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彼岸繁花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593

分卷阅读593

    荣国公打熬身体,二十多年从未敢间断。如今太子也是如此。太上未曾因朕襁褓失母就娇养朕,而今朕和太上一样,对太子也不曾松懈一日。不如从即日起,所有六岁以上的孩子都同朕幼时、太子现在一样,每天上下午各活动半个时辰。众卿可有异议?”

    没人提出反对意见,剩下的就是活动的内容了。

    武将一个提法,文臣一个提法,太医院又一个提法。五花八门的意见,是越来越多。

    贾代善对这些意见嗤之以鼻,他对太上和圣人说:“一套拳打得好,比十套拳稀松强。三刀两式练好,足够杀敌保命的了。”

    太上深以为然。

    三人参考皇子、公主的日常活动,一番商议之后,制定了六岁到十岁组的活动内容,不分男女。十岁到十五岁组,就分了男女。十五岁以上的男子增加了力量方面的要求。

    这样的要求一出,心疼自家孩子的人家,纷纷在贾代善跟前说孩子跑不了那么远、举不起那么重石锁的话。要求贾代善一定要修改再修改,把贾代善烦的不行,最后用一句话怼了回去。

    “皇子和公主都是这样打熬身体的,难道你家孩子比皇子和公主还矜贵吗?”

    有了太上和贾代善的支持,圣人的全民健身计划——主要是针对娇生惯养的子弟。这些人不得不提前动起来。而接到预备役征兵令的年轻人,更被告知要在入营的时候达到规定的力量要求,还有跑步的速度要求。

    太医院和京畿各大医馆的从医者,深深赞扬圣人这样的措施,从小打熬身体,成年后自是会比不动的人强壮。反应最热烈的是负责妇产院的太医和郎中们:若是大景的女子,能够每天保持这么多的活动,成年以后不仅养的孩子会强壮,发生难产的几率,也会少很多很多的。

    但这可就苦了要成亲的这帮男丁了。迫于征兵令的压力,京城的大路小道,早晚开始出现了他们跑步的身影。不跑不成啊,正式的征兵令下来,入营的时候达不到要求,罚起来是不留情面的。

    想不入营也可以,找太医、或者指定的医馆开一份证明文件。但是跟着来的就是,这身体不好的证明就得挂去官媒那里了。到了想成婚的时候,就多了一道去衙门检查身体的程序。而且在官媒那里,谁的身体不好,说亲前是必须如实告知对方。因为太医和郎中都有话,父本孱弱,生下来的孩子结实的少。

    所以朝廷为了减少身体不好婴孩的出生率,要对身体不好的人,加强监督。什么样的不好允许生,什么样的不好不允许生,太医院将跟着制定相应的衡量标杆。

    愁得那些不想去兵营的娇养子弟,上天无路入地无门,不得不按着征兵令的要求,咬牙切齿地动起来了。

    就像周院判召集有权利出免入军营证明的太医、郎中时候所说的——

    “大好的男儿,别人去保家卫国,凭什么就有人可以享受现成的?!谁给那些贪生怕死的出伪证,圣人说了查出来就按照伪造公文论罪。”

    伪造公文论罪——最轻者不能再行医,重者可能就是流放、甚至祸及家族的。

    在给所有上了户籍的男子,都编排了入营的次序后,圣人又把眼光转到各家的仆从身上。

    第427章 铁血帝王23

    太上听了圣人的打算, 幽幽叹口气, “明允, 你莫要轻举妄动这类人。”

    “父皇,辽东需要更多的人。那一大片土地, 也不能空在那里。得有人劳作,得有足够的士兵守卫。”

    缺人, 哪里都缺人,现在缺人最厉害的是辽东了。

    相比六部九卿的那些朝臣, 圣人有事情愿意来找太上商量。太上是完全从朝廷的利益出发, 虽然有些时候未免过于求稳了一些,就有点儿裹步不前的味道。但朝臣们可都是各自打着自己的小算盘。

    圣人喜欢先和太上论辩,辨赢了太上, 在朝臣那儿就能够百分百通过。辩论不赢的, 拿去和朝臣讨论,十之**也不会得到更多的支持。圣人在心里常常会有这样的感叹——太上对政事的把握度、对朝臣心里的揣度、分析,这些自己还差的太多、太远。虽太上禅位的干脆, 自己要统筹兼顾好所有的事情, 还有得磨啊。

    而太上对父子间这样的讨论政事的模式, 也是非常地满意。

    “父皇,辽东那里得有人去军屯。燕地幅员广阔, 虽天气在冬季里会略寒冷,但京畿之地的百姓移居过去, 会比较容易适应的。”圣人坚持且指出辽东的关键点。

    “明允, 各家所有的那些奴仆, 都是有身契的人,你这样是要夺人家产呢。”

    太上直接把儿子的非分之想摁死。

    “父皇……”圣人叫的这声父皇,好悬没把太上激得跳起来。

    “好好说话,你几十岁了?小乳猪都不像你这么说话了。”圣人一边抹扯着自己的双臂,一边啼笑皆非地笑嗔太子。

    “父皇,您帮儿子想想法子呗。镇国公好容易把辽东收回来,那些炮弹都是银子啊。”

    圣人说的痛心疾首,“那是把将来属于小乳猪的私库银花了,才做出来的□□啊。要是就那么闲置了,大军撤回来,就赔本了。怎么也得有人去军屯,过个三年五年的,燕地就养熟了。”

    “那你为什么不留高句丽的人耕种?”

    “父皇,那些人怎么能留在那里啊。要是将来小乳猪的孙子稍微弱一点,到那时候您不在了,不又给他们死灰复燃了。”

    太上想想——小乳猪的孙子执政的时候?嗯,自己确实是活不到那么久的。

    “明允啊,你的步子太快了。要不先把西北的百姓,先移过去一部分,好不好?辽东比西北还好一些的,会有人愿意去的。”

    圣人思忖了片刻,才慢慢地和太上说道:“父皇,从西北移也是条可行之路。但西北这些年因为战乱,本来就减少了不少人口,就算能移动,最多也不过是百十万。再多,西北就要空虚了。要是各家都不肯放奴,那就只好从北直隶移佃户过去了。”

    圣人说着,嘴角略歪歪,露出一点儿笑意,可这笑,圣人看着怎么都像是坏笑。

    “朕想把辽东那儿的土地,上等田分一半与这次出征的将士。中等田和下等田,都按照荒地处置。相信北直隶的佃户,都会争着迁徙去辽东燕地耕种的。那些拥有农庄的北直隶官宦人家,他们就只得让自己奴仆去耕种了。要是他们敢抛荒了土地,朕就可以按律法,将这些土地收归朝廷了。父皇,您看这样可行吗?”

    太上心想,这样变通一下,就不存在谋夺官宦富人的财产,不怕朝臣提出反对意见了。当然可行的了。

    不过自己这儿子,似乎变坏了呀!

    如太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