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彼岸繁花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487

分卷阅读487

    要说给王妃面子,收敛了一些,还是三年前,圣人立了福亲王正妃所出的嫡子,做了世子以后的事儿了。

    这侧妃,是端顺太妃的娘家侄女,做了亲王的侧妃后,她的娘家,在端顺太妃活着的这时候,是比福亲王正妃的娘家人,在福亲王府里更硬气。

    当年,端顺太妃把侄女塞给自己的儿子做侧妃,明着和儿子说,就是要儿子拉拔照顾,自己的娘家人。

    福亲王是个孝顺人。他看在自己生母的份上,把侧妃的侄子,塞去内务府。说来也都是因为端顺太妃的娘家后辈,一代不如一代,个个文不成武不就的。也是运气不好,进了内务府没多少日子,就遇上太子夫妻整顿内务府。

    人,就被踢出来了。

    侧妃去福亲王跟前哭诉,福亲王也自觉被打了脸,面上无光。但他还是藏了一个心眼,先去养心殿打听消息。梁九就把圣人的话透露给他,告诉他圣人说了,有贪污前科的都不用。

    他回来把侧妃的侄子招来一问,才知道,好家伙,进去半个月的功夫,就能在采买上,额外得了百多两银子。

    太子先前处理内务府贪污的那些人,做采买的这个,也被投进了大狱。还是侧妃求了王府的主簿递帖子,退回了百两银子,才免了他被打被罚。

    福亲王开始发愁,这样的人,往哪儿安排好。不安排好了,到自己生母跟前,不好回话啊。可这样的秉性,是不能再沾与银钱有关的任何事情了。

    福亲王还没有理出头绪,宫里的端顺太妃,打发人来问了。原来是端顺太妃的娘家嫂子,为孙子丢了差事,求福亲王无果,跑去宫里哭诉了。

    太子可不理会内务府那些被裁的人,在宫内宫外的折腾。他叫了工部的巧手匠人去皇庄,让他们研究怎么能把水力驱动磨盘转动的力量,转用到火器枪管的冲压上。

    第350章 废太子54

    太子领了工部的管事,还有几个伶俐的匠人, 去皇庄的水边碓房, 看水碓舂米。水碓舂米的工作原理很简单, 就是通过水流带动水轮转动, 将纵向的力,转化为横向的力, 舂米同时,还通过齿轮的转动, 带动石磨的运转。

    说的简单, 实际上水碓的构造也是很复杂的。几个巧手工匠, 在会做水碓的木匠讲解下,很快就联想到水碓能用在工坊里的, 也理解太子带他们过来的用意了。

    看工匠的眼神, 就知道他们多少理会了自己的意思。太子循循善诱、满怀鼓励地对这些人说:“如果你们能借用水力, 像水碓反复舂捣稻谷一样冲压出枪管,替代既往的手工敲击、打造枪管模式。不仅快, 而且因为水力均匀,也容易造出均匀一致的枪管。就是打铁, 用水力,也比人力省事。”

    聪明人是一点就透的。几个工匠和木匠凑在一块儿,琢磨了一会儿,很快就想出了大概的思路来, 怎么用水力来替代人工。

    “太子殿下, 是不是要把工坊, 搬到水边来?”与太子接触多了,这些工匠也知道太子殿下不反对他们提问的。

    “需要使用水力的部分,还是搬过来便利。这边是皇庄,搬过来的人,吃住不会比城里差。孤会经常过来看的。”

    太子把思路引导到了,具体的细节部分,就留给专业的人去琢磨。很多时候,超越时代不多的东西,就差往正确的方向,那么一点的指点而已。

    太子留下六福,让六福去给皇庄管事传话,让他配合着工坊的需要,准备房子等。他还要赶紧回养心殿,圣人把批折子的事情,都堆到他头上了。因他要去工部监管仿制来/复枪,圣人允他自行可以调配时间,一部分不是重要、紧急的折子,可以挪在晚膳后看,但绝不允许拖过夜的。

    太子回到养心殿,在圣人的眼皮下批折子。之前圣人在他批折子的时候,常常是做些消遣的喝茶啊、打谱啊,甚至看着无关紧要的书。从他清理了内务府后,圣人就在御案的横头,给他安置了一个位置。他批一本,圣人看一本。有时候圣人看过之后,就给他讲解。从一本禀报春旱的折子,可以延伸地讲到当地的官员的构成、背景、春旱的可信度、风土人情等等。

    太子每次听完,都深深地佩服圣人,不说全部的州府、郡县,在圣人的心中,中等以上的,基本是了然于胸、了如指掌的。而特别贫困的一些下级县城,圣人投注了更多的注意。

    “成贤,这些贫困的县郡,你以后要多加注意的。你看历朝历代,一旦遇到天灾**,就是先从这些地方,开始乱起来。一旦不能有效地遏制住流民的蔓延,就会迅速地糜烂出州府。多少王朝,就栽在这些平时不打眼,遇到天灾就流民迭出,流窜起来就毁了祖宗基业的穷地方。”

    “是,儿臣谨记父皇教诲。”这样的时候,每天都有。一对一的教学,很快让太子领悟到,站在高处,该如何想、如何平衡、如何及时处理特殊情况。

    “父皇,儿臣想,对于这些地方,最佳的处理,还是得想想法子,看怎么能让百姓有余粮。光看天种地,好年景能吃饱。没有余粮储备,遇到点天灾,卖儿卖女之后,就卖房卖田,成为流民了。”

    圣人点头,“朕唯一的心愿,就是想让四海之内,无论什么天灾,都不再有因饥馑而出现的流民。”

    “父皇,儿臣看过,那本书,父皇还记得吧?”太子看圣人给了记得的反应,接着说道:“那书里说往南走,一年四季都很炎热,没有冬天,稻谷比琼州府的二熟还厉害,一年可以三熟。若是我们能派人找到这样的地方,就不惧西北、西南,可能出现的天灾了。”

    “就怕民众到了那些地方,就不想回来了。”

    “父皇,那我们就开疆辟土,设县立府,扩大朝廷辖制地域啊。”

    前不久,圣人还认为太子,是个稳妥守成的天性,寄希望与皇太孙呢。可太子这一句话,简直要推翻圣人,几十年累计起来的、看人的自信了。

    从太子听政,这才过去多久的功夫:

    太子去年推的妇产院,就在京畿收到了明显的效果。产褥死亡的妇人少了,难产的妇人,母子平安的数量,增加了几倍。而朝廷投入的,只有初期的稳婆、医女的培训,对所有到产院生产的妇人,都是免费接生,过后以工代赈。还给一岁以内的小儿,提供免费的诊治、药材。银子,全是太后和太子妃的皇家慈善会募捐的。

    募捐来的银子,圣人听说太子把一半投入到十三行,还有一些投到丝绸绣坊,盈利用于妇产院的开支。

    假以时日,这样运作的妇产院,若能够在天下推广开来,人口的增加是一定的。

    而各州府郡县的孩子要识字、读书的提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