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彼岸繁花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567

分卷阅读567

    能甘心继续在圣人面前、再唯唯诺诺二十年的。

    可圣人这禅位诏书,打碎了德妃期冀二十余年的梦想。她晃晃悠悠地跌倒,她倒地的那一瞬间,心里只有一个想法,早知今日,早知今日,自己一定是宁愿嫁与父母挑选的门当户对的士子,也绝不会进宫做妃嫔的!

    花容失色的不仅仅是进宫多年的资深美人德妃了,还有已经晋升到妃位的甄氏。甄妃听到圣人禅位与太子的消息,好像所有的血液都从她身上流逝掉了,完了,完了,祖母倾注了全部的心血教养自己、祖母一生的希望,盼着自己生了一个龙子,继而得到尊位的梦想,破灭了……

    当然了,梦想破灭的还有圣人的新宠王嫔。

    王嫔死死抓着陪她进宫里的丫鬟的手,抖着嘴唇说不出来话,圣人逊位了,自己以后就是一个太贵人,生了皇子,与大位也是不沾边了……

    她不甘心、不甘心哪!

    ——张家抢了自己的夫婿,贾家误了自己的花期。

    她不甘心,恨的不能自已,却无法将这愤恨发泄出来……

    第408章 铁血帝王4

    同一件事儿,有人不开心, 就会有人开心的。

    太子妃听了三德子进来报告的消息, 丹凤眼瞬间睁大了。她咬着下唇, 抬手指向三德子。

    “三德子, 你给我约束好东宫所有的内侍,这当儿口谁敢出错,不用太子发话, 我就先扒了他的皮。”

    太子妃极力克制着自己的内心激动, 可说出口的话还是有些发抖。这颤抖的语音,不仅没冲淡话里的沉重,反而加重了几分威严。

    三德子赶紧说:“娘娘放心, 小的明白,一定会约束好东宫所有内侍的。”

    “去吧, 好好做事儿, 少不了你的好处。”

    等三德子出去了,顾氏挥退了所有的宫人,上前一步, 抓住石氏的手。

    “我的姑娘, 总算是要熬出头了。”

    “奶娘, ”石氏在奶娘跟前, 不再掩饰自己激荡的心情, 她沾沾湿润的眼角, “奶娘, 你也说了是‘要’熬出头了, 这最后几个月可不能出差错的。”

    “娘娘,你放心好了。我会看好东宫里的宫人。”顾氏笑了一会儿,看着石氏的肚子说:“娘娘,这胎生了以后,就莫再生了吧?每次奶娘看着你怀孩子,都是又欢喜又害怕的。”

    “好。”太子妃摸着自己已经显怀的小腹,生孩子就是一脚门里一脚门外的过生死关,自己把这第三子生下来,好好带大是足够了的。

    “奶娘,你让萧嬷嬷看好后殿那俩,尤其别让孩子出了什么意外。”

    “好。”顾氏答应的很痛快。

    太子妃细细叮嘱顾氏,“奶娘,太孙出过花是站住了,可也要再有个十几年,我才算是真的站住了脚呢。你明白吗?”

    顾氏抓住太子妃的手,抖着问道:“姑娘,你是说太子爷他……”

    石氏点头,“要等太孙娶妻生子了,如太子今日这般,我才算站住脚的。”

    顾氏心疼地摩挲石氏的脊背,“我的姑娘哎。”

    “所以奶娘,这往后的任何事情,为了太孙,也不能违了太子爷的心意。”

    “姑娘,奶娘都懂,都懂。”

    这宫里就是看着好,可比外面难的多了啊!

    太子妃和顾氏正说着话,外面传来徒旦的叫嚷。太子妃赶紧说道:“快让他进来。”

    这徒旦性子急,想做什么就必须得立即做了,容不得有任何拖延。他嗓门高,中气又充沛,一旦把他惹哭了,整个东宫谁也别想安稳。

    太子妃有几次被他的魔音穿脑,弄得要打他了,还是被奶娘顾氏劝住了。

    “皇孙生来就是高人一等的,不是霸王脾气还奇怪了呢。听说太子爷小时候,圣人都不敢怠慢他一点儿的性子,您看太子爷现在,性子多好。”

    太子妃撂下要揍徒旦的心思,却不敢苟同太子爷性子好。就看太子爷整治他那几个弟弟,哼,也就是他现在和自己是投缘了。他那人呐,心冷着呢!也狠着呢!单看后院那俩,也是一等一的美人,也生儿也育女过了的,还不是说扔就彻底扔下了,一步都不过去了。

    “母妃,我要找哥哥玩。”徒旦进屋就叫嚷。

    跟着他的奶娘就是脸发白,立即跪下对太子妃说:“娘娘,是奴没引导好皇孙。”

    “起来吧,回去慢慢劝说他。”

    石氏把徒旦拉到身边,细声细语慢慢说道:“你哥哥们都在读书呢,你找jiejie玩好吗?”

    “不好。”

    “那母妃给你讲故事,好不好?”

    徒旦犹豫了一下,还是安静下来了。

    圣人下了禅位诏书后,不仅礼部要忙,内务府和工部还更忙。圣人退位后去住慈宁宫,东六宫这片住着的德妃、贤妃、成嫔,都要搬去西六宫,还有慈宁宫所属的宫殿。

    所以排出来的修缮表,不仅有慈宁宫那一大片的宫室,还有空置了多年的坤宁宫、交泰殿。修缮的宫室太多、面积太大,修缮的工作量太大,内务府和工部叫苦不迭。

    这俩部门掂量来掂量去,只好去恳求钦天监开恩。钦天监反复演算后,择定了十一月十八举行大典。这样的时间安排,让内务府和工部的官员,都大舒了一口气。

    他们搁下了圣人要的园子,集中人力忙着宫里的事情。而这样大规模的修缮工程一拉开架子,宫里的妃嫔,就只好关了宫门,每天躲在那小小的四方天底下了。

    圣人亲自教导太孙,还把这些修缮的事情,都接了过去,让太子全力去处置前朝的政事。

    吏部报上来的新科进士安排计划,除了前三名直接授官,庶吉士招收了三十人,其它的二百多人,有一半去了培训学校,一半去了六部见习。

    散馆的庶吉士,由于翰林院注重了实际技能方面的培训,有意愿去府县锻炼的人,参与考核后十之**通过了。剩余的几位,也加入到培训中。而在基层做县官的,若是连续几年考核是中下的,也被吏部安排了替换上来培训学习。

    太子与内阁商议后,把商议结果给圣人过目,圣人让太孙读给他听。太孙还没有认全字,读的磕磕绊绊的,圣人在边上不时地告诉太孙,这个不认识的字怎么读,那个不认识的字是什么意思。遇到稀奇罕见的地名,圣人解释起来,堪比地方志。

    太子等了一会儿,实在是奉陪不起了,只好不等圣人给出那份折子的处理意见,自己忙别的去了。

    圣人瞧着太子转过去的背影,嘴角露出一抹意味不明的嘲笑。

    “皇祖父,您笑什么啊?”徒亘看不懂圣人的表情,没外人,他可以问的。

    “笑你父王傻啊,尽做傻事。”圣人回答的声音可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