后,他才继续说道:“为父那段时间出入宫廷,静心揣摩世家大族的历史。那书香门第的名头说的好听,要是中间断了一代,后面就容易沦为耕读人家、普通乡绅了。你们可留意五十年前的那些阁臣、尚书的后辈都在哪里吗?”

    兄弟俩齐齐摇头,别说五十年前的尚书,就是自家老父亲的前任,他的后人也从朝堂上消失了。

    “可是你们看出了太皇太后的郑家,虽说太皇太后、太后相继离世,郑家没落了。但有圣人在,他们家要是有一个子弟能出息,圣人必然会拔擢。就是没有子弟出息到能站到朝堂上,仍然还有几个在宫里做御前侍卫。这些人放出去,最少会有一个五品的千户做。而今承恩公的爵位,还在太后的侄子头顶。郑家长房那一支,仍然在京城有地位。”

    张太傅说道这里,露出惋惜的神色来。

    “可惜啊,你们meimei要是能有你们兄弟俩的三分心性,我都敢把她送上太子妃的位置。如今要转个大弯了,或许要等你们往后把你们的孙女,送到太子妃的位置了。那得借得瑚哥儿他们兄弟与皇家的联系了。五十年后、哪怕一百年,都不虞张家会沦回你们祖父那时候的光景了。”

    “父亲,为何不把心思用在教导子孙努力、博个有出息的前程上?”

    张瓒的问的直接,张英示意次子来答。

    “父亲,大哥,你们看我说的对不对。举人好中,进士就看机缘,即便春闱得中,仕途坎坷的也多有人在。大哥,与你同榜的进士,现在还有是六品、七品的人呢。他们真的是能力不够吗?那句朝中有人好做官,是至理名言的。父亲您是担心您自己致仕后,没人提携我和大哥,选中了荣国公,而不是选中了恩侯?”

    张英点头。

    “门当户对的结亲,也都要图谋一点的。彼时我去圣前求旨,最怕的就是贾代善以恩侯在议亲,而拒了婚事,幸而……”

    张太傅满脸的侥幸,“也是你们meimei命里有侯夫人的诰命。”

    张瓒出声打断他,“父亲,要是荣国公知晓您把不堪做长子媳妇的meimei,硬塞去荣国府,会不会变成结仇?要是荣国公夫人以后指责恩侯和meimei不孝……”

    第482章 红楼贾母31捉虫

    圣人给荣国公父子的赏赐, 在他们父子回府后不久, 就由魏九带着人送过来了。同来的还有太子妃跟前得用的内侍三德子。

    魏九笑着对荣国公说:“国公爷,圣人可说啦, 要您保重有用之躯,继续做大景的定海神针呢。”

    贾代善忙推脱, “大景的定海神针唯有圣人才能肩负,老臣不过就是追随圣人的马前卒。魏公公, 定海神针那是玩笑话,你可不能再说了。”

    “荣国公,咱家在您跟前可当不起那一声公公,您要看得起老奴,就还是像从前一样, 唤老奴一声魏九。”

    “你这出来宣旨是代表天家颜面呢。老臣敬你魏公公那敬的是圣人。”

    “好,好, 好。国公爷您说的都有道理。”

    魏九知道等自己回去的时候, 自己与荣国公的一言一行就会放到圣人的案头了。荣国公是圣人跟前的第一人,但是圣人现在,似乎对太子都不像以前那么信任了。

    三德子见他们二人寒暄往来了几个回合后,才上前给荣国公父子行礼,态度谦卑地说:“太子爷和太子妃娘娘,打发小的来看看府上的小公子。还请国公爷和世子爷行个方便。”

    贾代善打发贾赦陪着他二人去看孩子。那些有关新生儿的御赐品,贾代善大手一挥让儿子直接带回去了,自己得的那些百年人参、灵芝、首乌,他则让人捧着, 跟着他送到正院去。

    贾赦看着老爹往母亲那儿献殷勤的模样,觉得特别地辣眼睛。什么时候父亲对母亲这么好了。也不能说父亲既往待母亲不好,但真的没有像最近几个月这般着紧的时候。

    贾母无事就在自己的屋子打坐练功,贾代善带人刚刚进院就惊动了她。她只能收功,从内室走了出来。

    “国公爷?”一串小厮抱着各式样的盒子,“您这是要做什么?”

    贾代善献宝,“圣人才赐下的百年人参、灵芝、首乌等,拿来给你补身子的。”

    “给我?这是圣人是给国公爷的?”贾母略诧异,贾代善这是借花献佛来了?

    “自然是给夫人的了。夫人管家理事劳苦功高,吃用得是府里头一份的。”

    贾代善拿出在圣人跟前回话的劲头,说的情真意切。要不是贾母早知道贾代善的那德性,换原身回来,估计都得把紧闭的心扉,敞一道门缝给他了。

    “那就多谢国公爷了。鸳鸯,把首乌留出来,明儿打发人给国公爷配点乌发的药丸。省得国公爷老是羡慕我的黑头发。”

    贾代善赶紧递话,“这些好东西都是给你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