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彼岸繁花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410

分卷阅读410

    烟雨楼附近,看着母亲陪着客人,带着一大一小的二个女孩子走过来。眼睛眨也不眨地、盯着那高个女孩的、略略飘动的大氅衣摆。好,沉稳脚步,下盘扎实,母亲说她轻功不错,该不会是假的。他既盼着、能看到人家姑娘的全脸,又怕被人家姑娘发现了自己。禁不住一颗心蹦蹦地跳起来。

    纪氏一边陪着刘氏,带着俩女孩往烟雨楼走,一边介绍自家的花园子。 “这几颗梅树,是当年林家老祖开府的时候,移植过来的。据说当时就有不少年头了,虽院子里春夏秋冬的四季景色都不错,但还是以这时候、梅花盛开的时候最佳。”

    纪氏引着客人上楼,康家姑娘觉得一进园子,就有一道视线黏在自己的身上。她明白姨妈带她来林府的意思,她感觉偷窥自己的视线,肯定是那状元郎,躲在附近的什么地方呢。进楼之前,康姑娘突然停住脚步,往右边稍微转头,眼睛一扫,就把伸长着脖子,眼光跟着自己移动的林旻,扑捉个正着。林旻猝不及防的、与康姑娘脸对脸、眼睛对眼睛,互相看了个正正的。

    “表姐,走啊。”

    康姑娘一笑,扭头进楼了。

    留下被姑娘的笑容,摄走了魂的林旻,差点从树上掉下来。

    等林旻回过神来,康姑娘带着她表妹,挑选要插瓶的梅花。他看着康姑娘轻飘飘地拔地而起,折了梅枝,心里就一个念头,就她了。

    林旻定下来婚事,林暮的长子也降生。

    喜得纪氏为这双喜临门,给府里的下人,都多发了二个月的月例。

    因康家远在德州,俩家只能书信往来,几番商量后,将婚事定在九月底。

    林海高兴,又一个儿媳妇进门,明年就要再添一个孙子啦。

    第295章 林海158

    当林旻的长子出生的时候, 林珵已经以文定侯世子的身份, 住到了文定侯府主院的后两进、既往黛玉出嫁前、住过的院子里, 开始了在林家和程家的走读生涯。没两年, 林珵就开始带着小他两岁的堂弟们,重启了文定侯府里、小男孩的窜树、上房、下湖的鸡飞狗跳的热闹日子。

    这一年,贾赦以年满七十岁, 再三地请求圣人, 允他致仕。圣人早给荣国府派了太医常驻, 贾赦的身体如何,他比贾赦都清楚。圣人捏着贾赦的致仕折子和程荫商量。

    “繁森,虽说尚书年满七十岁, 可以致仕,朕看荣国公身体尚可啊。”

    “圣人, 人生七十古来稀, 臣去看过恩侯,恩后的意思,他就是致仕了,也只是交了京营的权和兵部尚书的印。他身上有荣国公的爵位, 还会来上朝的。他就是想陛下寻了妥帖的人,先接掌了京营。他也能在三五年内,帮着圣人和继任的节度使,把京营的将士, 平稳地过渡给圣人信任的后来者掌管。”

    圣人点头赞许。

    “恩侯这样的忠耿心性, 是全心为了朝廷啊。繁森, 你看谁接京营好?”

    “圣人,这样的大事儿,臣怎么可以、怎么敢妄言!不妥,不妥。”程荫摇头。

    “你啊,繁森,我们俩一起五十余年了,还有什么不能说的.”

    程荫笑着摇头,圣人再怎么信任自己,这度,自己得把握好。

    “繁森,你看贾琏怎样?”

    “永琏啊?咳,咳,”程荫掩嘴,轻咳二声。“永琏的户部侍郎做的不错。前几天户部尚书还夸呢。说永琏有张家人的天分,不像武将勋贵的子弟呢。”

    “那就永琏了。让永琏去兵部做左侍郎和京营节度使。恩侯执掌的京营,交给他儿子,过渡最平稳。”

    程荫为难了一瞬间,该说的话还是要说出来。

    “圣人,这贾家可掌了好多年兵权啦?可不能……”

    圣人沉默一会儿,才开口说:“繁森,那些话,你不用说。我心里都明白的。为君要忌讳的事儿。要没有恩侯,不说那年送太上了,就我们俩个,早不知道做了多久的鬼。也就是因为有恩侯执掌京营,我们俩这些年,才能安枕无忧的。”

    “圣人说的是。”圣人明白他的意思就好。

    “这贾家啊,宁荣两府,反反复复地掌了百余年的兵权,多少代也是重臣、忠臣。可惜了宁国府,后继无人。繁森,我信你。朕也信恩侯、永琏,让永琏以荣国侯去掌京营吧。”

    贾赦父子俩得了旨意,送走宣旨的礼官。贾赦长叹一声。

    “永琏啊,为父以为你以后就能像你林姑父一样了。兜兜转转的,你还是要掌兵权。”

    “父亲,您挣下世袭五世的侯爵,儿子去京营就去京营了。也是圣人信任我们父子。”

    “我担心的是下任圣人啊。”

    “父亲,儿子不会眷恋兵权的。若圣人大行,儿子会适时上交兵权。回户部做侍郎,也成的。”

    “唉。你能这样想,就好好接管兵营吧。林晨也在兵部,你可以多带带他,以后也有个帮手。”

    “是。”

    “还有蓉儿哥在兵部呢,你看看他要是材料,也不妨拉巴一把,也多个臂助。”

    “是。父亲放心。儿子跟着珍大哥跑了那许多年,蓉儿哥,也是跟儿子一起长大的。”

    想到在张家苦读的几个孙子,贾赦心里又是一叹。还是琮儿两夫妻好命啊。

    贾赦的致仕,朝廷、京城、京营平稳得如微风拂过水面,只荡漾起一点点的水纹。终究因贾琏是子承父业、且早先在兵部任过职、管过京营的,兵部和十万将士的京营,反应平平,那一点点儿的水纹,也极快地消失了。

    缮国侯牛继宗,由兵部右侍郎升任兵部尚书。原兵部的左侍郎小胡迁任兵部右侍郎。他和胡侍郎的部分京营管辖权,也交到新任的京营节度使、兵部的左侍郎——贾琏的手里。

    胡侍郎回家和自家已经耳聋眼花的老父亲、胡老尚书,说起贾琏接任京营节度使、兵部左侍郎。胡侍郎心里多少有点不舒服,牛继宗得了兵部尚书,不该是自己任京营节度使吗?兵权不应该总一家执掌,京营该分管才对啊。怎么圣人就调了贾琏来兵部了?

    胡老爷子拍拍儿子的肩膀。

    “贾家哎,执掌了百余年的兵权了。贾代善去的早,不然这兵部尚书,既轮不到牛家,为父也沾不到边。”

    “……”

    老爷子心里明白着呢。

    “把你那点儿子不舒服,都赶紧地收拾起来。圣人相信的,还是姓贾的。你不要在这时候露出什么来,白白得罪了贾家,贾琏后面还有张家和林家呢。”

    胡侍郎好像才意识到,贾家的姻亲,都是什么人。凭着贾琏是林阁老的内侄、唯一的入室弟子,程家、林家的亲家关系,程阁老和圣人的关系,这京营节度使——是到不了自己的手里。

    “父亲,这贾