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彼岸繁花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546

分卷阅读546

    些人一起纳税,他作为圣人在世的唯一亲兄弟,圣人为了彰显友爱兄弟也不会亏待他的。

    福亲王的话讨好了圣人,圣人就派太子去福亲王那里,协助安抚哭穷的宗室。

    见福亲王请了太子来,哭闹的宗亲都收敛了些,规规矩矩地给太子行礼后,开始向太子苦求。

    太子手一摆,问道:“谁知道前朝覆灭的时候,宗室有多少人?每年要朝廷拨多少银子奉养?占据岁入的多少?”

    宗亲里也不都是不读书的,听了太子的话,就嘀咕起来,“我徒家王朝怎么会像前朝一样覆灭呢!一定会千秋万代的。”

    也就是太子问出这样的话,换个人就得被这些宗室的围殴。

    太子不理这些只敢在私下嘀咕的人,朗声说道:“前朝覆灭前,朱姓宗室有人口百万。每年宗室的俸禄等就占了岁入的一半。如今你们每年每个人,都要朝廷奉养,几十个儿女地生,几十个孙子地生,不就是在重蹈前朝的覆辙吗?你们现在光想着要纳粮、当差的艰苦和不舒服,难道你们要徒家子孙和朱家子孙,百年后最后是一样结局?”

    太子沉着脸,把到福亲王这里闹的宗亲扫视了一遍,目光冷冷如寒冰一般。

    “士农工商,百行百业,你们总要去做一样,挣出来自己的吃饭钱。朝廷以后不会养得徒家子孙像前朝的一样,什么也不用干、什么也不会干,只会吃饭。”

    只会吃饭,真的是这些宗室的最好写照。不对,他们还会生,生一个,一个月就能从宗室领2两银子。他自己在心里吐槽这cao蛋的规矩,这不是靠生孩子领银子就够活命的了。

    “你们都回去好好想想吧,与其花功夫在福亲王这里哭,不如上街为别人代写家书,一天还能赚到几十个铜板。”

    在太子的逼视下,闹事的宗亲不甘不愿地走了。

    福亲王擦擦自己额头的细微蒙蒙汗,羞愧地说:“太子啊,伯王老了啊,这宗室的担子挑不起来了。”

    “让世子帮你吧。”太子顺着福亲王的话往下说。

    福亲王大喜,太子的话可是说到他的心坎了。他就怕太子掌权以后,把宗令给了他自己的兄弟。

    太子心里呵呵,福亲王的儿子做宗令才好呢,以后徒丌接手更容易。

    太子回宫就和圣人说起宗室的事情。

    “父皇,宗室人口越来越多,儿臣翻看了一下,有的人家一年生十几个孩子,还有几十个的孙辈出生。这样生下去,前朝宗室的人口开销,最后占了岁入半数的事情,又要重演了呢。”

    圣人斩钉截铁地说:“改。”

    他早对这些光吃饭、不干活的宗室反感了。

    “成贤,你抽空拟个折子吧,和这回的士绅一体纳粮一体当差一道改了。”

    太子应允,现成的东西留着呢,翻出来略改改就好。

    于是往新科进士的夸街荣耀里凑热闹的人,少了这些既往哪里有热闹往哪里凑乎的宗室,也少了一些纨绔子弟——惴惴不安在家禁足的那些人,也只有赚了盆满钵满的赌坊与新科进士同乐了。

    因今年殿试出人预料的题目,使得会试的前十名,都没能进了殿试的前十。也就是说,没有一个人赌对了今科进士前十名的一员。

    还没等赌坊掌柜笑个够呢,户部收税的主事,带着衙役登门了,要按帐本记的投注银子纳税,私塞银子给当差的,可没人敢接——因这事儿,是太子吩咐了户部尚书派下来的差事。

    而那些没有被批准证照的赌坊,连人带赌注都被衙门收了去。

    嗟乎,今年这一科春闱,也只有新科进士们高兴了。那殿试题目早已经在短短的时间内飞进了京城的大户人家,让持有良田百顷的他们都惶恐不可终日。因为能帮他们在朝上说话的人,都被禁足在家思过呢。谁也不知道最后会有个什么结果。而这样的恐慌情绪,也随着飞出京城的鸿雁,传递到朝野的四面八方去了。

    第393章 废太子97

    文官培训结束了,只有不到一半的翰林学士, 通过了考试。考试题目是模拟了一个中等县, 在春耕的时候发生了旱灾, 然后出现了抢水的宗族械斗。当地的望族, 人口多,参与械斗的人数过百,轻重伤不说了, 死人了, 打死人的,被宗族藏起来了。问县官该怎么办?如何在不耽误春耕的情况下,处理好这起突发的刑事案件, 使凶手受到法律制裁。

    这考题——太子说是张太傅出的。让张太傅恨得咬牙,但他还不能和任何人说是太子出的。

    这考题涉及了宗族宗法与朝廷律法之间的冲突、涉及春耕出现旱灾时的水力调度, 不仅考县官处理日常工作春耕问题, 还要考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还考县官在大的宗族之间要如何斡旋,才能说服族长把藏起来的凶手交出来。

    圣人看了这个考题直赞张太傅, 说只有通过这样考试的, 才能让朝廷相信, 外放出去做县官的翰林学士们, 能担得起一县父母的责任。

    没通过的怎么办, 再继续学习半年呗。

    还通过不了呢?那就要重新评估个人的才能了。适合在哪个位置就派去哪里, 重新安排职位了。别以自己是高高在上的翰林学士, 就是储相, 就可以对朝政指手画脚、慷慨激昂地点评,一幅非他做阁臣不可的姿态。一幅圣人撰拔人才,遗漏了他们这些最能干的翰林学士,人前人后的都是忿忿不平的张扬态度。

    武将的培训结业考试,太子只看着贾代善安排。百人的培训,最后留下了二十人,继续学习。其他人派回来处,都升了半级,工作性质变为主要做士兵的思想工作,要忠君要爱国,当兵是为了保家为国等等。

    圣人和太子都在密切地看着这八十人的培训效果,连贾代善在京营里,也都时不时地把他们召集到一起,问问士兵的情况。对在籍士兵的父母,将得到税赋的优惠反应,收集起来,反馈给圣人和太子。

    今年就是一个考试季。还有一场即将举行的特殊考核,就在徒家的宗亲里举行了。

    考试的内容,有文化课,难度相当于秀才;有骑射,要求是站立射箭,十射八中,跑马是十射五中。

    满十五岁的宗亲,都可以参加。过了文化课的考核,就有个吏员做。愿意继续读书,可以去国子监免费读书。从国子监毕业,可以直接参加秋闱。成绩优秀的,可以直接春闱。武试合格可以做三等侍卫。

    可惜所有的宗室子弟,拉出去一考,很多人连四书五经都没读顺溜,别说做文章了。文化课就二、三个通过的,武试却全部折戟沉沙,没一个通过的了。

    圣人得知考核结果,气得脸黑得像锅底一般。

    他忿忿地和福亲王抱怨,“这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