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彼岸繁花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459

分卷阅读459

    议政事。圣人阅罢战报,将其交给诸阁臣传看。

    等阁臣们都看过了,圣人当着众阁臣的面,对贾代善说:“荣国公啊,恩侯不弱于你当年啊。”

    贾代善谦虚地笑笑,“圣人,恩侯这些年多是在您的眼下,在宫里学习,文韬武略的,都是您派人教导。这首功该是圣人您的。”

    圣人笑着接受了贾代善的推功,转头又对张太傅说道:

    “太傅,朕给你挑的这女婿,够好吧?”

    张太傅立即笑了,“圣人慧眼如炬,择了恩侯,实是小女的福气。”

    张太傅一边说,一边拱手谢圣人。

    圣人越发满意了。

    “荣国公,兵部先按这战报,拟了封赏,尽快报上来。年前发去边关。”

    “是。”贾代善站起来应了,把战报的副本,收入袖中。

    这一年,基本是风调雨顺的。边关的零星战事,只是朝政锦上添花的点缀。连着几场雪,也都是洽洽好的厚度。京畿的民众,都沉浸在祥和的幸福气氛里。

    说罢西北的战报了,圣人唤梁九,把西北的堪舆图摆出来。

    圣人的手指,沿着西北那一线滑过。他心里明白,自己这二十年时间里,凭借武力,按捺了朝野的不稳定因素。但是西北这一线,只要后代君王里,有一任懦弱一点儿,就是被这些窥视的虎狼,欺到头上撕咬的时候。

    工部郭尚书试探着问道:“圣人可要对西北用兵?”

    圣人抬眼扫视阁臣,无奈叹口气,“非是朕想对西北用兵,而是鞑靼虎视眈眈呢。每年的北边的军资,就不是个小数目。在西北用兵,是早早晚晚必须的事情。若不趁着朕尚能骑马上阵,怕来日给子孙伏祸。”

    郭尚书点头,道理是这样的没错,可打仗得有兵械、得有战袍、得有……郭尚书越想,他的脸色就越难看了。

    张太傅知道对西北这一战是免不了的。

    “要是明年风调雨顺,当能攒点粮银。就怕不够。”

    余者都心有戚戚,这朝廷看着没啥事儿,可哪块一动,都得用大笔的粮银啊。

    等阁臣都散去了,太子俯身在堪舆图上,手指沿着圣人滑过的地方轻扫。

    “成贤,你怎么看?”

    “父皇,儿臣看对西北用兵,不仅难在后勤的粮草供给上。我朝的军械,依儿臣看,尚需要要改进一些。”

    圣人挑眉,等太子继续说。

    “火器营,现在是单筒的,威力还不足。每次都是现装□□现点火。要是能够改进,临阵将发挥大作用。还有火炮,太笨重,也不适合拖去草原。打造刀枪的铁,儿臣认为该换了淬炼的方子,看怎么能多造出一点儿削铁如泥的兵器来。这样再对西北的胜算,胜算也能多几分。”

    圣人点头,以指敲桌,通过太子参与朝政的这半年时间,他看明白了,太子是一个有大局观、做事却以小谋大的老成性子。不论是治河,还是产院,都是从细微处着手,调查清楚了,才脚踏实地去做。短期成效可喜,十年、二十年之后的长期效果,更是可期。

    圣人欣慰,儿子这般年纪,就有这样的做事心性,要是能心狠一点儿,徒家江山的基业,会更牢靠了。

    第330章 废太子34

    荣国府里, 贾氏听罢丈夫说了长子的战功, 不见半分喜色。反忧心忡忡地问道:“赦儿在西北, 日日都要出战吗?”

    贾代善看妻子担心, 只好想话安慰她。

    “在西北的将领,都是奔着军功去的。人人都想得了高功厚禄,甚至世袭的爵位, 好封妻荫子。就是赦儿想, 也捞不到那么多出战机会的。”

    贾氏不太信丈夫的话, 眼睛细看贾代善,看看他说的可是实话。

    “舅兄还在呢,你有什么不放心的, 他自会照顾赦儿的。”

    贾氏叹口气,哥哥把仨侄子都带去了, 遇到要照顾的时候, 是儿子亲?还是外甥近,可这话,是没法和丈夫说的。

    “唉,”史氏轻叹一声, “我倒是宁愿赦儿不得这军功,平安在京的。”

    贾代善知道史氏心中所想,可万千功业、圣人青睐,都是要拿命去博来的。将门子弟, 年轻的时候, 不去军中锤炼, 十年后、二十年后,也就是废人了。

    “你莫要想那么多了,跟在赦儿身边的,都是贾家数一数二的高手的。有他们护卫着,赦儿又武艺高强,必会安全返家的。”

    史氏也没办法,只好点头应了。这次不是自己的兄长,带着孩子们去;就得是自己丈夫,重新披挂上阵。

    “国公爷,京里再没别的将领吗?”

    这话在史氏得知兄长,要带孩子们赴西北的时候,就问过几次了。每次,都被贾代善搪塞过去。

    贾代善见两三个月过去了,妻子还在纠缠此事,想想,告诉她实话也无妨了。

    “你以为,谁想去西北领兵都可以吗?那是为太子准备的人。就像我当初,不也是在西北戍边十年。”

    “赦儿也要戍边十年?”史氏一下子抓住丈夫的衣襟,声音都变得尖利起来。

    “应该不会的,我还握着京营的兵权呢。圣人怎么会放心,让赦儿再掌了西北的军权。也就是把他放西北历练历练,回来好接掌京营。”

    史氏皱眉。“接掌京营?”丈夫可掌了十几年京营了。

    “那你往后?”

    “一朝天子一朝臣。圣人在为太子筹谋,谋划将来的领兵人物。赦儿能入了圣人的眼,凭他和太子的交情,以后还有贾家三十年的富贵。再以后,就要看瑚儿了。”

    “听说太子妃这一胎,像是个男孩啊。”

    “男孩好。圣人重嫡出,太子那两个庶子,大的就二周岁了,可圣人都没给取名字呢。赦儿院子里的事情,你以后别管了。”

    史氏不满地皱眉,她就给了儿子一个通房丫鬟,可丈夫念叨几次了?!

    “圣人和元配嫡妻感情深厚,见不得别人夫妻离心的。”

    “可圣人也没少了生庶出的皇子,公主啊。甄家的那姑娘,听说又怀了。”

    “你想想那些庶出的,是不是元后离世以后生的?”

    贾代善拍拍老妻的肩膀,史氏人到中年,虽保养的不错,也是徐娘半老了。

    “太子是个聪明的,他以后应该只生嫡出的儿女。咱们的赦儿,陪了太子十几年,这事上,也得和太子保持一致,方显得和太子是同心进退。这个理,你得空不妨告诉你娘家嫂子知道。”

    史氏点头,在揣摩圣心上,满朝的文武,就没谁能比得了自己的丈夫。

    “好,老大院子里的事情,我不管了。可张氏又有了身孕,不如妾身把瑚儿抱过来,也省得张氏揣着小的,又要照顾大的,太辛苦。”

    贾代善对妻子反反复复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